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夜啼

    夜啼

    嬰兒白天能安靜入睡,入夜則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稱為夜啼。多見于新生兒及6個月內的小嬰兒。

    新生兒及嬰兒常以啼哭表達要求或痛苦,饑餓、驚恐、尿布潮濕、衣被過冷或過熱等均可引起啼哭。此時若喂以乳食、安撫親昵、更換潮濕尿布、調整衣被厚薄后,啼哭可很快停止,不屬病態(tài)。

    本節(jié)主要討論小嬰兒夜間不明原因的反復啼哭,由于傷乳、發(fā)熱或因其他疾病而引起的啼哭,則不屬本證范圍。

    [病因病機]

    本病主要因脾寒、心熱、驚恐所致。

    脾寒腹痛是導致夜啼的常見原因。常由孕母素體虛寒、恣食生冷,胎稟不足,脾寒內生?;蛞蜃o理不當,腹部中寒,或用冷乳哺食,中陽不振,以致寒邪內侵,凝滯氣機,不通則痛,因痛而啼。由于夜間屬陰,脾為至陰,陰盛則脾寒愈甚,腹中有寒,故入夜腹中作痛而啼。

    若孕母脾氣急躁,或平素恣食香燥炙烤之物,或過服溫熱藥物,蘊蓄之熱遺于胎兒。出生后將養(yǎng)過溫,受火熱之氣熏灼,心火上炎,積熱上擾,則心神不安而啼哭不止。由于心火過亢,陰不能潛陽,故夜間不寐而啼哭不寧。徹夜啼哭之后,陽氣耗損,無力抗爭,故白天入寐;正氣未復,入夜又啼。周而復始,循環(huán)不已。

    心主驚而藏神,小兒神氣怯弱,智慧未充,.若見異常之物,或聞特異聲響,而致驚恐。驚則傷神,恐則傷志,致使心神不寧,神志不安,寐中驚惕,因驚而啼。

    總之,寒則痛而啼,熱則煩而啼,驚則神不安而啼,是以寒、熱、驚為本病之主要病因病機。

    [臨床診斷]

    一、診斷要點

    嬰兒難以查明原因的入夜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但白天如常。臨證必須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檢查體格,必要時輔以有關實驗室檢查,排除外感發(fā)熱、口瘡、腸套疊、寒疝等疾病引起的啼哭,以免貽誤患兒病情。

    二、鑒別診斷

    與不適、拗哭相鑒別。小兒夜間若喂哺不足或過食,尿布潮濕未及時更換,環(huán)境及衣被過冷或過熱,·襁褓中夾有縫衣針或其他異物等,均可引起嬰兒不適而啼哭,采取相應措施后則嬰兒啼哭即止。有些小嬰兒因不良習慣而致夜間拗哭,如夜間開燈而寐,搖籃中搖擺而寐,懷抱而寐,邊走邊拍而寐等,要注意加以糾正。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辨證重在辨別輕重緩急,寒熱虛實。嬰兒夜間啼哭而白天能正常入睡,首先考慮由于喂養(yǎng)不當所致,應給予相應的指導。要仔細觀察,尋找原因,確認夜啼無直接病因者,方可按脾寒、心熱、驚恐辨治。虛實寒熱的鑒別要以哭聲的強弱、持續(xù)時間、兼癥的屬性來辨別。

    二、治療原則

    因脾寒氣滯者,治以溫脾行氣;因心經積熱者,治以清心導赤;因驚恐傷神者,治以鎮(zhèn)驚安神。

    三、分證論治

    1.脾寒氣滯

    證候:啼哭時哭聲低弱,時哭時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溫,吮乳無力,胃納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紅,舌苔薄白,指紋多淡紅。

    分析:夜則陰盛陽衰,脾寒愈甚,寒邪凝滯,腹中作痛而夜啼不安?!侗氪橐ひ固洹吩疲骸耙箤訇帲幨t脾臟之寒愈盛,脾為至陰,喜溫而惡寒,寒則腹中作痛,故曲腰而啼?!币蛲炊?,痛解而寐,故時哭時止。脾臟虛寒,運化失司.故吮乳無力,胃納欠佳,大便溏薄。虛寒內盛,故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小便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紅,舌苔薄白,指紋淡紅均為脾寒所致。

    治法:溫脾散寒,行氣止痛。

    方藥:烏藥散合勻氣散加減。常用藥:烏藥、高良姜、炮姜溫中散寒,砂仁、陳皮、木香、香附行氣止痛;白芍、甘草緩急止痛,桔梗載藥上行,調暢氣機。

    大便溏薄加黨參、白術、茯苓健脾益氣;時有驚惕加蟬蛻、鉤藤祛風鎮(zhèn)驚;哭聲微弱,胎稟怯弱,形體羸瘦可酌用附子理中湯治之,以溫中健脾,同時注意保暖。

    2.心經積熱

    證候:啼哭時哭聲較響,見燈尤甚,哭時面赤唇紅,煩躁不寧,身腹俱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尖紅,苔薄黃,指紋多紫。

