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關鍵詞:張燦玾 中醫(yī)經典 文獻研究
摘要:張燦玾教授從事中醫(yī)文獻整理研究數十年,為古醫(yī)籍的整理研究、中醫(yī)文獻學科理論建設作出了很大貢獻。在經典醫(yī)籍的研究方面,頗具心得,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本文重點介紹了先生對《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傷寒論》等經典醫(yī)籍的研究心得,以及運用經典醫(yī)籍指導臨床辨證用藥的經驗,以期對研讀經典醫(yī)籍者有所啟迪。
張燦玾,男,1928年7月生,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學科中醫(yī)醫(yī)史文獻學科學術帶頭人,全國著名中醫(yī)文獻學家。先生從事中醫(yī)醫(yī)療、教學、科研工作近60年,在中醫(yī)臨床、古籍整理、經典醫(yī)籍研究、中醫(yī)文獻學科理論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兩次被山東省委、省政府選拔為“山東省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自上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先生致力于中醫(yī)古籍的整理研究,先后被衛(wèi)生部指定為華北山東片古籍整理學術牽頭人、學術評審組組長、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重大中醫(yī)藥科技成果評審委員,承擔和完成了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重點課題多項,出版了《針灸甲乙經校注》、《黃帝內經素問校釋》等12部學術著作,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在中醫(yī)文獻學科的理論建設方面,先生撰寫了百余萬字的《中醫(yī)古籍文獻學》,為該學科的理論建設作出了貢獻。在經典醫(yī)籍的研究方面,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
經典醫(yī)籍研究心得
1.《黃帝內經》的研究
《黃帝內經》作為中醫(yī)理論的淵藪,對其進行研究者代不乏人。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撰寫了70余萬字的《黃帝內經文獻研究》一書(尚未正式出版)。該書對《黃帝內經》的作者、形成年代、流傳演變及學術淵源等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學術觀點。
有關《黃帝內經》的成書年代,先生認為今本《素問》與《靈樞》當是取材于先秦、成編于西漢、補亡于東漢、增補于魏晉或南北朝、補遺于唐宋。①取材于先秦?!端貑枴放c《靈樞》的引書中,有諸多與陽慶禁方書名稱相同或相近者,如《素問·病能論》:“《上經》者,言氣之通天也;《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金匱》者,決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薄鹅`樞·寒熱病》對經脈有“臂”、“足”之稱,如“腋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曰天府?!贝伺c馬王堆醫(yī)書《足臂十一脈灸經》之稱謂亦同。此可說明其引用的文獻,必有諸多源于先秦之舊籍,或有的內容為漢以前之遺作。②成編于西漢。雖有人言其成書于戰(zhàn)國或周秦時期,然漢以前今存文獻,均無“醫(yī)經類”之書的記載。另據《素問》、《靈樞》中諸多涉及于天文、歷法、五行與五臟之文,均與西漢有關文獻相吻合。確認其成編于西漢,與當時的歷史背景與科學文化的發(fā)展水平比較契合。③補亡于東漢。《內經》成書之后,經戰(zhàn)亂之災,必有所散亡。據錢超塵《內經語言研究》列舉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八正神明論”、“離合真邪論”、“針解篇”,《靈樞》之“外揣”、“經別”等篇韻文的研究,發(fā)現東漢音和西漢音的不同。