查古籍
夫膿血痢者。(附論)為春時陽氣在表。人運動勞役。腠理則開。血氣虛者。則傷于風(fēng)。
至夏又熱氣乘之。血性得熱則流散。其遇大腸虛。血滲入焉。與腸間津液相搏。積熱蘊結(jié)。
血化為膿。腸虛則泄。故成膿血痢也。所以夏多膿血痢者。由腸胃虛也。秋冬診其脾脈微澀。
為因潰多下膿血。又脈懸絕則死?;髣t生。脈微小者生。實急者死。脈沉細虛遲者生。數(shù)疾大而熱者死。大人小兒泄痢無已。其后變作白膿。點滴而下。或于糞尾見之。為之溫脾不愈。法當溫腎。蓋腎主骨髓。白膿者。骨髓之異名也。要之始作白痢。其氣腥臭。已經(jīng)輕下。
而且淹延日久。無所謂痢也。今之白痢全無腥臭。面色微黑。骨力羸弱。的見腎虛。合用破故紙、當歸、木香、干姜、官桂主之。嗣是少與震靈丹。玉華白丹為佐。又有婦人一證。似痢非痢。泄下白膿。心腹暴痛。吼不忍聞。此當為之通血。投通血之劑。卻以養(yǎng)正丹輔之。
方
赤石脂湯治膿血痢。后重里急。日夜頻并。
赤石脂白芷天雄龍骨(各一兩半)當歸(一兩半)肉豆蔻黃連地榆濃樸白術(shù)桂訶黎勒木香(各一兩)黃芩(半兩)吳茱萸上銼如麻豆。每服五錢。
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空心食前。
茯苓湯治津液空竭欲死。滯下膿血。日數(shù)十行。羸瘦垂死。老少并宜服之。
茯苓黃柏黃連龍骨人參干姜黃芩桂心芍藥當歸梔子仁甘草(各一兩半)赤石脂(一兩)大棗(十二枚)上羅勻。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瘥。至三劑自愈。此方亦主風(fēng)虛冷痢。
香連丸治臟氣大便泄。下痢膿血。臍腹痛。虛氣痞滿。腸鳴里急。
黃連(三兩)地榆赤石脂(各二兩)龍骨阿膠木香赤芍藥艾葉黃芩(各一兩)無食子(三分)肉豆蔻(一兩半)上搗羅為末。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不拘時候。
黃連丸治下痢膿血。羸弱。
黃連龍骨苦參濃樸(各一兩)熟艾白礬甘草神曲(各半兩)赤石脂干姜(各半兩)上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人參丸治冷熱不調(diào)。痢膿水。
人參干姜枳實(各四分)龍骨赤石脂黃連苦參(各六分)濃樸黃芩(五分)上
黃連散
(出圣惠方)
治膿血痢。腹內(nèi)痛。行數(shù)不恒。飲食不下。
黃連(一兩)黃柏(一兩炙)艾葉(一兩)附子(一兩)甘草(一兩)烏梅肉(一兩)干姜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當歸散
治膿血痢腹痛。心煩口干。不欲飲食。
當歸(一兩)地榆(一兩)甘草(半兩)赤石脂(二兩)烏梅肉(一兩)梔子仁(半兩)白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赤石脂湯療下焦熱?;蛄∠履撗獰┩?。
赤石脂(八兩)烏梅(二十枚)梔子(十四枚)白術(shù)(三兩)蜀椒(三兩)升麻(三兩)干姜(二兩)粟米(一升)上切。以水二升。煮米熟。去渣。取一升。下諸藥。煮取五合服之。忌桃、李、雀肉。
豆蔻八味散治腸癖痢?;蛳』虺?。便但以膿。每便極滑。痢有常期。
豆蔻子丁香(各三兩)細辛附子干姜(各四兩)人參黃(各五兩)赤石脂(六兩)上搗篩為散。以飲下之。初服方寸匕。日再服。稍稍加至二三。忌生蔥、豬肉、冷水。
白礬散治下痢膿血。心腹痛不止。
白礬(一兩)黃丹(一兩半)胡粉(二兩)龍骨(一兩半)當歸(一兩)黃連(二分)甘草錢。
去腸中膿水方
用白犬膽和通草、桂為丸服。令隱青犬形尤妙。
柿皮散治膿血不止。上充下脫。
用柿木皮。大柿亦可用。曝干更焙。羅為末。米飲調(diào)下二錢。
丹砂礞石丸治痢下膿血。里急后重。腸中疼痛。磨下虛積。
丹砂(四錢)青礞石(一錢)砒霜(二錢)黃連(三錢)肉豆蔻(二錢)烏頭(一錢)巴豆寢服。