    分析:心主火,熱伏于內,擾動神明,故人夜心煩而啼。(保嬰撮要·夜啼)云:“心屬火,見燈則煩熱內生,兩陽相搏,故仰身而啼?!薄队卓瓢l(fā)揮·心所生病》云:“心屬火則煩,多夜啼。”此證為受熱所致,故哭聲響亮,面赤唇紅,身腹俱暖,大便秘結。苔黃,指紋紫均為熱象。小便短赤,舌尖紅為心經有熱之象。

    治法:清心導赤,瀉火安神。

    方藥:導赤散加減。常用藥:生地清熱涼血,竹葉、木通清心降火,甘草梢瀉火清熱,燈心引諸藥人心經。同時要注意避免衣被及室內過暖。

    大便秘結而煩躁不安者,加生大黃以瀉火除煩;腹部脹滿而乳食不化者,加麥芽、萊菔子、焦山楂以消食導滯;熱盛煩鬧者加黃連、梔子以瀉火除煩。

    3.驚恐傷神

    證候:夜間突然啼哭,似見異物狀,神情不安,時作驚惕,緊偎母懷,面色乍青乍白,哭聲時高時低,時急時緩,舌苔正常,指紋色紫,脈數(shù)。

    分析:小兒神氣怯弱,復因暴受驚恐,則心神受驚,故睡中驚悸而突然啼哭,神情不安,時作驚惕,緊偎母懷以求安全?!队龐爰颐亍ひ固洹吩疲骸绑@惕者,常在夢中哭而作驚?!北┦荏@恐,神志不安,心虛膽怯,故面色乍青乍白,指紋色紫,脈數(shù)。

    治法:定驚安神,補氣養(yǎng)心。,

    方藥:遠志丸去朱砂。常用藥:遠志、石菖蒲、茯神、龍齒定驚安神,人參、茯苓補氣養(yǎng)心。

    睡中時時驚惕者,加鉤藤、蟬蛻、菊花以熄風鎮(zhèn)驚。也可用琥珀抱龍丸以安神化痰。

    [其他療法]

    一、外治療法

    將艾葉、干姜粉炒熱,用紗布包裹,熨小腹部,從上至下,反復多次?;蛴枚∠?、肉桂、吳茱萸等量研細末,置于.普通膏藥上,貼于臍部。用于脾寒氣滯證。

    二、針灸療法

    1.艾灸神闕 將艾條燃著后在神闕周圍溫灸,不觸到皮膚,以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連灸7日,用于脾寒氣滯證。

    2.針刺 取穴中沖,不留針,淺刺出血。用于心經積熱證。

    三、推拿療法

    1.分陰陽,運八卦,平肝木,揉百會、安眠(翳風與風池連線之中點)。驚恐者清肺金,揉印堂、太沖、內關;脾寒者補脾土,揉足三里、三陰交、關元;心熱者瀉小腸,揉小天心、內關、神門。

    2.按摩百會、四神聰、腦門、風池(雙),由輕到重,交替進行。-患兒驚哭停止后,繼續(xù)按摩2—3分鐘。用于驚恐傷神證。

    [預防護理]

    一、預防

    1.要注意防寒保暖,但也勿衣被過暖。

    2.孕婦及孚L母不可過食寒涼及辛辣熱性食物,勿受驚嚇。

    3.不可將嬰兒抱在懷中睡眠,不通宵開啟燈具,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二、護理

    1.注意保持周圍環(huán)境安靜祥和,檢查衣服被褥有無異物刺傷皮膚。

    2.嬰兒無故啼哭不止,要注意尋找原因,如饑餓、過飽、悶熱、寒冷、蟲咬、尿布浸漬、衣被刺激等,除去引起啼哭的原因。

    [文獻摘要]

    《儲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夜啼候》:“小兒夜啼者,藏冷故也。夜陰氣盛,與冷相搏則冷動,冷動與臟氣相并,或煩或痛,故令小兒夜啼也。”