說明似此等文例,極有可能為東漢人所增補。或搜求遺文而加以補充,或全系新撰而成的篇文,惟今亦難詳考。④增補于魏晉或南北朝。晉初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序文已言及《內經》“有所亡失”。而今存王冰次注本《素問》與全元起本篇目及《太素》相校,多出運氣七篇大論。據王冰序云,似張公秘本中已有之。此部分內容,晉以前及《甲乙經》中均未論及,故其或當魏晉南北朝時所補。⑤補遺于唐宋。王冰注本缺“刺法”、“本病”兩篇,然林億新校正《素問》時,已有此二篇流傳于世。林億等觀其文義,認為是后人依托,故未予認定。[1]
根據《素問》、《靈樞》的內容,先生提出了中醫(yī)的臟腑功能系統(tǒng)的新觀點。其內容包括水谷傳化之府、水液代謝之府、呼吸氣化之府、營血循環(huán)之府、神志活動之府、生殖化育之府。如“水谷傳化之府”,包括口、咽、胃上脘、胃、胃下脘、小腸、大腸、魄門等臟器,其中之水液,部分滲溢入于三焦、膀胱,另外通過脾的作用,共同完成水谷的運化。
2.《難經》的研究
《難經》作為解經之作,人們一直認為其所解之經為《內經》。先生認為《難經》所解之經似非《內經》。因為《難經》的設問之辭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經言”類,共有26難,占總數的近三分之一;二是書言類,僅有2難(第六十三、六十四難),均稱“《十變》言”;三是徑言類,即直接提出問題者,既不引經也不引書,共有53難。在“經言”類與徑言類中,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有些問題見載于《內經》,有的問題與《內經》文異而義同,有的問題則題同而義異,有的問題不見載于《內經》。如《難經·七難》言三陽三陰之至,《素問·平人氣象論》有三陽而無三陰。另外《難經》十九難“脈有逆順,男女有恒”及二十難“脈有伏匿”等,不見于《內經》。而《難經》十七難、二十一難所言“經言”之文,卻見于《脈經》引“扁鵲診諸反逆死脈要訣”。根據這一情況,先生認為《難經》所解之經,有可能是《扁鵲內經》或《外經》中的部分經文。其中含有與《黃帝內經》相同者,其原因是扁鵲內、外經很有可能與黃帝內、外經同為托名之作,時人在編纂該書時,均使用了當時存世的相同素材,如經脈、刺灸等,故有些問題則可同時見載于兩書中。
3.《針灸甲乙經》的研究
《針灸甲乙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學專著。先生作為《針灸甲乙經校注》的主編,對《甲乙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撰寫了5萬余字的“校注后記”。對《甲乙經》的作者生平及成書年代、名稱及卷數、版本源流、內容體例、林億等新校正基本情況、對后世的影響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論述。
在《甲乙經》版本源流及現存版本考析方面,先生認為《甲乙經》的傳本系統(tǒng)主要有三:一是醫(yī)統(tǒng)本,即《醫(yī)統(tǒng)正脈全書》本;二是正統(tǒng)本,即明·英宗二年正統(tǒng)丁已重刊本;三是藍格本,書末有“熙寧二年四月二十三日進呈奉圣旨鏤版施行”,現收入《東洋善本醫(yī)學叢書》。三本之中,醫(yī)統(tǒng)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正統(tǒng)本尚未發(fā)現其刊本的有關資料,僅見少量殘本,皆抄本;藍格抄本為目前僅知的孤本。
在《甲乙經》新校正的基本情況解析方面,先生對其校勘方法及校記書寫的條例進行了總結,對林億等新校正給予了高度地評價?!都滓医洝沸滦U?,①旁據他書互校者,計有260余條,其中據《素問》校者200余條,據《靈樞》校者僅24條。結合《素問》新校正引用《靈樞》較少,且特出“惜不全”之說,可進一步證實,林億等所見《靈樞》傳本殘缺較甚。②別本對校者,約有200余條。③引注旁校者,約有130余條。④屬林億等自按者,多為對經文或校文的說明及少數語詞的釋文。⑤小字注文似非盡為新校正語。先生指出,認真研究和總結林億等校書經驗,對進一步發(fā)展??睂W理論和古醫(yī)籍的整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
