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震之后,余震不斷,傷員聚集,環(huán)境惡劣,致病因素無處不在。不論是身陷困境的災民,還是奮勇施救的救援隊員,如果不加強防御,極易被身邊潛伏的危險侵襲。根據(jù)國家地震緊急救援醫(yī)療隊前方隊員提供的實際情況,筆者總結出十大足以致命的威脅及應對措施。
第一致命威脅:泥土
地震現(xiàn)場多發(fā)皮膚破損、骨折等各種外傷。有的人在突然受傷出血時,一時慌亂,抓起泥土止血,還有的人皮膚受傷,隨意抓起布條填塞包扎。土壤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其中最易致命的是破傷風桿菌。在2004年印度尼西亞海嘯的災后醫(yī)療救治中,很多破傷風桿菌感染者在災后10天被抬入醫(yī)院,雖然身上沒有大的傷口,但他們體內聚集的破傷風毒素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醫(yī)務人員只能眼睜睜看著逃過地震和海嘯的幸存者被病魔奪去生命。
外傷后如何預防破傷風呢?破傷風桿菌是厭氧桿菌,傷口越封閉,越易感染。一旦發(fā)生外傷,應分四步處理:①清洗傷口,如果沒有雙氧水等專業(yè)消毒制劑,應該選擇清水沖洗;②開放傷口,壓迫止血后,不能密閉傷口;③盡快尋找醫(yī)生幫助,采用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等特殊處理。
第二致命威脅:污水
災后城鎮(zhèn)供水系統(tǒng)被破壞,飲用水源會遭到生活垃圾、工業(yè)垃圾、污水及腐爛尸體的嚴重污染??梢鸹魜y、傷寒、腹瀉性疾病及各種中毒事件發(fā)生。
對保障飲用水安全的對策:①尋找水源,如果沒有純凈水飲用,應該盡量選擇深井水,其次是泉水;②鑒定水質,通過生物、化學等相應的方法確定水的質量,并注明采集的時間、地點等標識內容;③凈化消毒,對不能確定來源的水,首先應該肉眼觀察水質是否渾濁,選擇干凈的布類或細沙等進行初步過濾、沉淀,然后盡可能加入漂白粉等消毒劑。地震災區(qū)最易做到也是最重要的步驟是飲水要煮沸。確保飲用燒開的水,杜絕喝生水,避開“疫水”。
第三致命威脅:毒蛇
春夏之交正是毒蛇出動之時。我國陸地最常見的10種毒蛇中,四川就有4~6種。由于此次震中地處山區(qū),毒蛇出沒。房屋倒塌后,災民和救援人員都住在帳篷里,甚至席地而臥,容易被毒蛇咬傷。
防止毒蛇侵襲,要注意扎緊袖口褲腿、睡覺時盡可能不要睡在地上,不要靠近墻壁。被毒蛇咬傷后的緊急處理措施:①阻斷,要盡快在傷口上方的大血管處進行捆扎,防止毒液回流入心臟;②沖洗,用大量清水反復沖洗傷口表面。③負壓吸引出毒素。要特別注意用嘴吸吮時,如果口唇皮膚有破損或者口腔內有潰瘍,會迅速吸收擴散毒素,所以要盡可能用塑料性薄膜覆蓋在口唇與傷口之間,再進行吮吸。也可以用刀劃開傷口,擠壓出血排出毒素;④迅速尋求醫(yī)療救助,注射抗毒血清;⑤嚴禁奔跑或做劇烈運動,以免加快血流速度,導致中毒加深。
第四致命威脅:老鼠
地震過后,先前逃匿的老鼠會重新回到居住地。房屋倒塌后掩埋大量食物,為老鼠繁殖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孳生的老鼠攜帶大量病菌無孔不入。鼠類所帶病原體,不僅是鼠疫,還會攜帶諸如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地方斑疹傷寒、拉沙熱等34種疾病的病原體。
目前尤其要注意流行性出血熱的防治。人們由于接觸帶病毒的宿主動物及其排泄物而受感染。呼吸道傳播是本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帶病毒的排泄物以氣溶膠形式,通過呼吸道吸入后可引發(fā)人類發(fā)病,尤其是地震后坍塌、人口居住密集使該病傳播幾率大大增加,尤應注意經(jīng)呼吸道傳染病人的隔離。總之在震后進行防鼠、滅鼠勢在必行。
第五致命威脅:蚊子
