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栝樓薤白半夏湯

    《金匱要略》卷上:栝樓薤白半夏湯處方

    栝樓實(shí)1枚(搗)薤白12克 半夏12克白酒1升

    功能主治

    通陽散結(jié),祛痰寬胸。治胸痹,痰濁較甚,心痛徹背,不能安臥者。

    用法用量

    上四味,同煮取400毫升,溫服100毫升,一日三服。

    備注

    本方即栝樓薤白白酒湯加半夏而成。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散結(jié);配以栝樓、薤白豁痰通陽,理氣寬胸。用于胸痹痰濁壅盛,病情較重者。

    摘錄《金匱要略》卷上《金匱》卷上:栝樓薤白半夏湯別名

    瓜蔞薤白半夏湯、瓜蔞薤白湯、瓜蔞半夏白酒湯

    處方

    栝樓實(shí)1枚(搗),薤白3兩,半夏半斤,白酒1斗。

    功能主治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

    臨床應(yīng)用

    冠心病《福建中醫(yī)》(1988;1:41):張某,男,54歲,干部。初診自述心窩部悶痛徹背伴短氣,間歇性發(fā)作已半個(gè)月,常于飯后或勞累時(shí)誘發(fā),每次2-3分鐘,心電圖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診斷為冠心病心絞痛。舌質(zhì)淡暗,黃白膩,脈細(xì)弦,證為氣滯血瘀所致之胸痹。處方:栝樓,薤白、葛根、丹參15g,半夏、當(dāng)歸各10g,赤芍、桑寄生各12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劑后癥減,原方去葛根,加郁金10g、黃耆15g,連服30劑,隨訪半年胸痛未復(fù)發(fā)。

    用法用量

    瓜蔞薤白半夏湯(《濟(jì)陽綱目》卷七十二)、瓜蔞薤白湯(《醫(yī)醇剩義》卷四)、瓜簍半夏白酒湯(《醫(yī)學(xué)金針》卷三)。

    注意

    忌羊肉、餳。

    各家論述

    ①《金匱要略心典》:胸痹不得臥,是肺氣上而不下也;心痛徹背,是心氣塞而不和也,其痹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飲以為之援也。故于胸痹藥中加半夏以逐痰飲。②《古方選注》:君以薤白,滑利通陽;臣以栝樓實(shí),潤下通阻;佐以白酒熟谷之氣,上行藥性,助其通經(jīng)活絡(luò)而痹自開,而結(jié)中焦而為心痛徹背者,但當(dāng)加半夏1味,和胃而通陰陽。

    摘錄《金匱》卷上
更多中藥材
  • 別名挨痞丸處方代赭石(火煅,醋淬至碎,研10分細(xì))3錢,青皮(去白)3錢,木香3錢,蓬術(shù)3錢,五靈脂3錢,北大黃3錢,巴豆(壓去油盡)1錢。制法上為1末,醋面糊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乳癖谷癥,腹中塊病。用法用量挨痞丸(《保嬰撮要》卷五)。......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挨積丸處方京三棱(炮)90克 丁香皮(不見火)90克 丁香(不見火)青皮(去白)各30克 干姜(炮)巴豆(去皮、膜、油,研)各7.5克制法上藥為細(xì)末,入巴豆拌勻,面、醋和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溫中消積。小兒脾胃不......
  • 處方京三棱(炮)、丁香皮(不見火),各三兩;丁香(不見火)、青皮(去白),各一兩;干姜(炮)、巴豆(去皮.膜.油),各二錢半。炮制上件為細(xì)末,入巴豆拌勻,面醋糊為圓,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兒脾胃不和,宿滯不化,腹脹腸鳴,嘔逆惡心,便利不調(diào),......
  • 《洞天奧旨》卷十二:暗治飲處方黃柏3錢,茯苓5錢,蒲公英3錢,柴胡1錢,白芍5錢,生甘草5錢,龍膽草1錢,豨薟草2錢。功能主治袖手疳。生龜頭之頸上,皮包于內(nèi)而外不顯。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二《外科醫(yī)鏡》:暗治飲處方當(dāng)歸5錢,白......
  • 《醫(yī)統(tǒng)》卷九十八:暗香湯處方梅花。制法梅花將開時(shí),清旦摘取半開花蕊連蒂置瓶內(nèi),每1兩用炒鹽1兩灑之,不可以手觸壞,用厚紙數(shù)重封固置陰處。次年取時(shí),先置蜜于盞內(nèi),然后取花頭二三個(gè)內(nèi)于中,滾湯一泡,自開如新。功能主治調(diào)脾胃。主摘錄《醫(yī)統(tǒng)》卷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