關于《甲乙經》對后世的貢獻,先生將其歸納為四條。一是弘揚《內經》學術;二是合三書,打破原經文篇序,使事類相從,易于尋覽;三是保留了《明堂》的基本內容;四是形成了針灸學術的經典性專著,不僅對我國醫(yī)學的發(fā)展有卓越的貢獻,而且在國際上對傳播中醫(yī)學術,也有深遠的影響。
4.張仲景著作的研究
在仲景著作的文獻研究方面,先生根據歷代史志、書目著錄及古醫(yī)籍的征引情況,對仲景著作、《傷寒雜病論》傳本、《傷寒論》的內容與體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認為“《傷寒雜病論》雖佚,然就今存古文獻而論,當以《脈經》、《千金翼》及王洙所得舊藏本,或更接近原書內容?!?/p>
在仲景醫(yī)方來源的研究方面,先生認為其來源有三:一是源于漢人醫(yī)學文獻中。在仲景之前已有有名醫(yī)方存世。這從王叔和《脈經》中保留的不見于《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數十首方名及《金匱要略》引“侯氏黑散”等方,似可得到證實。二是源自師長之手。仲景之學原有師承,如張杲《醫(yī)說》云:“后漢張機……受術于同郡張伯祖?!薄短接[·方術部·醫(yī)二》亦有記載。三是出自仲景個人。仲景繼承前人經驗,結合自家體會,自制醫(yī)方若干。
在《傷寒論》、《金匱要略》方對方劑學貢獻的研究方面,先生認為,仲景醫(yī)方的類型有單方、復方、合方,其應用方法有內服方、外用方、導藥方、坐藥方等,其劑型有水劑、丸劑、酒劑、散劑、栓劑等。以上情況,反映出漢末方劑的發(fā)展,已達到比較高的水平。
經典醫(yī)籍指導臨床實踐
先生的祖父士洲公、父親樹乾公皆為當地名醫(yī),受其熏陶,先生自幼酷愛醫(yī)學,勤于書卷。在臨證之余,喜讀經典醫(yī)籍,兼及經史子集,涉獵極廣。在數十年的古醫(yī)籍整理研究過程中,更是飽覽群書。先生常以經典醫(yī)籍的理論為指導,從前賢的論述和經驗中受到啟迪,臨證遣方用藥,每能獲效迅速。如在“呼吸系病診治一得”[3]一文中,先生對感冒、咳喘病證的論述及診治經驗,既反映了先生深厚的理論功底,也反映出經典醫(yī)籍對指導臨床辨證施治的重要意義。
1.根據經典醫(yī)籍確立治則與治法
有關感冒的治法,前人多有論述。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有“風淫于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薄秱摗诽岢龅慕獗戆l(fā)汗諸法及方證等,均為要法。
解表之法,有辛溫、辛涼之別。先生根據《傷寒論》太陽病篇第96條小柴胡湯服法:“溫覆微汗愈”,陽明病篇230條:“陽明病,脅下硬滿……身■然汗出而解。”基于上述兩條經文,先生認為“感冒早期,或無汗,或汗出不徹者,必盡快求得汗出。”以此為病邪謀去路,發(fā)汗只是手段,祛邪才是其目的。發(fā)汗之藥,必以輕開宣發(fā)為是。若是沉降重滯者,則有礙于發(fā)汗。
凡遇感冒強令熱退而外邪不解,常感周身不適者,先生常以小發(fā)其汗法治之。師法于張仲景《傷寒論》桂麻各半湯與桂二麻一湯等小發(fā)汗劑之意。
痰飲咳喘,以秋冬季為甚,重者常見面目浮腫,倚息不得臥,痰稀或粘滯不易出。先生治療此病,遵從仲景《金匱·痰飲咳嗽病》“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原則,以小青龍湯為主方。并提出治療本病的四條原則:一是治本病以“溫化”為主,盡量少用苦寒類藥,以本病重在促進肺氣之布化,寒則不利于陽氣的溫煦。二是小青龍湯中干姜、五味子、細辛三藥,至關重要。干姜、五味子一散一斂,正可助肺氣之開闔作用。細辛性味辛溫,《本經》謂“主咳逆”,《別錄》謂“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故特適用于慢性痰飲咳嗽。三是凡心肺氣虛者,不可用麻黃,喘可用杏仁。此正仲景所謂“麻黃發(fā)其陽也”。四是凡有水氣泛濫,可加桂枝、茯苓,以化氣利水。
2.研讀古籍,辨識今誤
當今治感冒之方,多以辛涼平劑銀翹散為主,但有感冒初期過用苦寒重劑之弊。先生結合古醫(yī)籍所論,首先對方源出處及前人組方用藥之意進行了分析,進而說明“今之治感冒者,時見起始即用大苦大寒之藥,既違前哲遺訓,又不合乎病情?!保?]據先生考證,銀翹散原系吳鞠通根據葉天士先生治溫病初起之病案用藥組合而成?!杜R證指南醫(yī)案》雖于風溫、溫熱兩門中,發(fā)病初期有用此法的案例,但在風、寒兩門中,治外感初起尤以辛散為主。
