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概述】
流行性腹瀉為一種病因未明的急性腸胃道傳染病。其臨床表現(xiàn)為嘔吐、腹痛、腸鳴,繼則泄瀉水樣大便,很快出現(xiàn)脫水及腓腸肌痙攣等癥狀。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已開始中應(yīng)用針灸治療本病并取得較好效果,雖然報道還不多,但值得注意。常用的方法有艾敷穴注法、針灸法等。
【治療】
綜合法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神闕。
(二)治法
先以注射器吸入5%葡萄糖注射液2毫升,注入足三里穴,每穴1毫升。繼取艾絨少許置金屬小盒內(nèi),以酒精燈加熱,然后加十滴水少許,攪拌均勻,繼續(xù)加溫1~2分鐘后,取出艾絨(艾絨已成濕潤狀),擠壓至不滴水不燙手,即置于患者神闕穴上,用膠布蓋住固定,經(jīng)24小時取下。若皮膚尚完好,可再用上法敷之。
(三)療效評價
共治200例,以經(jīng)4次治療,大便次數(shù)及自覺癥狀未改善者作無效,結(jié)果痊愈率91.5%,總有效率98.5%,無效率1.5%[1]。
針灸
主穴:天樞、內(nèi)關(guān)、三陰交。
均取雙側(cè),用補法,留針30分鐘。針后以艾卷雀啄法溫灸,直灸至穴區(qū)皮膚潮紅。每日1次,重則2次。
治療60例,痊愈率86.7%,總有效率95%[2]。
【主要參考文獻(xiàn)】
[1]李彥奇,等。艾敷神闕、藥封足三里治療流行性腹瀉200例。中國針灸
1985;5(4):30。
[2]才居正。針灸治療流行性腹瀉60例。中國針灸
1985;5(4):12。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概述】
流行性腹瀉為一種病因未明的急性腸胃道傳染病。其臨床表現(xiàn)為嘔吐、腹痛、腸鳴,繼則泄瀉水樣大便,很快出現(xiàn)脫水及腓腸肌痙攣等癥狀。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已開始中應(yīng)用針灸治療本病并取得較好效果,雖然報道還不多,但值得注意。常用的方法有艾敷穴注法、針灸法等。
【治療】
綜合法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神闕。
(二)治法
先以注射器吸入5%葡萄糖注射液2毫升,注入足三里穴,每穴1毫升。繼取艾絨少許置金屬小盒內(nèi),以酒精燈加熱,然后加十滴水少許,攪拌均勻,繼續(xù)加溫1~2分鐘后,取出艾絨(艾絨已成濕潤狀),擠壓至不滴水不燙手,即置于患者神闕穴上,用膠布蓋住固定,經(jīng)24小時取下。若皮膚尚完好,可再用上法敷之。
(三)療效評價
共治200例,以經(jīng)4次治療,大便次數(shù)及自覺癥狀未改善者作無效,結(jié)果痊愈率91.5%,總有效率98.5%,無效率1.5%[1]。
針灸
(一)取穴
主穴:天樞、內(nèi)關(guān)、三陰交。
(二)治法
均取雙側(cè),用補法,留針30分鐘。針后以艾卷雀啄法溫灸,直灸至穴區(qū)皮膚潮紅。每日1次,重則2次。
(三)療效評價
治療60例,痊愈率86.7%,總有效率95%[2]。
【主要參考文獻(xiàn)】
[1]李彥奇,等。艾敷神闕、藥封足三里治療流行性腹瀉200例。中國針灸
1985;5(4):30。
[2]才居正。針灸治療流行性腹瀉60例。中國針灸
1985;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