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爨 cuàn ? ㄘㄨㄢˋ ◎ 燒火做飯:分居各爨。 ◎ 灶:“客傳蕭寒爨不煙?!? ◎ 中國宋雜劇、金院本中某些簡短表演的名稱:《講百花爨》。《文房四寶爨》。 ◎ 演戲:“夫優(yōu)伶爨演,實始有唐《目連救母》之起?!? ◎ 姓。
詳細字義◎ 爨 cuàn? 〈動〉 (1) 燒火做飯 [cook] 爨,炊也?!稄V雅》 取其進火謂之爨,取其氣上謂之炊。——《說文系傳》 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2) 又如:爨人(爨夫。廚師);爨室(廚房);爨婦(執(zhí)炊的女人) (3) 燒;燒煮 [burn] 常若微雷響,以草爨之,則煙騰火發(fā)?!端?jīng)注》詞性變化 ◎ 爨 cuàn? 〈名〉 (1) 爐灶。一種土、陶制的廚房爐子、灶 [an earthern kitchen stove] 翻憐爨下勞薪?!獜堁住讹L人松》 (2) 又如:爨下(灶下);爨火灶膛里的火;爨煙(吹煙)
[①][cuàn][《廣韻》七亂切,去換,清。]亦作“熶1”。亦作“1”。(1)燒火煮飯。(2)指燒火做飯的人。(3)泛指燒煮。(4)焚燒。(5)灶。(6)戲曲名詞。宋雜劇、金院本中某些簡短表演的名稱。舊時亦以爨或爨弄指演劇。(7)古星名。即今之水星。參見“爨星”。(8)我國古族群名和古地名。三國、晉、南北朝時期由南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建寧(當今云南省曲靖地區(qū))大姓爨氏集團演變而來。分成東爨、西爨兩部。均在今云南省東部。唐代東爨為烏蠻,西爨為白蠻。元代稱烏蠻為黑爨,白蠻為白爨。明以后,爨專指羅羅。(9)姓。戰(zhàn)國時有爨襄。見《戰(zhàn)國策·魏策一》。
[廣 韻]:七亂切,去29換,cuàn,山合一去桓清[平水韻]:去聲十五翰[粵 語]:cyu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