今人治感冒,多有在感冒初期,于辛涼解表藥中大劑量使用大青葉、板藍根者。然考之古醫(yī)籍,大青葉之藥用方,如《千金方·傷寒》有五首方用大青,乃治腑臟溫病陰陽毒等??;《外臺》卷一諸論傷寒方有大青,亦屬主治傷寒溫病有熱毒之方。板藍根之組方,今見于《醫(yī)方集解》普濟消毒飲,云“治大頭天行,初見憎寒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毕壬J為此二味藥,味苦性寒,與治外感初起宜從表解而用辛溫或辛涼之法,頗難協(xié)調;且其味甚苦,易傷胃氣,性寒則沉降,不利于發(fā)散。若用量偏大,時見用之不當而引起某些壞證,當審慎注意。如此研讀古醫(yī)籍,對臨床辨證用藥頗有指導意義。
經典醫(yī)籍作為中醫(yī)藥學術的淵藪,是前人臨證經驗和醫(yī)學成就的系統(tǒng)總結。歷代醫(yī)家無不習讀之,并從中汲取營養(yǎng),受到啟迪。要想發(fā)展中醫(yī)學術,提高臨床療效,更不應該忽視經典醫(yī)籍的作用。鄧鐵濤老曾呼吁:“為了更有成效的創(chuàng)新,全國中醫(yī),特別是中青年中醫(yī),都先來個大溫課,重讀四大經典與歷代名家學說,以提高臨床和理論水平。在這個基礎上,中醫(yī)學與21世紀的最新科技相結合,走自己的路,才能闖出新天地,才能為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新貢獻?!保?]
參考文獻
[1]柳長華,徐春波.張燦玾學術經驗輯要[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7~82.
[2]張燦玾.針灸甲乙經校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1936~1940.
[3]佘靖.碥石集[M].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2002:335,6.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文獻研究所(濟南,250014)徐春波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關鍵詞:張燦玾 中醫(yī)經典 文獻研究
摘要:張燦玾教授從事中醫(yī)文獻整理研究數十年,為古醫(yī)籍的整理研究、中醫(yī)文獻學科理論建設作出了很大貢獻。在經典醫(yī)籍的研究方面,頗具心得,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本文重點介紹了先生對《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傷寒論》等經典醫(yī)籍的研究心得,以及運用經典醫(yī)籍指導臨床辨證用藥的經驗,以期對研讀經典醫(yī)籍者有所啟迪。
張燦玾,男,1928年7月生,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學科中醫(yī)醫(yī)史文獻學科學術帶頭人,全國著名中醫(yī)文獻學家。先生從事中醫(yī)醫(yī)療、教學、科研工作近60年,在中醫(yī)臨床、古籍整理、經典醫(yī)籍研究、中醫(yī)文獻學科理論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兩次被山東省委、省政府選拔為“山東省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自上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先生致力于中醫(yī)古籍的整理研究,先后被衛(wèi)生部指定為華北山東片古籍整理學術牽頭人、學術評審組組長、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重大中醫(yī)藥科技成果評審委員,承擔和完成了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重點課題多項,出版了《針灸甲乙經校注》、《黃帝內經素問校釋》等12部學術著作,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在中醫(yī)文獻學科的理論建設方面,先生撰寫了百余萬字的《中醫(yī)古籍文獻學》,為該學科的理論建設作出了貢獻。在經典醫(yī)籍的研究方面,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
