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guó)學(xué)古籍
  • 類(lèi)證治裁 卷之八 前陰諸疾

    作者: 《類(lèi)證治裁》林佩琴(清)
    編 號(hào) 177〔陰癢〕 ----386頁(yè)23行
    出 處 類(lèi)證治裁--〔卷之八 前陰諸疾〕
    名 詞 解 釋 陰中癢. 多由肝經(jīng)濕熱. 化生B2蟲(chóng). 微則癢. 甚則痛.或膿水淋瀝. 治宜清肝火. (加味逍遙散. 龍膽瀉肝湯)如小腹脹痛.晡發(fā)寒熱者. (加味小柴胡湯)怒傷肝脾. 胸悶陰癢者. (加味歸脾湯)瘦人陰虛燥癢者. (六味丸三錢(qián). 合滋腎丸一錢(qián).外用蛇床子,川椒煎湯熏洗. 日三次)癢甚必有蟲(chóng). (以甘蔗渣燒灰.入冰片擦之. 或以豬肝煮熟. 納陰中. 引蟲(chóng)出)一婦患此. 諸藥不效. 因食(黍穄米飯粥)而愈.

    編 號(hào) 178〔陰冷〕 ----386頁(yè)30行
    出 處 類(lèi)證治裁--〔卷之八 前陰諸疾〕
    名 詞 解 釋 婦人陰冷. 由風(fēng)冷客于子臟. (宜五加皮酒)其肥盛而陰冷者. 多濕痰下流. (二術(shù)二陳湯加羌活,防風(fēng))立齋謂陰冷屬肝經(jīng)濕熱. 外乘風(fēng)冷. 若小便濇滯. 小腹痞痛. (宜龍膽瀉肝湯)內(nèi)傷寒熱. 經(jīng)候不調(diào). (宜加味逍遙散)寒熱體倦.飲食少思. (加味四君子湯)郁怒發(fā)熱. 少寐懶食. (加味歸脾湯)下元虛冷. 腹痛便溏. (八味丸)陰冷. 用溫中坐藥. (蛇床子研末. 白粉少許. 和勻. 如棗大. 綿裹納陰中)自熱. 或以(蛇床子五錢(qián).吳茱萸三錢(qián). 加麝少許. 為末蜜丸. 以綿裹納之)

    編 號(hào) 179〔陰挺〕 ----387頁(yè)8行
    出 處 類(lèi)證治裁--〔卷之八 前陰諸疾〕
    名 詞 解 釋 婦人陰中挺出數(shù)寸. 如菌如芝. 因損傷胞絡(luò).或臨產(chǎn)用力所致. 以升補(bǔ)元?dú)鉃橹? (補(bǔ)中益氣湯)若肝經(jīng)濕熱.小水濇滯. (龍膽瀉肝湯)陰虛滑脫. (固陰煎. 秘元煎)肝脾氣郁. (歸脾湯)服藥不效. (用一捏金丸)婦人瘕聚. 陰中突出如茄子.與男疝同. 亦名KK疝. 臥則上升. 立則下墜. 多因氣虛. 勞力舉重.(宜大補(bǔ)元煎)

    編 號(hào) 180〔陰蝕〕 ----387頁(yè)14行
    出 處 類(lèi)證治裁--〔卷之八 前陰諸疾〕
    名 詞 解 釋 陰中生瘡如小蛆. 名曰B2. 痛癢如蟲(chóng)行. 膿水淋瀝.乃七情郁火. 傷損肝脾. 致濕熱下注. 其外癥突出蛇頭. 或如雞冠.腫痛濕癢. 潰爛出水. 其內(nèi)癥. 口干內(nèi)熱. 經(jīng)候不調(diào). 飲食無(wú)味. 體倦發(fā)熱. 胸膈不利. 小腹痞脹. 赤白帶下. 其治法. 腫痛者.(加味四物湯)濕癢者. (加味歸脾湯)淋濇者. (龍膽瀉肝湯)潰腐者. (加味逍遙散)腫悶脫墜者. (補(bǔ)中益氣湯加山梔,丹皮) 佐以外治法. 肘后方. (杏仁,雄黃,白礬各五錢(qián). 麝香二分.為末傅入)

    編 號(hào) 181〔交接出血〕 ----387頁(yè)22行
    出 處 類(lèi)證治裁--〔卷之八 前陰諸疾〕
    名 詞 解 釋 女人交接輒出血作痛. 多由陰氣薄弱. 腎元不固.或陰分有火而然. 如肝腎陰虛不攝者. (固陰煎)陰分有火者.(保陰煎)心脾不攝者. (歸脾湯)千金方(用桂心,伏龍肝各五錢(qián). 為末酒下)交接違理出血. (用亂發(fā),青布. 燒灰敷之. 立止.或以赤石脂末摻之. 或以五倍子末摻之)一婦交接出血. 輒面黃如蠟.終身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