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王四平 河北醫(yī)科大學中醫(yī)學院
近讀本報2009年10月28日第四版王玉生、董秀文先生的“論‘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一文,有所啟發(fā),但感覺未將“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的涵義和適應證闡釋清晰。
大家知道,陽偏衰和陰偏衰為臨床常見病證,對其治療亦有明確規(guī)定:陽偏衰采用“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即“陽病治陰”;陰偏衰采用“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即“陰病治陽”。但是為什么張景岳根據(jù)陰陽互根的原理,又提出“陰中求陽”和“陽中求陰”的治療原則?并指出“故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生而泉源不竭”、“此陰陽相濟之妙也”?
首先應該知道何謂“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五版《中醫(yī)基礎理論》教材稱“‘陰中求陽’即補陰時適當補陽藥;‘陽中求陰’即補陽時適當補陰藥”。六版《中醫(yī)基礎理論》教材論述為“根據(jù)陰陽互根的原理,治療陽偏衰時,在扶陽劑中適當佐用滋陰藥,使‘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稱為陰中求陽。治療陰偏衰時,在滋陰劑中適當佐用扶陽藥,使‘陰得陽生而泉源不竭’,稱為陽中求陰。”21世紀《中醫(yī)基礎理論》教材解釋為:“根據(jù)陰陽互根的原理,臨床治療陰虛證時,在滋陰劑中適當佐以補陽藥,即所謂陽中求陰。治療陽虛證時,在助陽劑中適當佐以滋陰藥,即所謂陰中求陽?!彪m然不同的版本對“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的文字論述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義是一致的。即“陰中求陽”為:在大量的補陰藥中,佐以少量的溫陽藥,用于陰扁衰證;“陽中求陰”為:在大量的補陽藥中,佐以少量的滋陰藥,用于陽偏衰證。
事實是這樣嗎?“陽中求陰”的代表方劑為左歸丸,其藥物組成為:大懷熟地八兩,山藥(炒)四兩,山茱萸四兩,龜板(切碎炒珠)四兩,川牛膝(酒洗,蒸熟)三兩,鹿角膠(敲碎,炒珠)二兩,菟絲子(制熟)三兩,枸杞子三兩,上先將熟地杵膏,加煉蜜和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滾白湯送下百余丸。方中補腎陰的藥物量與補腎陽的藥物量比為23:5,符合以上規(guī)律,即:在大量的補陰藥中,佐以少量的溫陽藥。但是,“陰中求陽”的代表方劑右歸飲和右歸丸則不符合以上規(guī)律。右歸飲的藥物組成為:熟地,自二三錢加至一二兩,隨輕重用之,山藥(炒)二錢,山茱萸一錢五分(凡吞酸畏酸者當少用之),炙甘草一錢,枸杞二錢,杜仲(姜湯炒)二錢,肉桂,自一錢用至二錢,制附子隨意用之至三錢止,水二鐘,煎七八分,食遠溫服。右歸丸的藥物組成為:大懷熟地八兩,山藥(炒)四兩,山茱萸(微炒)二兩,枸杞(微炒)四兩,鹿角膠(炒珠)四兩,菟絲子(制熟)四兩,杜仲(淡姜湯炒)四兩,當歸三兩(便溏者勿用之),大附子自二兩加至六兩(因人而用),肉桂自二兩漸加至四兩(因人而用),上丸法如前,或丸如彈子大,每日須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則效速更妙。從補陽藥和滋陰的藥量比可以看出,右歸飲中補陽藥與補陰藥比為11:15(藥量變動的取其中間量),右歸丸中補陽藥與補陰藥比為19:21(藥量變動的取其中間量)。并非補陽藥遠遠大于補陰藥,而是補陽與補陰的總藥量大體相當,而且滋陰藥略高于補陽藥,與教材的論述不同。可見,教材的論述值得商榷。