經典醫(yī)籍研究心得
1.《黃帝內經》的研究
《黃帝內經》作為中醫(yī)理論的淵藪,對其進行研究者代不乏人。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撰寫了70余萬字的《黃帝內經文獻研究》一書(尚未正式出版)。該書對《黃帝內經》的作者、形成年代、流傳演變及學術淵源等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學術觀點。
有關《黃帝內經》的成書年代,先生認為今本《素問》與《靈樞》當是取材于先秦、成編于西漢、補亡于東漢、增補于魏晉或南北朝、補遺于唐宋。①取材于先秦?!端貑枴放c《靈樞》的引書中,有諸多與陽慶禁方書名稱相同或相近者,如《素問·病能論》:“《上經》者,言氣之通天也;《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金匱》者,決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薄鹅`樞·寒熱病》對經脈有“臂”、“足”之稱,如“腋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曰天府?!贝伺c馬王堆醫(yī)書《足臂十一脈灸經》之稱謂亦同。此可說明其引用的文獻,必有諸多源于先秦之舊籍,或有的內容為漢以前之遺作。②成編于西漢。雖有人言其成書于戰(zhàn)國或周秦時期,然漢以前今存文獻,均無“醫(yī)經類”之書的記載。另據《素問》、《靈樞》中諸多涉及于天文、歷法、五行與五臟之文,均與西漢有關文獻相吻合。確認其成編于西漢,與當時的歷史背景與科學文化的發(fā)展水平比較契合。③補亡于東漢。《內經》成書之后,經戰(zhàn)亂之災,必有所散亡。據錢超塵《內經語言研究》列舉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八正神明論”、“離合真邪論”、“針解篇”,《靈樞》之“外揣”、“經別”等篇韻文的研究,發(fā)現東漢音和西漢音的不同。說明似此等文例,極有可能為東漢人所增補。或搜求遺文而加以補充,或全系新撰而成的篇文,惟今亦難詳考。④增補于魏晉或南北朝。晉初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序文已言及《內經》“有所亡失”。而今存王冰次注本《素問》與全元起本篇目及《太素》相校,多出運氣七篇大論。據王冰序云,似張公秘本中已有之。此部分內容,晉以前及《甲乙經》中均未論及,故其或當魏晉南北朝時所補。⑤補遺于唐宋。王冰注本缺“刺法”、“本病”兩篇,然林億新校正《素問》時,已有此二篇流傳于世。林億等觀其文義,認為是后人依托,故未予認定。[1]
根據《素問》、《靈樞》的內容,先生提出了中醫(yī)的臟腑功能系統(tǒng)的新觀點。其內容包括水谷傳化之府、水液代謝之府、呼吸氣化之府、營血循環(huán)之府、神志活動之府、生殖化育之府。如“水谷傳化之府”,包括口、咽、胃上脘、胃、胃下脘、小腸、大腸、魄門等臟器,其中之水液,部分滲溢入于三焦、膀胱,另外通過脾的作用,共同完成水谷的運化。
2.《難經》的研究
《難經》作為解經之作,人們一直認為其所解之經為《內經》。先生認為《難經》所解之經似非《內經》。因為《難經》的設問之辭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經言”類,共有26難,占總數的近三分之一;二是書言類,僅有2難(第六十三、六十四難),均稱“《十變》言”;三是徑言類,即直接提出問題者,既不引經也不引書,共有53難。在“經言”類與徑言類中,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有些問題見載于《內經》,有的問題與《內經》文異而義同,有的問題則題同而義異,有的問題不見載于《內經》。如《難經·七難》言三陽三陰之至,《素問·平人氣象論》有三陽而無三陰。另外《難經》十九難“脈有逆順,男女有恒”及二十難“脈有伏匿”等,不見于《內經》。而《難經》十七難、二十一難所言“經言”之文,卻見于《脈經》引“扁鵲診諸反逆死脈要訣”。根據這一情況,先生認為《難經》所解之經,有可能是《扁鵲內經》或《外經》中的部分經文。其中含有與《黃帝內經》相同者,其原因是扁鵲內、外經很有可能與黃帝內、外經同為托名之作,時人在編纂該書時,均使用了當時存世的相同素材,如經脈、刺灸等,故有些問題則可同時見載于兩書中。