阿膠散治膿血諸痢及腹痛。
阿膠龍骨無食子(各三兩)柏葉桃葉(各一兩)甘草肉豆蔻(各半兩)上為細散。每服三錢。米飲調(diào)下。不計時候服。
貫眾散治伏熱下痢膿血。
貫眾(一兩)黃連板藍根木香(各半兩)胡黃連(一分)訶黎勒皮肉豆蔻(各三分)
干姜丸治膿血痢。日久不瘥。
干姜黃連黃柏(各一兩)熟艾附子烏梅肉(各三分)甘草(炙半兩)上搗篩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送下。
解毒金藥散治下痢膿血熱毒。
黃連黃柏(各一兩)黃芩赤茯苓白術(shù)赤芍藥(各半兩)上羅勻。每服四錢。
水一盞
治便膿血
用烏梅一兩。入燒酒。去其核。研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立效。
治暑月膿血痢。日夜頻并不止。腹痛不可忍者。
用楮葉二七枚。生用。將焰火燒為黑灰。淹梅水少許。以水解破調(diào)服。兼用羊肉裹末。
納
當歸四圣散治一切下痢。膿血頻并。腹絞痛不可忍。
當歸芍藥(各二兩)御米殼(四兩)甘草(一兩)茯苓(半兩)黃(一兩二錢)上拌勻
當歸導(dǎo)氣湯治膿血痢無度。小便不通。腹中痛。
當歸(一兩)甘草(一兩半)芍藥(一錢)青皮(七錢)槐花(七錢)生地黃(一錢半)上便利。去澤瀉。
黃連湯治下痢膿血。腸胃虛滑。水谷完出。
黃連干姜熟艾訶子阿膠蜀椒(各半兩)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
煎
胡粉丸治膿血痢。繞臍疼痛。
阿膠散治膿血痢。繞臍疼痛。
阿膠(二兩)當歸(一兩)黃連(一兩)赤芍藥(一兩)干姜(一兩)赤石脂(二兩)上搗
木香散治膿血痢。腹內(nèi)痛。口干心煩。
木香白術(shù)黃連灶中黃土當歸(各半兩)龍骨(一兩)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
干姜散治膿血痢腹痛。不欲飲食。
干姜(三分)黃連(三分)桂心(三分)木香(半兩)濃樸(一兩半)當歸(三分)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柏葉丸治膿血久痢。腹內(nèi)疼痛。
柏葉黃連阿膠地榆當歸(各半兩)上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溫米飲下。不拘時候。
茱萸湯治膿血痢。
吳茱萸(一兩)訶黎勒皮當歸(各二兩)黃連(二兩)干姜(半兩)上搗篩。
每服五錢。
茱萸丸治下痢膿血不止。
吳茱萸干姜訶黎勒皮(半兩)白礬(一兩)胡粉(一兩)上研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米飲下。
神曲五味散治膿痢之后。腹亦刺痛。便亦不大稀。但大便兼膿。遇冷而劇。
曲末(一升)干姜(六兩)丁香豆蔻子(各四兩)高良姜(五兩)上搗篩為末。以飲下之。一日二服。初服方寸匕。未愈稍加重。
黃五味散治膿血相和。痢后二物正等。食不勘。每出二物與食。
黃(六兩)赤石脂(八兩)濃樸(五兩)干姜艾葉(各三兩)上搗篩為散。
以飲下之。一日二服。初服方寸匕。如未愈。稍稍加重。
黃柏散治膿血痢。心煩疼痛。
黃柏(一兩)梔子仁(一兩)黃連(一兩)阿膠(一兩)當歸(一兩銼)上搗細篩為散。每
附子散治冷熱不和。腹痛膿血。
附子(一兩)神曲(三分)干姜(三分)甘草(一分)當歸(半兩銼)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錢。
黃連丸治痢下膿血及諸疾。
黃連(三兩)當歸(二兩)烏梅肉(二兩)阿膠(二兩搗碎)濃樸(二兩去粗皮)上搗羅為
立應(yīng)丸治臟腑泄痢膿血不止。腹中疼痛。
干姜(一兩炮)百草霜(一兩)連皮巴豆(一兩)杏仁(一兩)上用黃蠟四兩。