為什么“陰中求陽”不能用大量的補腎陽藥呢?這與張景岳用藥特點有關。張景岳對腎陰虛不是單純育陰,而用育陰以涵陽,所育之陰,是含生生之生氣之陰,同樣對于腎陽虛也不單是溫陽,而是在培陰基礎上,也就是說雖是補腎陽,但不是單純地溫陽補陽,以防單用溫燥之藥而劫傷真陰,而是根據(jù)“陰為陽之基”的原理,即欲扶助人體之陽氣,必須從人體之陰精入手。具體地說,是在溫補腎陽之時,以填精補髓,滋養(yǎng)陰精的藥物為主為早,配合溫陽化氣之品,而達到陰陽相偶,化生陽氣的綜合作用。如此配伍,在人體所產生的陽氣,是有化生基礎的陽氣,是陽中含陰、陰中含陽的陽氣,是人體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陰陽不可分”的生理性陽氣,這既體現(xiàn)了張景岳重視真陰的思想,又體現(xiàn)了其深得陰能生陽之妙理。張景岳“補腎之法,真陰為本;育陰之用,涵陽為度;扶陽之妙,培陰生陽。”同樣,張仲景的腎氣丸,在大量滋陰藥中加入少量的補陽藥,最終達到補腎陽、補腎氣的目的。正如《醫(yī)宗金鑒》所言:“此腎氣丸納桂附于滋陰劑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補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腎氣也?!笨梢姡陉幹星箨栔?,溫陽藥并非遠遠大于滋陰藥,而是大體相當,并且滋陰藥略大于溫陽藥。
“陽中求陰”是否用于陰虛證呢?“陰中求陽”是否用于陽虛證呢?非也。加減復脈湯為補陰之總司,何以無補陽藥?再如增液湯、百合固金湯等諸多補陰方中,皆未配以陽藥,何也?治療陽虛證之四逆湯、附子湯等皆為陽藥,何以不加滋陰藥?蓋陽虛者應補陽,陰虛者該滋陰。正如張景岳在《補略》中論述道:“故凡陽虛多寒者,宜補以甘溫,而清潤之品非所宜;陰虛多熱者,宜補以甘涼,而辛燥之類不可用?!?/p>
那么,“陽中求陰”、“陰中求陽”的適應證為何?筆者認為,應為陰損及陽和陽損及陰。張景岳創(chuàng)立“陽中求陰”、“陰中求陽”的治則,是在補腎中所采用,在補腎陽、腎陰中發(fā)明,只有腎的陰陽失調,方可應用。腎陰和腎陽為五臟陰陽的根本,任何臟腑陰陽的虛衰,日久都會引起腎陰或腎陽的不足,臨床上稱之為“久病及腎”。所以,無論人體任何部位的陰虛或陽虛,日久皆會導致腎陰或腎陽的不足,最終導致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正如21世紀《中醫(yī)基礎理論》教材所言,“由于腎藏精氣,內寓真陰真陽,為全身陽氣、陰液之根本,所以無論陰虛或陽虛,多在損及腎臟陰陽及腎本身陰陽失調的情況下,才易于發(fā)生陽損及陰或陰損及陽的陰陽互損的病理變化?!?/p>
筆者認為,陽中求陰是在大量的補陰中,佐以少量的溫陽藥,適用于陰損及陽。陰中求陽是補陽藥和滋陰藥的藥物量應基本一致,或滋陰藥的藥量略高于溫陽藥,目的是補陰生陽,適用于陽損及陰。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王四平 河北醫(yī)科大學中醫(yī)學院
近讀本報2009年10月28日第四版王玉生、董秀文先生的“論‘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一文,有所啟發(fā),但感覺未將“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的涵義和適應證闡釋清晰。
大家知道,陽偏衰和陰偏衰為臨床常見病證,對其治療亦有明確規(guī)定:陽偏衰采用“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即“陽病治陰”;陰偏衰采用“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即“陰病治陽”。但是為什么張景岳根據(jù)陰陽互根的原理,又提出“陰中求陽”和“陽中求陰”的治療原則?并指出“故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生而泉源不竭”、“此陰陽相濟之妙也”?
首先應該知道何謂“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五版《中醫(yī)基礎理論》教材稱“‘陰中求陽’即補陰時適當補陽藥;‘陽中求陰’即補陽時適當補陰藥”。六版《中醫(yī)基礎理論》教材論述為“根據(jù)陰陽互根的原理,治療陽偏衰時,在扶陽劑中適當佐用滋陰藥,使‘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稱為陰中求陽。治療陰偏衰時,在滋陰劑中適當佐用扶陽藥,使‘陰得陽生而泉源不竭’,稱為陽中求陰。”21世紀《中醫(yī)基礎理論》教材解釋為:“根據(jù)陰陽互根的原理,臨床治療陰虛證時,在滋陰劑中適當佐以補陽藥,即所謂陽中求陰。治療陽虛證時,在助陽劑中適當佐以滋陰藥,即所謂陰中求陽?!彪m然不同的版本對“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的文字論述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義是一致的。即“陰中求陽”為:在大量的補陰藥中,佐以少量的溫陽藥,用于陰扁衰證;“陽中求陰”為:在大量的補陽藥中,佐以少量的滋陰藥,用于陽偏衰證。