3.《針灸甲乙經》的研究
《針灸甲乙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學專著。先生作為《針灸甲乙經校注》的主編,對《甲乙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撰寫了5萬余字的“校注后記”。對《甲乙經》的作者生平及成書年代、名稱及卷數、版本源流、內容體例、林億等新校正基本情況、對后世的影響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論述。
在《甲乙經》版本源流及現存版本考析方面,先生認為《甲乙經》的傳本系統(tǒng)主要有三:一是醫(yī)統(tǒng)本,即《醫(yī)統(tǒng)正脈全書》本;二是正統(tǒng)本,即明·英宗二年正統(tǒng)丁已重刊本;三是藍格本,書末有“熙寧二年四月二十三日進呈奉圣旨鏤版施行”,現收入《東洋善本醫(yī)學叢書》。三本之中,醫(yī)統(tǒng)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正統(tǒng)本尚未發(fā)現其刊本的有關資料,僅見少量殘本,皆抄本;藍格抄本為目前僅知的孤本。
在《甲乙經》新校正的基本情況解析方面,先生對其校勘方法及校記書寫的條例進行了總結,對林億等新校正給予了高度地評價?!都滓医洝沸滦U?,①旁據他書互校者,計有260余條,其中據《素問》校者200余條,據《靈樞》校者僅24條。結合《素問》新校正引用《靈樞》較少,且特出“惜不全”之說,可進一步證實,林億等所見《靈樞》傳本殘缺較甚。②別本對校者,約有200余條。③引注旁校者,約有130余條。④屬林億等自按者,多為對經文或校文的說明及少數語詞的釋文。⑤小字注文似非盡為新校正語。先生指出,認真研究和總結林億等校書經驗,對進一步發(fā)展??睂W理論和古醫(yī)籍的整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
關于《甲乙經》對后世的貢獻,先生將其歸納為四條。一是弘揚《內經》學術;二是合三書,打破原經文篇序,使事類相從,易于尋覽;三是保留了《明堂》的基本內容;四是形成了針灸學術的經典性專著,不僅對我國醫(yī)學的發(fā)展有卓越的貢獻,而且在國際上對傳播中醫(yī)學術,也有深遠的影響。
4.張仲景著作的研究
在仲景著作的文獻研究方面,先生根據歷代史志、書目著錄及古醫(yī)籍的征引情況,對仲景著作、《傷寒雜病論》傳本、《傷寒論》的內容與體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認為“《傷寒雜病論》雖佚,然就今存古文獻而論,當以《脈經》、《千金翼》及王洙所得舊藏本,或更接近原書內容?!?/p>
在仲景醫(yī)方來源的研究方面,先生認為其來源有三:一是源于漢人醫(yī)學文獻中。在仲景之前已有有名醫(yī)方存世。這從王叔和《脈經》中保留的不見于《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數十首方名及《金匱要略》引“侯氏黑散”等方,似可得到證實。二是源自師長之手。仲景之學原有師承,如張杲《醫(yī)說》云:“后漢張機……受術于同郡張伯祖?!薄短接[·方術部·醫(yī)二》亦有記載。三是出自仲景個人。仲景繼承前人經驗,結合自家體會,自制醫(yī)方若干。
在《傷寒論》、《金匱要略》方對方劑學貢獻的研究方面,先生認為,仲景醫(yī)方的類型有單方、復方、合方,其應用方法有內服方、外用方、導藥方、坐藥方等,其劑型有水劑、丸劑、酒劑、散劑、栓劑等。以上情況,反映出漢末方劑的發(fā)展,已達到比較高的水平。
經典醫(yī)籍指導臨床實踐
先生的祖父士洲公、父親樹乾公皆為當地名醫(yī),受其熏陶,先生自幼酷愛醫(yī)學,勤于書卷。在臨證之余,喜讀經典醫(yī)籍,兼及經史子集,涉獵極廣。在數十年的古醫(yī)籍整理研究過程中,更是飽覽群書。先生常以經典醫(yī)籍的理論為指導,從前賢的論述和經驗中受到啟迪,臨證遣方用藥,每能獲效迅速。如在“呼吸系病診治一得”[3]一文中,先生對感冒、咳喘病證的論述及診治經驗,既反映了先生深厚的理論功底,也反映出經典醫(yī)籍對指導臨床辨證施治的重要意義。
1.根據經典醫(yī)籍確立治則與治法