熔開蠟。次入前四味。用鐵器攪勻。旋丸桐子大。每服甘草湯下。白痢用干姜湯下。食前。
若水瀉。溫水送下。
木香散治下痢赤白。
木香(半兩)阿膠(一兩半)訶黎勒黃連(各一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
空心。用冷
生姜丸治膿血下痢不禁。
生姜半夏(各一兩)附子(三分)藜蘆(半兩)上搗羅為末。陳醋煮沸。和藥末為丸。如
烏梅丸治膿血痢。食入即注下不安。
白礬丸治下痢膿血。日夜不止。食飲不化。面無顏色。
白礬鉛丹硼砂硫黃(各一分)上先入礬于瓷器瓶內(nèi)。次入硫黃、硼砂、鉛丹覆之。
用瓦片蓋面。文武火赤。傾地上候火氣絕。再為末。蒸餅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溫酒下。
通神丸治膿血痢。
治下痢膿血方
赤石脂(一斤)烏梅(二十枚)干姜粳米(一升)上以水七升。煮取令熟。藥成服七合。日三。
干姜散療腸癖。溏便膿血。
干姜黃連桂心(各一分)上搗篩。服寸許。糜中食。日三。多膿加桂。忌豬肉、冷水、
附子散療中寒下痢膿血。
蜀附子(一枚)曲干姜(各三分)上搗篩為散。先以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并療婦人漏下
黃連苦參湯療得病羸劣。服藥不愈因作腸滑。下痢膿血。日數(shù)十行。腹中絞痛
。身熱如火。頭痛如破。其脈如澀。
黃連(四兩)苦參(二兩)阿膠(一兩)上羅勻。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
適寒溫。服
黃連方治痢下赤膿如雞子白。日夜數(shù)十行。繞臍腹痛。兼治血痢。
上用黃連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臍下當小絞痛即瘥。再服。一方用水煎。
夜
橡實散治新舊膿血痢。
橡實(二枚)訶黎勒皮(為末與前等分)上研細。分五服。每服用溫米飲調(diào)下。空心食前服
黃連湯治痢下血。赤是腸濕。瀉不定。水谷痢。久不瘥者。
黃連(一兩)濃樸(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姜二片。煎至八分。
去滓。溫服。不計時候。一方用大棗二枚煎。空心溫服。腹痛加當歸三分。一方無生姜棗煎。
名樸連湯。
二宜散治膿血痢。一名變化丸。
借氣散治膿血痢。久患脾泄瀉。一名神圣香姜散。
黃連生姜(各一兩)上用銀石器炒焦赤色。和生姜、黃連為散。每服二錢匕??招氖城瓣惷罪嬒?。一方臘茶清下。甚者不過二服瘥。
木香散治膿血痢困極。
木香(一塊)黃連(銼一兩)上先將木香一塊。置銀石器中。次下黃連蓋之。以水二盞。
同熬水盡。去黃連。取木香切焙為散。分三服。第一服甘草湯下。第二服陳米飲下。第三服臘茶清下。并食前服。大妙。其黃連別搗末。專治赤痢。每服二錢。陳米飲下。一方為細末。
以雞子黃為丸。空心飯飲下。一方第二、服炙陳橘皮湯調(diào)下。第三服濃陳米飲調(diào)下。日進三服。若赤痢倍黃連。白痢倍木香。昔有婦人病經(jīng)年不瘥。夢觀音傳此方。三服而愈。自下長沙有疾。只兩服愈。
治痢下膿血。及諸痢疾。
曲(三兩)赤石脂(三兩)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下痢不止。便膿血方。
用赤石脂一斤半。研細末。干姜一兩。米一升。煮米熟為度。用汁調(diào)赤石脂方寸匕服。
一方用桃花湯調(diào)。治傷寒下痢。
神圣丸治瀉痢膿血。腹痛后重。
川當歸枳殼黃陳皮(各四錢)甘草(炒三錢)干姜(一錢五分)御米殼(二兩半)
魚湯治痢下五色膿血?;蛉鐮€魚腸。并無大便。腸中絞痛不可忍。呻吟叫呼
。聲聞于輕霜研輕粉朱砂硼砂白丁香(各一錢)乳香(半錢)巴豆(二七枚)上為末。
蒸棗肉為丸。嬰孩三丸。如粟米大。二三歲四五歲。如麻粒大。每用三四丸。并旋化。煎湯
