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土茯苓別名禹余糧、白余糧等,味甘淡,性平。歸肝、胃、脾經,功能解毒除濕,利關節(jié)。入藥可治如下疾?。?/p>
帶狀皰疹:土茯苓120克,大黃30克,金銀花30克,連翹30克,黃連10克,黃柏10克,生地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牛皮癬:土茯苓65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紅花15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服,服15天為一療程。
咳喘:土茯苓70克,車前子20克,川貝母10克。水煎分早晚兩次服,3~5天即可治愈。
腮腺炎:土茯苓100克研細末,置于瓷器內,倒入適量食醋,浸濕紗布塊敷于腫脹的腮腺部位。每日換藥3次,一般早期及癥狀較輕者,2~3次即可治愈。
痛風:土茯苓30克,防己20克,滑石20克,牛膝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連用14天。
急性睪丸炎:土茯苓20克,仙人掌10克,研碎搗爛,加少許雞蛋清混勻成膏狀,敷于睪丸紅腫部位,紗布固定,每日換藥一次。
丹毒:土茯苓60克,野菊花、虎杖、透骨草各30克。將上藥加水400毫升,煎煮至150毫升取汁去渣,待藥液適宜時,浸泡熏洗患處30分鐘。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劑。
牙齦腫痛:土茯苓60克,薏苡仁20克,生石膏30克,川牛膝30克,黃芩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3~5天即可見效。(李永明 張可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土茯苓別名禹余糧、白余糧等,味甘淡,性平。歸肝、胃、脾經,功能解毒除濕,利關節(jié)。入藥可治如下疾?。?/p>
帶狀皰疹:土茯苓120克,大黃30克,金銀花30克,連翹30克,黃連10克,黃柏10克,生地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牛皮癬:土茯苓65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紅花15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服,服15天為一療程。
咳喘:土茯苓70克,車前子20克,川貝母10克。水煎分早晚兩次服,3~5天即可治愈。
腮腺炎:土茯苓100克研細末,置于瓷器內,倒入適量食醋,浸濕紗布塊敷于腫脹的腮腺部位。每日換藥3次,一般早期及癥狀較輕者,2~3次即可治愈。
痛風:土茯苓30克,防己20克,滑石20克,牛膝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連用14天。
急性睪丸炎:土茯苓20克,仙人掌10克,研碎搗爛,加少許雞蛋清混勻成膏狀,敷于睪丸紅腫部位,紗布固定,每日換藥一次。
丹毒:土茯苓60克,野菊花、虎杖、透骨草各30克。將上藥加水400毫升,煎煮至150毫升取汁去渣,待藥液適宜時,浸泡熏洗患處30分鐘。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劑。
牙齦腫痛:土茯苓60克,薏苡仁20克,生石膏30克,川牛膝30克,黃芩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3~5天即可見效。(李永明 張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