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支氣管哮喘屬中醫(yī)“哮證”范疇,《證治匯補·哮病》謂:“哮為痰喘之久而常發(fā)者,因內(nèi)由擁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隔有膠固之痰,三者相合,避拒氣道,搏擊有聲,發(fā)為哮病?!笨梢娵杖畾?、膠固之痰為哮喘的共同病機。采用針刺配合隔物灸不但能有效控制哮喘急性期發(fā)作,而且能達到平喘化痰,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fù)之功效。
急性期
寒哮選穴:肺俞、檀中、中府、豐隆、合谷、外關(guān)、列缺、風(fēng)門、天突,鼻流清涕加迎香;頭痛加印堂。針用瀉法,先針肺俞、檀中,快速進針(檀中進針針尖朝下)得氣后捻轉(zhuǎn)行針1~2分鐘。至患者自感喘憋好轉(zhuǎn),留針20分鐘,其間行針1~2次。繼針中府、豐隆、合谷、外關(guān)、列缺、風(fēng)門、天突,得氣后留針20分鐘。
熱哮選穴:肺俞、檀中、豐隆、合谷、尺澤、孔最、中府、天突、大椎;喘甚加膏肓;退熱減大椎;熱重加少商、商陽三棱針點刺放血數(shù)滴。針用瀉法,大椎不留針先針肺俞,快速進針(檀中進針針尖朝下)得氣后捻轉(zhuǎn)行針1~2分鐘至患者自感喘憋好轉(zhuǎn),留針20分鐘,其間行針1~2次。繼針大椎、合谷、尺澤、孔最、豐隆,得氣后留針20分鐘。只捻轉(zhuǎn),不提插。
緩解期
選穴膈腧、脾腧、腎腧、大椎、定喘、風(fēng)門。配合隔物灸,以麻黃、細辛、白芥子等藥做成藥餅,艾灸于所選穴位30分鐘左右。
咳喘多屬素體偏虛而外邪入侵所致,采用隔物灸治療能溫陽利氣,祛濕除邪,使肺氣升降正常,溫補脾腎,進而達到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功效。(胡文穎 鄢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支氣管哮喘屬中醫(yī)“哮證”范疇,《證治匯補·哮病》謂:“哮為痰喘之久而常發(fā)者,因內(nèi)由擁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隔有膠固之痰,三者相合,避拒氣道,搏擊有聲,發(fā)為哮病?!笨梢娵杖畾?、膠固之痰為哮喘的共同病機。采用針刺配合隔物灸不但能有效控制哮喘急性期發(fā)作,而且能達到平喘化痰,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fù)之功效。
急性期
寒哮選穴:肺俞、檀中、中府、豐隆、合谷、外關(guān)、列缺、風(fēng)門、天突,鼻流清涕加迎香;頭痛加印堂。針用瀉法,先針肺俞、檀中,快速進針(檀中進針針尖朝下)得氣后捻轉(zhuǎn)行針1~2分鐘。至患者自感喘憋好轉(zhuǎn),留針20分鐘,其間行針1~2次。繼針中府、豐隆、合谷、外關(guān)、列缺、風(fēng)門、天突,得氣后留針20分鐘。
熱哮選穴:肺俞、檀中、豐隆、合谷、尺澤、孔最、中府、天突、大椎;喘甚加膏肓;退熱減大椎;熱重加少商、商陽三棱針點刺放血數(shù)滴。針用瀉法,大椎不留針先針肺俞,快速進針(檀中進針針尖朝下)得氣后捻轉(zhuǎn)行針1~2分鐘至患者自感喘憋好轉(zhuǎn),留針20分鐘,其間行針1~2次。繼針大椎、合谷、尺澤、孔最、豐隆,得氣后留針20分鐘。只捻轉(zhuǎn),不提插。
緩解期
選穴膈腧、脾腧、腎腧、大椎、定喘、風(fēng)門。配合隔物灸,以麻黃、細辛、白芥子等藥做成藥餅,艾灸于所選穴位30分鐘左右。
咳喘多屬素體偏虛而外邪入侵所致,采用隔物灸治療能溫陽利氣,祛濕除邪,使肺氣升降正常,溫補脾腎,進而達到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功效。(胡文穎 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