艾姜丸治濕下痢膿血。腹婦人下血。
干艾葉(四兩)川白姜(一兩)上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
食前溫米飲下。
烏梅丸治痢下膿血。食不消化。
烏梅肉(二分)黃連(二兩)艾葉(二兩)干姜(一兩)甘草(一兩炙)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痢下濃血
用薤白于醋中煮令熟。飽食即止。
玉粉丹治虛中積。止膿血痢撮痛。里急后重。
膩粉(一錢)玄胡索(三錢)粉霜(三錢)定粉(半兩)石燕子(一個半)上件先杵石燕子、玄胡索為末。入乳缽內(nèi)。共粉霜、輕粉、定粉三味。同一處研如粉面。取雞子清丸如豌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溫米飲。食前或臨臥服。及年老虛弱。妊娠產(chǎn)人。皆可服之。粥飲下五丸。或令下一丸。等如麻子大。小兒量大小。夜臥溫米飲下五七丸。兒漸大或十丸。
忌油膩、粘滯等物。
斂腸丸治下痢膿血。
木香(一錢)地榆(二錢)酸石榴皮(二錢)罌粟殼(一兩半)上件為細末。
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粒。陳米泔一盞。煎六分。食前服。
戊己丸治腸胃虛滑。下痢無度。膿血相雜。
甘草木香罌粟殼烏梅赤芍藥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招拿罪嬒隆?/p>
地榆芍藥丸治瀉痢膿血。及至脫肛。
蒼術(shù)(八兩)地榆卷柏芍藥(各三兩)上羅勻。每服一兩。水一大盞半。煎至一半。溫
又方
用白石脂和濃樸為末。用米汁飲止之。
治下痢膿血。
(本草)用蠟和松脂、杏仁、棗肉、茯苓等分。合成丸。食后服五十丸。如梧桐子大。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夫膿血痢者。(附論)為春時陽氣在表。人運動勞役。腠理則開。血氣虛者。則傷于風(fēng)。
至夏又熱氣乘之。血性得熱則流散。其遇大腸虛。血滲入焉。與腸間津液相搏。積熱蘊結(jié)。
血化為膿。腸虛則泄。故成膿血痢也。所以夏多膿血痢者。由腸胃虛也。秋冬診其脾脈微澀。
為因潰多下膿血。又脈懸絕則死?;髣t生。脈微小者生。實急者死。脈沉細虛遲者生。數(shù)疾大而熱者死。大人小兒泄痢無已。其后變作白膿。點滴而下。或于糞尾見之。為之溫脾不愈。法當溫腎。蓋腎主骨髓。白膿者。骨髓之異名也。要之始作白痢。其氣腥臭。已經(jīng)輕下。
而且淹延日久。無所謂痢也。今之白痢全無腥臭。面色微黑。骨力羸弱。的見腎虛。合用破故紙、當歸、木香、干姜、官桂主之。嗣是少與震靈丹。玉華白丹為佐。又有婦人一證。似痢非痢。泄下白膿。心腹暴痛。吼不忍聞。此當為之通血。投通血之劑。卻以養(yǎng)正丹輔之。
方
赤石脂湯治膿血痢。后重里急。日夜頻并。
赤石脂白芷天雄龍骨(各一兩半)當歸(一兩半)肉豆蔻黃連地榆濃樸白術(shù)桂訶黎勒木香(各一兩)黃芩(半兩)吳茱萸上銼如麻豆。每服五錢。
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空心食前。
茯苓湯治津液空竭欲死。滯下膿血。日數(shù)十行。羸瘦垂死。老少并宜服之。
茯苓黃柏黃連龍骨人參干姜黃芩桂心芍藥當歸梔子仁甘草(各一兩半)赤石脂(一兩)大棗(十二枚)上羅勻。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瘥。至三劑自愈。此方亦主風(fēng)虛冷痢。
香連丸治臟氣大便泄。下痢膿血。臍腹痛。虛氣痞滿。腸鳴里急。
黃連(三兩)地榆赤石脂(各二兩)龍骨阿膠木香赤芍藥艾葉黃芩(各一兩)無食子(三分)肉豆蔻(一兩半)上搗羅為末。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不拘時候。