地震后污物橫流、溫度回升、氣候潮濕等諸多因素,適合蚊蟲大量生長,不僅會造成蚊類密度升高,還造成蚊類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成為造成由蚊類傳播的疾病發(fā)病上升的重要原因。尤其應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目前已進入流行性乙型腦炎高發(fā)時節(jié),兒童是該病的主要易感人群,尤其是2~6歲的孩童發(fā)病率最高。蚊子攜帶病毒叮咬人體,最易傳播瘧疾和流行性乙型腦炎。在2006年印尼地震后,首先發(fā)生的疫情就是瘧疾。
防蚊的重點是盡可能在睡覺時要用蚊帳,或者在裸露的皮膚處涂抹防蚊霜劑或藥水。并做到①鏟除蚊蟲孳生藏匿地;②運用綜合手段殺滅蚊蟲,采用化學、物理、生物、環(huán)境等各種防治辦法,地震后應當因地制宜,立體圍殲;③保護大自然捕捉蚊蟲的能手蜻蜓、青蛙以及蜘蛛、壁虎、蝙蝠等。震區(qū)的人們對它們一定要加以保護。
第六致命威脅:蒼蠅
地震過后,房倒屋坍。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尸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食物及其它有機物質。在溫暖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提供了蠅類易干摹生的條件。蠅類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有可能把致病微生物傳播給易感人群。
防蠅的重點:①不失時機地滅殺成蠅及幼蟲;②鏟除蒼蠅孳生地;③組織實施滅蠅活動;④保護蒼蠅的天敵青蛙、蜘蛛、壁虎、蝙蝠等。災區(qū)在做好防蠅、滅蠅的工作外,要注意最好不食用隔夜食物,沒吃完的食物加防護罩儲存。
第七致命威脅:遺體
地震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遇難者死亡以后各種微生物開始迅猛增殖。遺體病原微生物的蔓延方式主要表現(xiàn)為:直接危害救援人員、間接污染環(huán)境乃至給哀悼者帶來身心傷害。因此,遺體處理顯得尤為重要,應把握好遺體處理的原則:①早,發(fā)現(xiàn)遺體盡可能早處理;②嚴格消毒并用尸袋隔離;③掩埋地點遠離水源和居民區(qū),并做到深埋;④接觸遺體的人員要戴口罩、手套,穿防護服;⑤實施遺體掩埋者,要嚴格消毒所有衣物和用品;⑥提倡遺體告別改為告別遺像,最大限度謹防遺體告別中的二次污染。
第八致命威脅:悲傷
極度悲傷可能會造成難以預計的心理問題,救命的同時要救心。地震帶給人的驚嚇和失去親人的傷痛會困擾每一個幸存者。
救援人員要做好心理疏導,防止幸存者過度悲傷,造成心理隱患。除了盡可能不主動詢問幸存者有關地震發(fā)生時的情景和親人的情況之外,還應引導幸存者:①宣泄。不要阻止幸存者哭泣,而是盡可能讓他把內心的傷痛通過流淚、講訴等方式發(fā)泄出來;②疏導。可以通過撫摸、擁抱等較為安全的友好接觸帶給幸存者安全感,并用溫和親切的語言鼓勵他;③轉移。通過按時吃飯、按時休息、鼓勵讀書、曬太陽、聽音樂等多種方式分散悲痛者的注意力,甚至可以引導悲傷者盡快幫助他人工作;④正視。通過一定的心理疏導和撫慰后,鼓勵悲傷者正視人生,重新面對生活。
第九致命威脅:血栓栓塞
地震坍塌導致的機械性外傷性骨折尤為多見,骨折患者初期的重要治療步驟是石膏等外固定措施;同時患肢需要限制活動。由于長期臥床制動、局部血流緩慢極易血管內形成血栓,一旦脫落就會隨著血液流動,引起肺部栓塞而致命。故而骨折病人復位固定后,要主動或者被動地運動患肢。例如,手臂骨折,可以采用握拳—松手—握拳的方法活動,促進血液流動,防止產(chǎn)生血栓。另外可以主動按摩、抬高患肢有利于血液回流。
第十致命威脅:握手
握手在地震疫情等特定的時期,可以成為傳播疾病的危險途徑。拱手致意可以有效避免毒素、病菌的相互傳播。在災區(qū)缺少干凈水源洗手和消毒劑消毒時,減少握手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的傳播幾率。資料表明,災害發(fā)生后隨之而來的疫情非常嚴峻,握手這一當今最為普通,公眾使用頻率最高的交際禮儀,從預防傳染病的意義上說,尤其是在地震大災后的今天,應當考慮改改了。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大震之后,余震不斷,傷員聚集,環(huán)境惡劣,致病因素無處不在。不論是身陷困境的災民,還是奮勇施救的救援隊員,如果不加強防御,極易被身邊潛伏的危險侵襲。根據(jù)國家地震緊急救援醫(yī)療隊前方隊員提供的實際情況,筆者總結出十大足以致命的威脅及應對措施。