事實是這樣嗎?“陽中求陰”的代表方劑為左歸丸,其藥物組成為:大懷熟地八兩,山藥(炒)四兩,山茱萸四兩,龜板(切碎炒珠)四兩,川牛膝(酒洗,蒸熟)三兩,鹿角膠(敲碎,炒珠)二兩,菟絲子(制熟)三兩,枸杞子三兩,上先將熟地杵膏,加煉蜜和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滾白湯送下百余丸。方中補腎陰的藥物量與補腎陽的藥物量比為23:5,符合以上規(guī)律,即:在大量的補陰藥中,佐以少量的溫陽藥。但是,“陰中求陽”的代表方劑右歸飲和右歸丸則不符合以上規(guī)律。右歸飲的藥物組成為:熟地,自二三錢加至一二兩,隨輕重用之,山藥(炒)二錢,山茱萸一錢五分(凡吞酸畏酸者當少用之),炙甘草一錢,枸杞二錢,杜仲(姜湯炒)二錢,肉桂,自一錢用至二錢,制附子隨意用之至三錢止,水二鐘,煎七八分,食遠溫服。右歸丸的藥物組成為:大懷熟地八兩,山藥(炒)四兩,山茱萸(微炒)二兩,枸杞(微炒)四兩,鹿角膠(炒珠)四兩,菟絲子(制熟)四兩,杜仲(淡姜湯炒)四兩,當歸三兩(便溏者勿用之),大附子自二兩加至六兩(因人而用),肉桂自二兩漸加至四兩(因人而用),上丸法如前,或丸如彈子大,每日須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則效速更妙。從補陽藥和滋陰的藥量比可以看出,右歸飲中補陽藥與補陰藥比為11:15(藥量變動的取其中間量),右歸丸中補陽藥與補陰藥比為19:21(藥量變動的取其中間量)。并非補陽藥遠遠大于補陰藥,而是補陽與補陰的總藥量大體相當,而且滋陰藥略高于補陽藥,與教材的論述不同。可見,教材的論述值得商榷。
為什么“陰中求陽”不能用大量的補腎陽藥呢?這與張景岳用藥特點有關。張景岳對腎陰虛不是單純育陰,而用育陰以涵陽,所育之陰,是含生生之生氣之陰,同樣對于腎陽虛也不單是溫陽,而是在培陰基礎上,也就是說雖是補腎陽,但不是單純地溫陽補陽,以防單用溫燥之藥而劫傷真陰,而是根據(jù)“陰為陽之基”的原理,即欲扶助人體之陽氣,必須從人體之陰精入手。具體地說,是在溫補腎陽之時,以填精補髓,滋養(yǎng)陰精的藥物為主為早,配合溫陽化氣之品,而達到陰陽相偶,化生陽氣的綜合作用。如此配伍,在人體所產生的陽氣,是有化生基礎的陽氣,是陽中含陰、陰中含陽的陽氣,是人體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陰陽不可分”的生理性陽氣,這既體現(xiàn)了張景岳重視真陰的思想,又體現(xiàn)了其深得陰能生陽之妙理。張景岳“補腎之法,真陰為本;育陰之用,涵陽為度;扶陽之妙,培陰生陽。”同樣,張仲景的腎氣丸,在大量滋陰藥中加入少量的補陽藥,最終達到補腎陽、補腎氣的目的。正如《醫(yī)宗金鑒》所言:“此腎氣丸納桂附于滋陰劑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補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腎氣也?!笨梢姡陉幹星箨栔?,溫陽藥并非遠遠大于滋陰藥,而是大體相當,并且滋陰藥略大于溫陽藥。
“陽中求陰”是否用于陰虛證呢?“陰中求陽”是否用于陽虛證呢?非也。加減復脈湯為補陰之總司,何以無補陽藥?再如增液湯、百合固金湯等諸多補陰方中,皆未配以陽藥,何也?治療陽虛證之四逆湯、附子湯等皆為陽藥,何以不加滋陰藥?蓋陽虛者應補陽,陰虛者該滋陰。正如張景岳在《補略》中論述道:“故凡陽虛多寒者,宜補以甘溫,而清潤之品非所宜;陰虛多熱者,宜補以甘涼,而辛燥之類不可用?!?/p>
那么,“陽中求陰”、“陰中求陽”的適應證為何?筆者認為,應為陰損及陽和陽損及陰。張景岳創(chuàng)立“陽中求陰”、“陰中求陽”的治則,是在補腎中所采用,在補腎陽、腎陰中發(fā)明,只有腎的陰陽失調,方可應用。腎陰和腎陽為五臟陰陽的根本,任何臟腑陰陽的虛衰,日久都會引起腎陰或腎陽的不足,臨床上稱之為“久病及腎”。所以,無論人體任何部位的陰虛或陽虛,日久皆會導致腎陰或腎陽的不足,最終導致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正如21世紀《中醫(yī)基礎理論》教材所言,“由于腎藏精氣,內寓真陰真陽,為全身陽氣、陰液之根本,所以無論陰虛或陽虛,多在損及腎臟陰陽及腎本身陰陽失調的情況下,才易于發(fā)生陽損及陰或陰損及陽的陰陽互損的病理變化?!?/p>
筆者認為,陽中求陰是在大量的補陰中,佐以少量的溫陽藥,適用于陰損及陽。陰中求陽是補陽藥和滋陰藥的藥物量應基本一致,或滋陰藥的藥量略高于溫陽藥,目的是補陰生陽,適用于陽損及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