黃連丸治下痢膿血。羸弱。
黃連龍骨苦參濃樸(各一兩)熟艾白礬甘草神曲(各半兩)赤石脂干姜(各半兩)上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人參丸治冷熱不調(diào)。痢膿水。
人參干姜枳實(各四分)龍骨赤石脂黃連苦參(各六分)濃樸黃芩(五分)上
黃連散
(出圣惠方)
治膿血痢。腹內(nèi)痛。行數(shù)不恒。飲食不下。
黃連(一兩)黃柏(一兩炙)艾葉(一兩)附子(一兩)甘草(一兩)烏梅肉(一兩)干姜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當歸散
(出圣惠方)
治膿血痢腹痛。心煩口干。不欲飲食。
當歸(一兩)地榆(一兩)甘草(半兩)赤石脂(二兩)烏梅肉(一兩)梔子仁(半兩)白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赤石脂湯療下焦熱?;蛄∠履撗獰┩?。
赤石脂(八兩)烏梅(二十枚)梔子(十四枚)白術(shù)(三兩)蜀椒(三兩)升麻(三兩)干姜(二兩)粟米(一升)上切。以水二升。煮米熟。去渣。取一升。下諸藥。煮取五合服之。忌桃、李、雀肉。
豆蔻八味散治腸癖痢?;蛳』虺?。便但以膿。每便極滑。痢有常期。
豆蔻子丁香(各三兩)細辛附子干姜(各四兩)人參黃(各五兩)赤石脂(六兩)上搗篩為散。以飲下之。初服方寸匕。日再服。稍稍加至二三。忌生蔥、豬肉、冷水。
白礬散治下痢膿血。心腹痛不止。
白礬(一兩)黃丹(一兩半)胡粉(二兩)龍骨(一兩半)當歸(一兩)黃連(二分)甘草錢。
去腸中膿水方
用白犬膽和通草、桂為丸服。令隱青犬形尤妙。
柿皮散治膿血不止。上充下脫。
用柿木皮。大柿亦可用。曝干更焙。羅為末。米飲調(diào)下二錢。
丹砂礞石丸治痢下膿血。里急后重。腸中疼痛。磨下虛積。
丹砂(四錢)青礞石(一錢)砒霜(二錢)黃連(三錢)肉豆蔻(二錢)烏頭(一錢)巴豆寢服。
阿膠散治膿血諸痢及腹痛。
阿膠龍骨無食子(各三兩)柏葉桃葉(各一兩)甘草肉豆蔻(各半兩)上為細散。每服三錢。米飲調(diào)下。不計時候服。
貫眾散治伏熱下痢膿血。
貫眾(一兩)黃連板藍根木香(各半兩)胡黃連(一分)訶黎勒皮肉豆蔻(各三分)
干姜丸治膿血痢。日久不瘥。
干姜黃連黃柏(各一兩)熟艾附子烏梅肉(各三分)甘草(炙半兩)上搗篩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送下。
解毒金藥散治下痢膿血熱毒。
黃連黃柏(各一兩)黃芩赤茯苓白術(shù)赤芍藥(各半兩)上羅勻。每服四錢。
水一盞
治便膿血
用烏梅一兩。入燒酒。去其核。研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立效。
治暑月膿血痢。日夜頻并不止。腹痛不可忍者。
用楮葉二七枚。生用。將焰火燒為黑灰。淹梅水少許。以水解破調(diào)服。兼用羊肉裹末。
納
當歸四圣散治一切下痢。膿血頻并。腹絞痛不可忍。
當歸芍藥(各二兩)御米殼(四兩)甘草(一兩)茯苓(半兩)黃(一兩二錢)上拌勻
當歸導(dǎo)氣湯治膿血痢無度。小便不通。腹中痛。
當歸(一兩)甘草(一兩半)芍藥(一錢)青皮(七錢)槐花(七錢)生地黃(一錢半)上便利。去澤瀉。
黃連湯治下痢膿血。腸胃虛滑。水谷完出。
黃連干姜熟艾訶子阿膠蜀椒(各半兩)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
煎
胡粉丸治膿血痢。繞臍疼痛。
阿膠散治膿血痢。繞臍疼痛。
阿膠(二兩)當歸(一兩)黃連(一兩)赤芍藥(一兩)干姜(一兩)赤石脂(二兩)上搗
木香散治膿血痢。腹內(nèi)痛。口干心煩。
木香白術(shù)黃連灶中黃土當歸(各半兩)龍骨(一兩)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
