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以茶解憂

    唐代藥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曰:“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說到茶對“心病”的“藥理”功效,歷史上有多位名人予以高論。

    唐代陸羽在《茶經(jīng)》中稱茶能“滌煩”,宋代蘇軾在《東坡雜記》中稱茶能“除煩”,元代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稱茶能“清神”,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茶能“使人神思闿爽”,清代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稱茶能“清心神”,此外還有稱茶能“破孤悶”之說。而唐代茶道大師皎然在《飲茶歌消崔石使君》中則有三方面的概括:“一飲滌昏寤,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庇纱丝梢姡瑾q藥也。以茶解憂,既可以療身,更可以療心。

    以茶解憂,療以“心病”,不同的“心痛”,施以不同的“茶藥”,便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當失望、無奈、苦悶之時,泡一杯清澈甘醇的烏龍茶,靜思冥想,便會感悟出生活就是由苦與樂而交織成的,在品過苦澀之后才能體味出濃香;當憤怒、不安、暴躁之時,泡一杯澄碧清香的龍井茶,靜心而思,讓心靈歸于沉靜,自得一份心靜、心寬、心安;當疲憊不堪,急火攻心之時候,泡一杯澀澀的苦丁茶,湯色黃中透紅,滋味鮮爽沁人心脾。

    以茶解憂,可以清心明志,教人明理,遇到過急之事可以避免“怒傷肝、恐傷肺”的情況發(fā)生。

    以茶解憂,還可以引導“心病”患者暫時忘卻病痛帶來的苦惱,使患者意境開闊、心情舒暢,有利于身體康復。

    茶之“療效”貴在使人靜心、解惑,轉悲為喜,轉憂為歡。既能化解心中之淤氣,也理療了心中之傷痛,使心情變得冷靜和泰然,將一切煩惱與憂郁置之度外,讓心靈復蘇,使信心重現(xiàn),從無望中看到希望。(北京 戶力平)

更多中藥材
  • 扁豆花富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B。維生素C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其營養(yǎng)價值和飲食價值很高,適量的飲食對自己的健康有很好的補充作用,但扁豆花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1.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從扁豆花的性味歸經(jīng)來看,其性寒甘,可入脾、胃、大腸經(jīng),具有健脾、中暑、......
  • 姜,也被稱為生姜,姜,有獨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種常用的調(diào)味品,它可以使各種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幾片姜或放一點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話說:米飯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們具有一定的揮發(fā)性,能增強和加速血液......
  • 三黃,即黃芩、黃連、黃柏,是中醫(yī)臨床常用的清熱解毒燥濕藥。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熱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稱為三黃,因為它們都姓黃,但經(jīng)過仔細研究,還是有一些區(qū)別的。黃芩是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中醫(yī)......
  • 枸杞應干燥、通風,避免高溫,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補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較合適;如果想到治療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過黃過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觀鮮紅,但對人體有害,購買時應注意不要簡單地注意......
  • 山藥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虛勞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療脾胃不足和腎氣不足。但有濕熱實邪者(如大便粘滯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黃膩等)不宜多服;山藥有收澀作用,大便干結者不宜食用;山藥淀粉酶不耐高熱,不宜長時間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藥和甘遂,也不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