    《保嬰撮要·夜啼》:“夜啼有二:曰脾寒,曰心熱。夜屬陰,陰勝則脾臟之寒愈盛。脾為至陰,喜溫而惡寒,寒則腹中作痛,故曲腰而啼。其候面青白,手腹俱冷,不思乳食是也。亦曰胎寒,用鉤藤散。若見燈愈啼者,心熱也。心屬火,見燈則煩熱內生,兩陽相搏,故仰身而啼。其候面赤,手腹俱暖,口中氣熱是也,用導赤散。若面色白,黑睛少,屬腎氣不足,至夜陰虛而啼也,宜用六味丸。若兼瀉不乳,脾胃虛弱也,用六神散。若兼吐瀉少食,脾胃虛寒也,用六君炮木香。大便不化,食少腹脹,脾氣虛弱也,用異功散。心血不足者,秘旨安神丸。木火相搏者’,柴胡梔子散。肝血不足者,地黃丸。大抵此證,或因吐瀉,內亡津液;或稟賦腎陰不足,不能滋養(yǎng)肝木;或乳母急恚,肝火侮金,當用六君子湯補脾土以生肺金,地黃丸壯腎水以滋肝木。若乳母郁悶而致者,用加味歸脾湯;乳母暴怒者,加味小柴胡湯;乳母心肝熱搏者,柴胡梔子散,仍宜參客忤、驚啼覽之。”

    《幼幼集成·夜啼證治》:“小Jl夜啼有數(shù)證:有臟寒、有心熱、有神不安、有拗哭,此中寒熱不同,切宜詳辨。臟寒者,陰盛于夜,至夜則陰極發(fā)躁,寒甚腹痛,以手按其腹則啼止,起手又啼,外證面青手冷,口不吮乳,夜啼不歇,加減當歸散。心熱煩啼者,面紅舌赤,或舌苔白澀,無燈則啼稍息,見燈則啼愈甚,宜導赤散加麥冬、燈心,甚則加川連、龍膽草。神不安而啼者,睡中驚悸,抱母大哭,面色紫黑,蓋神虛驚悸,宜安神丸定其心志。有吐瀉后及大病后夜啼,宜由心血不足,治同上?!?/p>

    [現(xiàn)代研究]

    馬仁智、馬志華.蟬燈飲治療嬰兒夜啼癥25例.江蘇中醫(yī)1995;16(11):18

    方取蟬蛻、燈心草各3g,每日1劑,水煎分3-4次口服,連服2-3劑。服3劑不愈者視為無效。治療25例,23例治愈。本方尤宜于嬰兒病后體弱,余熱未盡;虛煩不寐,驚哭夜啼之癥。

    曹春芬、洪波。鉤蟬芍苓湯治療小兒夜啼癥33例.中醫(yī)研究1992;(1):33

    本方用鉤藤6—8g,蟬蛻1—3g,酒白芍、茯苓各6-10g。舌紅苔黃,指紋青紫者加麥冬3—6g;煩躁不安,指紋青紫者加百合6—log,生地3-log,1日1劑,口服。共治療33例。結果近期治愈30例,無效3例,遠期治愈30例,3例復發(fā)。療程最短3天,最長10天。

    黃炳初.烏藥蟬衣散敷臍治療小兒夜啼.四川中醫(yī)1994;(5):39

    本方用烏藥、僵蠶各10s,蟬蛻15g,琥珀3g,青木香6g,雄黃5g,研細末備用。用時取藥10g,用熱米酒將藥末調成糊狀,涂在敷料上,敷臍。每晚換1次,7天為1療程。一般1療程治愈。

更多中藥材
  • 王業(yè)龍 安徽省岳西縣王業(yè)龍中醫(yī)診所組成和用法公丁香、吳茱萸、厚樸、枳殼、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機碾成極細粉末,每用2~3克填入臍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貼住,勿讓藥末外漏。每日換藥1次,至痊愈為度。方解泄瀉的發(fā)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調,故治療原則以......
  •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李家民主任從事中醫(yī)兒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譽津門的“小兒王”任寶成老中醫(yī)的思想,注重“脾胃學說”,結合任老的驗案及其自身多年的臨床經驗,繼承和發(fā)揚“脾胃論”的學說,逐漸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學術思想——以“脾胃為中心......
  • 胡本先 陜西嵐皋縣中醫(yī)醫(yī)院劉某,男性,44歲,因肛門塊物腫痛反復發(fā)作兩個月來院就診。自訴兩個月前突發(fā)肛門左側有一鴿蛋大小包塊,腫脹疼痛,經抗生素靜滴治療,疼痛稍減,腫塊未消,每因勞累則腫痛又起,無惡寒發(fā)熱,無里急后重及黏液膿血便,無便血,大......
  • 熊興江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心內科痤瘡病機多屬血熱、濕熱、熱毒、血瘀,一般多將本病分為肺熱證、血熱證、胃腸實熱證、熱毒證、濕毒血瘀證等,治療上分別選用瀉白散合枇杷清肺飲、桃紅四物湯、清胃散、五味消毒飲和除濕解毒湯等。但我們發(fā)現(xiàn),臨床辨治......
  • 王業(yè)龍 安徽省岳西縣王業(yè)龍中醫(yī)診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殺蟲?!侗静菔觥罚骸肮砑穑纭侗窘洝匪?,似專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蘇頌所述古方,更似專功于惡疰及中惡氣之毒以病于血者也?!比潭傩院?,味甘,氣平,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