干姜散治膿血痢腹痛。不欲飲食。
干姜(三分)黃連(三分)桂心(三分)木香(半兩)濃樸(一兩半)當歸(三分)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柏葉丸治膿血久痢。腹內(nèi)疼痛。
柏葉黃連阿膠地榆當歸(各半兩)上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溫米飲下。不拘時候。
茱萸湯治膿血痢。
吳茱萸(一兩)訶黎勒皮當歸(各二兩)黃連(二兩)干姜(半兩)上搗篩。
每服五錢。
茱萸丸治下痢膿血不止。
吳茱萸干姜訶黎勒皮(半兩)白礬(一兩)胡粉(一兩)上研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米飲下。
神曲五味散治膿痢之后。腹亦刺痛。便亦不大稀。但大便兼膿。遇冷而劇。
曲末(一升)干姜(六兩)丁香豆蔻子(各四兩)高良姜(五兩)上搗篩為末。以飲下之。一日二服。初服方寸匕。未愈稍加重。
黃五味散治膿血相和。痢后二物正等。食不勘。每出二物與食。
黃(六兩)赤石脂(八兩)濃樸(五兩)干姜艾葉(各三兩)上搗篩為散。
以飲下之。一日二服。初服方寸匕。如未愈。稍稍加重。
黃柏散治膿血痢。心煩疼痛。
黃柏(一兩)梔子仁(一兩)黃連(一兩)阿膠(一兩)當歸(一兩銼)上搗細篩為散。每
附子散治冷熱不和。腹痛膿血。
附子(一兩)神曲(三分)干姜(三分)甘草(一分)當歸(半兩銼)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錢。
黃連丸治痢下膿血及諸疾。
黃連(三兩)當歸(二兩)烏梅肉(二兩)阿膠(二兩搗碎)濃樸(二兩去粗皮)上搗羅為
立應(yīng)丸治臟腑泄痢膿血不止。腹中疼痛。
干姜(一兩炮)百草霜(一兩)連皮巴豆(一兩)杏仁(一兩)上用黃蠟四兩。
熔開蠟。次入前四味。用鐵器攪勻。旋丸桐子大。每服甘草湯下。白痢用干姜湯下。食前。
若水瀉。溫水送下。
木香散治下痢赤白。
木香(半兩)阿膠(一兩半)訶黎勒黃連(各一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
空心。用冷
生姜丸治膿血下痢不禁。
生姜半夏(各一兩)附子(三分)藜蘆(半兩)上搗羅為末。陳醋煮沸。和藥末為丸。如
烏梅丸治膿血痢。食入即注下不安。
白礬丸治下痢膿血。日夜不止。食飲不化。面無顏色。
白礬鉛丹硼砂硫黃(各一分)上先入礬于瓷器瓶內(nèi)。次入硫黃、硼砂、鉛丹覆之。
用瓦片蓋面。文武火赤。傾地上候火氣絕。再為末。蒸餅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溫酒下。
通神丸治膿血痢。
治下痢膿血方
赤石脂(一斤)烏梅(二十枚)干姜粳米(一升)上以水七升。煮取令熟。藥成服七合。日三。
干姜散療腸癖。溏便膿血。
干姜黃連桂心(各一分)上搗篩。服寸許。糜中食。日三。多膿加桂。忌豬肉、冷水、
附子散療中寒下痢膿血。
蜀附子(一枚)曲干姜(各三分)上搗篩為散。先以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并療婦人漏下
黃連苦參湯療得病羸劣。服藥不愈因作腸滑。下痢膿血。日數(shù)十行。腹中絞痛
。身熱如火。頭痛如破。其脈如澀。
黃連(四兩)苦參(二兩)阿膠(一兩)上羅勻。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
適寒溫。服
黃連方治痢下赤膿如雞子白。日夜數(shù)十行。繞臍腹痛。兼治血痢。
上用黃連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臍下當小絞痛即瘥。再服。一方用水煎。
夜
橡實散治新舊膿血痢。