第一致命威脅:泥土
地震現(xiàn)場多發(fā)皮膚破損、骨折等各種外傷。有的人在突然受傷出血時,一時慌亂,抓起泥土止血,還有的人皮膚受傷,隨意抓起布條填塞包扎。土壤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其中最易致命的是破傷風桿菌。在2004年印度尼西亞海嘯的災后醫(yī)療救治中,很多破傷風桿菌感染者在災后10天被抬入醫(yī)院,雖然身上沒有大的傷口,但他們體內聚集的破傷風毒素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醫(yī)務人員只能眼睜睜看著逃過地震和海嘯的幸存者被病魔奪去生命。
外傷后如何預防破傷風呢?破傷風桿菌是厭氧桿菌,傷口越封閉,越易感染。一旦發(fā)生外傷,應分四步處理:①清洗傷口,如果沒有雙氧水等專業(yè)消毒制劑,應該選擇清水沖洗;②開放傷口,壓迫止血后,不能密閉傷口;③盡快尋找醫(yī)生幫助,采用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等特殊處理。
第二致命威脅:污水
災后城鎮(zhèn)供水系統(tǒng)被破壞,飲用水源會遭到生活垃圾、工業(yè)垃圾、污水及腐爛尸體的嚴重污染??梢鸹魜y、傷寒、腹瀉性疾病及各種中毒事件發(fā)生。
對保障飲用水安全的對策:①尋找水源,如果沒有純凈水飲用,應該盡量選擇深井水,其次是泉水;②鑒定水質,通過生物、化學等相應的方法確定水的質量,并注明采集的時間、地點等標識內容;③凈化消毒,對不能確定來源的水,首先應該肉眼觀察水質是否渾濁,選擇干凈的布類或細沙等進行初步過濾、沉淀,然后盡可能加入漂白粉等消毒劑。地震災區(qū)最易做到也是最重要的步驟是飲水要煮沸。確保飲用燒開的水,杜絕喝生水,避開“疫水”。
第三致命威脅:毒蛇
春夏之交正是毒蛇出動之時。我國陸地最常見的10種毒蛇中,四川就有4~6種。由于此次震中地處山區(qū),毒蛇出沒。房屋倒塌后,災民和救援人員都住在帳篷里,甚至席地而臥,容易被毒蛇咬傷。
防止毒蛇侵襲,要注意扎緊袖口褲腿、睡覺時盡可能不要睡在地上,不要靠近墻壁。被毒蛇咬傷后的緊急處理措施:①阻斷,要盡快在傷口上方的大血管處進行捆扎,防止毒液回流入心臟;②沖洗,用大量清水反復沖洗傷口表面。③負壓吸引出毒素。要特別注意用嘴吸吮時,如果口唇皮膚有破損或者口腔內有潰瘍,會迅速吸收擴散毒素,所以要盡可能用塑料性薄膜覆蓋在口唇與傷口之間,再進行吮吸。也可以用刀劃開傷口,擠壓出血排出毒素;④迅速尋求醫(yī)療救助,注射抗毒血清;⑤嚴禁奔跑或做劇烈運動,以免加快血流速度,導致中毒加深。
第四致命威脅:老鼠
地震過后,先前逃匿的老鼠會重新回到居住地。房屋倒塌后掩埋大量食物,為老鼠繁殖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孳生的老鼠攜帶大量病菌無孔不入。鼠類所帶病原體,不僅是鼠疫,還會攜帶諸如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地方斑疹傷寒、拉沙熱等34種疾病的病原體。
目前尤其要注意流行性出血熱的防治。人們由于接觸帶病毒的宿主動物及其排泄物而受感染。呼吸道傳播是本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帶病毒的排泄物以氣溶膠形式,通過呼吸道吸入后可引發(fā)人類發(fā)病,尤其是地震后坍塌、人口居住密集使該病傳播幾率大大增加,尤應注意經(jīng)呼吸道傳染病人的隔離。總之在震后進行防鼠、滅鼠勢在必行。
第五致命威脅:蚊子
