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土家族醫(yī)的方劑組成

    土家醫(yī)方劑,是在使用單味藥治病進而用多味藥治病的基礎(chǔ)上開始形成的。隨著土家藥匠對藥物性味功效認識的深入,以及不斷豐富的臨床實踐,土家方劑逐漸發(fā)展成為具有自身特色的比較成熟的方劑體系。

    ·組成原則

    土家醫(yī)藥認為,各種病癥的臨床表現(xiàn)、形成原因是不相同的,所以必須選擇不相同的治療藥物組成方劑治療,而組成方劑的藥物必須按照主藥、配藥、引子藥的原則進行組方。主藥、配藥、引子藥的意義是:主藥:針對疾病的主要癥候而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

    配藥:針對疾病的次要癥候而起治療作用的藥物。一般說來,其用量次于主藥。

    引子藥:指引主、配藥性達到疾病的部位的藥物,一般用量小,藥味也少,但引子藥在方劑中卻是十分講究的組成部分。如《各方藥草》中,很多處方都標(biāo)明了藥引,例如,治內(nèi)腸傷方:三兩銀、三兩金、五加皮、牛膝、退血草、搜山虎、女兒紅、燈草七根為引。土家方劑,常常藥味簡單,用量較大,也有用藥達數(shù)十味甚至上百味的大處方,然其組成范圍,均不離開主、配、引子藥的原則。

    ·方劑的變化

    (1)藥味、藥量加減的變化

    藥匠在選擇土家藥成方治病時,要根據(jù)病情的需要,對方劑中的藥物做適當(dāng)?shù)脑鰷p,以達到方劑更加切合新的病情的目的。在某些情況下,根據(jù)病情,還會減去配藥,單用主藥,這時主藥的用量要進一步加大。如治療痢,在一般處方中,水黃連用量為6g,但若減去其它配藥,單獨用水黃連,則用量增至15-20g,實踐證明臨床療效顯著。

    (2)劑型的變化

    同一方劑,因配制的劑型不同,其治療作用也會不同,一般藥匠是根據(jù)病情的需要具體運用的。例如治療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病,如果用湯劑或丸劑,則藥效顯得緩慢,所以藥匠們一般選用酒劑治療,這樣可以快速達到療效。

    ·藥引

    藥引是土家醫(yī)方劑配伍中的一個十分講究的部分,具有緩引性、補引性、速引性、配引性、異引性、多引性6個方面的特點。

    ·劑型

    土家藥匠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各種適合臨床病情需要的和適合藥物特性的劑型,使方劑更好地發(fā)揮藥效。主要的劑型有:湯劑、燉蒸劑、散劑、酒劑、丸劑、煎膏劑、磨汁劑、鮮汁劑、佩掛劑、外搽劑、外敷劑、包裹劑、陰陽水。

更多中藥材
  •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這個慢性萎縮性胃炎,這個我在臨床上是經(jīng)常見到的啊,這個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機啊,用中醫(yī)來說呢,可能會更好一些,目前西醫(yī)在這方面萎縮性胃炎的治療啊,有一些黏膜保護劑,還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對治療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
  • 首先說一下這個寒熱錯雜癥啊,這是中醫(yī)一個癥型名詞,這個大家比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癥,又有熱癥,有哪幾種情形呢?其實在臨床我們常見的類型,一種就是濕熱證,這個濕熱證呢,我們說中醫(yī)體內(nèi)有濕熱之邪,患者就問,我濕熱為什么我還怕冷,這個就是取......
  • 脾虛呢,大家在臨床都比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時候,大夫都會說脾虛,脾虛包括氣血不足,包括脾氣虛,包括胃陰虛,包括脾氣虛是不是夾有濕盛,這個呢,在臨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脾虛就補脾,就補氣血,平常日吃點黃芪,是不是氣血就會......
  • 這個患者呢,是一個42歲的男性,他來找我的時候主要表現(xiàn)就是這個,怕冷,乏力,腹部胸部一個脹悶,還有呢就是平時工作的時候容易生氣,心煩,晚上睡覺呢也是特別容易做噩夢。我看了一下他的脈象呢,是弦滑脈,苔是白膩,有齒痕。從上面這些表現(xiàn)呢,中醫(yī)就給......
  • 它分三種吧,一種是潰瘍性結(jié)腸炎,一種是克羅恩病,還有一種呢,腸鏡經(jīng)常打出這樣的報告的,慢性結(jié)腸炎,結(jié)腸炎癥改變,結(jié)腸表面不光滑啦,有充血,水腫啊,甚至有一點點滲血了,重的呢可能會有糜爛,這個就是結(jié)腸炎在腸鏡下的表現(xiàn)。對于患者來講呢,一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