橡實(二枚)訶黎勒皮(為末與前等分)上研細。分五服。每服用溫米飲調(diào)下。空心食前服
黃連湯治痢下血。赤是腸濕。瀉不定。水谷痢。久不瘥者。
黃連(一兩)濃樸(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姜二片。煎至八分。
去滓。溫服。不計時候。一方用大棗二枚煎。空心溫服。腹痛加當歸三分。一方無生姜棗煎。
名樸連湯。
二宜散治膿血痢。一名變化丸。
借氣散治膿血痢。久患脾泄瀉。一名神圣香姜散。
黃連生姜(各一兩)上用銀石器炒焦赤色。和生姜、黃連為散。每服二錢匕??招氖城瓣惷罪嬒?。一方臘茶清下。甚者不過二服瘥。
木香散治膿血痢困極。
木香(一塊)黃連(銼一兩)上先將木香一塊。置銀石器中。次下黃連蓋之。以水二盞。
同熬水盡。去黃連。取木香切焙為散。分三服。第一服甘草湯下。第二服陳米飲下。第三服臘茶清下。并食前服。大妙。其黃連別搗末。專治赤痢。每服二錢。陳米飲下。一方為細末。
以雞子黃為丸。空心飯飲下。一方第二、服炙陳橘皮湯調(diào)下。第三服濃陳米飲調(diào)下。日進三服。若赤痢倍黃連。白痢倍木香。昔有婦人病經(jīng)年不瘥。夢觀音傳此方。三服而愈。自下長沙有疾。只兩服愈。
治痢下膿血。及諸痢疾。
曲(三兩)赤石脂(三兩)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下痢不止。便膿血方。
用赤石脂一斤半。研細末。干姜一兩。米一升。煮米熟為度。用汁調(diào)赤石脂方寸匕服。
一方用桃花湯調(diào)。治傷寒下痢。
神圣丸治瀉痢膿血。腹痛后重。
川當歸枳殼黃陳皮(各四錢)甘草(炒三錢)干姜(一錢五分)御米殼(二兩半)
魚湯治痢下五色膿血?;蛉鐮€魚腸。并無大便。腸中絞痛不可忍。呻吟叫呼
。聲聞于輕霜研輕粉朱砂硼砂白丁香(各一錢)乳香(半錢)巴豆(二七枚)上為末。
蒸棗肉為丸。嬰孩三丸。如粟米大。二三歲四五歲。如麻粒大。每用三四丸。并旋化。煎湯
艾姜丸治濕下痢膿血。腹婦人下血。
干艾葉(四兩)川白姜(一兩)上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
食前溫米飲下。
烏梅丸治痢下膿血。食不消化。
烏梅肉(二分)黃連(二兩)艾葉(二兩)干姜(一兩)甘草(一兩炙)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痢下濃血
用薤白于醋中煮令熟。飽食即止。
玉粉丹治虛中積。止膿血痢撮痛。里急后重。
膩粉(一錢)玄胡索(三錢)粉霜(三錢)定粉(半兩)石燕子(一個半)上件先杵石燕子、玄胡索為末。入乳缽內(nèi)。共粉霜、輕粉、定粉三味。同一處研如粉面。取雞子清丸如豌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溫米飲。食前或臨臥服。及年老虛弱。妊娠產(chǎn)人。皆可服之。粥飲下五丸。或令下一丸。等如麻子大。小兒量大小。夜臥溫米飲下五七丸。兒漸大或十丸。
忌油膩、粘滯等物。
斂腸丸治下痢膿血。
木香(一錢)地榆(二錢)酸石榴皮(二錢)罌粟殼(一兩半)上件為細末。
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粒。陳米泔一盞。煎六分。食前服。
戊己丸治腸胃虛滑。下痢無度。膿血相雜。
甘草木香罌粟殼烏梅赤芍藥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招拿罪嬒隆?/p>
地榆芍藥丸治瀉痢膿血。及至脫肛。
蒼術(shù)(八兩)地榆卷柏芍藥(各三兩)上羅勻。每服一兩。水一大盞半。煎至一半。溫
又方
用白石脂和濃樸為末。用米汁飲止之。
治下痢膿血。
(本草)用蠟和松脂、杏仁、棗肉、茯苓等分。合成丸。食后服五十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