有關感冒的治法,前人多有論述。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有“風淫于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薄秱摗诽岢龅慕獗戆l(fā)汗諸法及方證等,均為要法。
解表之法,有辛溫、辛涼之別。先生根據《傷寒論》太陽病篇第96條小柴胡湯服法:“溫覆微汗愈”,陽明病篇230條:“陽明病,脅下硬滿……身■然汗出而解。”基于上述兩條經文,先生認為“感冒早期,或無汗,或汗出不徹者,必盡快求得汗出。”以此為病邪謀去路,發(fā)汗只是手段,祛邪才是其目的。發(fā)汗之藥,必以輕開宣發(fā)為是。若是沉降重滯者,則有礙于發(fā)汗。
凡遇感冒強令熱退而外邪不解,常感周身不適者,先生常以小發(fā)其汗法治之。師法于張仲景《傷寒論》桂麻各半湯與桂二麻一湯等小發(fā)汗劑之意。
痰飲咳喘,以秋冬季為甚,重者常見面目浮腫,倚息不得臥,痰稀或粘滯不易出。先生治療此病,遵從仲景《金匱·痰飲咳嗽病》“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原則,以小青龍湯為主方。并提出治療本病的四條原則:一是治本病以“溫化”為主,盡量少用苦寒類藥,以本病重在促進肺氣之布化,寒則不利于陽氣的溫煦。二是小青龍湯中干姜、五味子、細辛三藥,至關重要。干姜、五味子一散一斂,正可助肺氣之開闔作用。細辛性味辛溫,《本經》謂“主咳逆”,《別錄》謂“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故特適用于慢性痰飲咳嗽。三是凡心肺氣虛者,不可用麻黃,喘可用杏仁。此正仲景所謂“麻黃發(fā)其陽也”。四是凡有水氣泛濫,可加桂枝、茯苓,以化氣利水。
2.研讀古籍,辨識今誤
當今治感冒之方,多以辛涼平劑銀翹散為主,但有感冒初期過用苦寒重劑之弊。先生結合古醫(yī)籍所論,首先對方源出處及前人組方用藥之意進行了分析,進而說明“今之治感冒者,時見起始即用大苦大寒之藥,既違前哲遺訓,又不合乎病情?!保?]據先生考證,銀翹散原系吳鞠通根據葉天士先生治溫病初起之病案用藥組合而成?!杜R證指南醫(yī)案》雖于風溫、溫熱兩門中,發(fā)病初期有用此法的案例,但在風、寒兩門中,治外感初起尤以辛散為主。
今人治感冒,多有在感冒初期,于辛涼解表藥中大劑量使用大青葉、板藍根者。然考之古醫(yī)籍,大青葉之藥用方,如《千金方·傷寒》有五首方用大青,乃治腑臟溫病陰陽毒等??;《外臺》卷一諸論傷寒方有大青,亦屬主治傷寒溫病有熱毒之方。板藍根之組方,今見于《醫(yī)方集解》普濟消毒飲,云“治大頭天行,初見憎寒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毕壬J為此二味藥,味苦性寒,與治外感初起宜從表解而用辛溫或辛涼之法,頗難協(xié)調;且其味甚苦,易傷胃氣,性寒則沉降,不利于發(fā)散。若用量偏大,時見用之不當而引起某些壞證,當審慎注意。如此研讀古醫(yī)籍,對臨床辨證用藥頗有指導意義。
經典醫(yī)籍作為中醫(yī)藥學術的淵藪,是前人臨證經驗和醫(yī)學成就的系統(tǒng)總結。歷代醫(yī)家無不習讀之,并從中汲取營養(yǎng),受到啟迪。要想發(fā)展中醫(yī)學術,提高臨床療效,更不應該忽視經典醫(yī)籍的作用。鄧鐵濤老曾呼吁:“為了更有成效的創(chuàng)新,全國中醫(yī),特別是中青年中醫(yī),都先來個大溫課,重讀四大經典與歷代名家學說,以提高臨床和理論水平。在這個基礎上,中醫(yī)學與21世紀的最新科技相結合,走自己的路,才能闖出新天地,才能為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新貢獻?!保?]
參考文獻
[1]柳長華,徐春波.張燦玾學術經驗輯要[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7~82.
[2]張燦玾.針灸甲乙經校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1936~1940.
[3]佘靖.碥石集[M].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2002:335,6.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文獻研究所(濟南,250014)徐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