地震后污物橫流、溫度回升、氣候潮濕等諸多因素,適合蚊蟲大量生長,不僅會造成蚊類密度升高,還造成蚊類侵襲人類的機會增加。成為造成由蚊類傳播的疾病發(fā)病上升的重要原因。尤其應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目前已進入流行性乙型腦炎高發(fā)時節(jié),兒童是該病的主要易感人群,尤其是2~6歲的孩童發(fā)病率最高。蚊子攜帶病毒叮咬人體,最易傳播瘧疾和流行性乙型腦炎。在2006年印尼地震后,首先發(fā)生的疫情就是瘧疾。
防蚊的重點是盡可能在睡覺時要用蚊帳,或者在裸露的皮膚處涂抹防蚊霜劑或藥水。并做到①鏟除蚊蟲孳生藏匿地;②運用綜合手段殺滅蚊蟲,采用化學、物理、生物、環(huán)境等各種防治辦法,地震后應當因地制宜,立體圍殲;③保護大自然捕捉蚊蟲的能手蜻蜓、青蛙以及蜘蛛、壁虎、蝙蝠等。震區(qū)的人們對它們一定要加以保護。
第六致命威脅:蒼蠅
地震過后,房倒屋坍。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尸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食物及其它有機物質。在溫暖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提供了蠅類易干摹生的條件。蠅類是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媒介,有可能把致病微生物傳播給易感人群。
防蠅的重點:①不失時機地滅殺成蠅及幼蟲;②鏟除蒼蠅孳生地;③組織實施滅蠅活動;④保護蒼蠅的天敵青蛙、蜘蛛、壁虎、蝙蝠等。災區(qū)在做好防蠅、滅蠅的工作外,要注意最好不食用隔夜食物,沒吃完的食物加防護罩儲存。
第七致命威脅:遺體
地震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遇難者死亡以后各種微生物開始迅猛增殖。遺體病原微生物的蔓延方式主要表現(xiàn)為:直接危害救援人員、間接污染環(huán)境乃至給哀悼者帶來身心傷害。因此,遺體處理顯得尤為重要,應把握好遺體處理的原則:①早,發(fā)現(xiàn)遺體盡可能早處理;②嚴格消毒并用尸袋隔離;③掩埋地點遠離水源和居民區(qū),并做到深埋;④接觸遺體的人員要戴口罩、手套,穿防護服;⑤實施遺體掩埋者,要嚴格消毒所有衣物和用品;⑥提倡遺體告別改為告別遺像,最大限度謹防遺體告別中的二次污染。
第八致命威脅:悲傷
極度悲傷可能會造成難以預計的心理問題,救命的同時要救心。地震帶給人的驚嚇和失去親人的傷痛會困擾每一個幸存者。
救援人員要做好心理疏導,防止幸存者過度悲傷,造成心理隱患。除了盡可能不主動詢問幸存者有關地震發(fā)生時的情景和親人的情況之外,還應引導幸存者:①宣泄。不要阻止幸存者哭泣,而是盡可能讓他把內心的傷痛通過流淚、講訴等方式發(fā)泄出來;②疏導。可以通過撫摸、擁抱等較為安全的友好接觸帶給幸存者安全感,并用溫和親切的語言鼓勵他;③轉移。通過按時吃飯、按時休息、鼓勵讀書、曬太陽、聽音樂等多種方式分散悲痛者的注意力,甚至可以引導悲傷者盡快幫助他人工作;④正視。通過一定的心理疏導和撫慰后,鼓勵悲傷者正視人生,重新面對生活。
第九致命威脅:血栓栓塞
地震坍塌導致的機械性外傷性骨折尤為多見,骨折患者初期的重要治療步驟是石膏等外固定措施;同時患肢需要限制活動。由于長期臥床制動、局部血流緩慢極易血管內形成血栓,一旦脫落就會隨著血液流動,引起肺部栓塞而致命。故而骨折病人復位固定后,要主動或者被動地運動患肢。例如,手臂骨折,可以采用握拳—松手—握拳的方法活動,促進血液流動,防止產(chǎn)生血栓。另外可以主動按摩、抬高患肢有利于血液回流。
第十致命威脅:握手
握手在地震疫情等特定的時期,可以成為傳播疾病的危險途徑。拱手致意可以有效避免毒素、病菌的相互傳播。在災區(qū)缺少干凈水源洗手和消毒劑消毒時,減少握手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的傳播幾率。資料表明,災害發(fā)生后隨之而來的疫情非常嚴峻,握手這一當今最為普通,公眾使用頻率最高的交際禮儀,從預防傳染病的意義上說,尤其是在地震大災后的今天,應當考慮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