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山梔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
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山梔 常綠灌木,高1-2m。小枝綠色,幼時被毛,后近無毛。單葉對生,衡三葉輪生,葉柄短;托葉兩片,生于葉柄內(nèi)側(cè);葉片革質(zhì),橢圓形、闊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長6-14cm,寬2-7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光澤,僅下面脈腋內(nèi)簇生短毛;側(cè)脈羽狀。花大,極芳香,頂生或腋生,具短梗;萼綠色,長2-3cm,裂片5-7,線狀披針形,通常比萼簡稍長;花冠高腳碟狀,白色,后變?nèi)辄S色,基部合生成簡,上部6-7裂,旋轉(zhuǎn)排列,先端圓;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shù),著生于花冠喉部,花絲極短,花藥線形,縱裂,2室;雌官司1,子房下位,1室。果實深黃色,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2-4cm,有5-9條翅狀縱棱,先端有條狀宿存之萼。種子多數(shù),鮮黃色,扁橢圓形?;ㄆ?-7月,果期8-11月。
性狀鑒別:本品呈圓往形,有分枝,多已切成短段,長2-5cm。表面灰黃色或灰謁色,具有瘤狀突起的須根痕。質(zhì)堅硬,斷面白色或灰白色,具放射狀紋理。氣微,味淡。 以根肥大、短段大小均勻、不帶莖枝者為佳。
肝;膽;胃經(jīng)
甘;苦;寒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主黃疸型肝炎;痢疾;膽囊炎;感冒高熱;吐血;衄血;尿路感染;腎炎水腫;乳腺炎;風(fēng)火牙痛;瘡癰腫毒;跌打損傷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山梔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山梔 常綠灌木,高1-2m。小枝綠色,幼時被毛,后近無毛。單葉對生,衡三葉輪生,葉柄短;托葉兩片,生于葉柄內(nèi)側(cè);葉片革質(zhì),橢圓形、闊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長6-14cm,寬2-7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光澤,僅下面脈腋內(nèi)簇生短毛;側(cè)脈羽狀。花大,極芳香,頂生或腋生,具短梗;萼綠色,長2-3cm,裂片5-7,線狀披針形,通常比萼簡稍長;花冠高腳碟狀,白色,后變?nèi)辄S色,基部合生成簡,上部6-7裂,旋轉(zhuǎn)排列,先端圓;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shù),著生于花冠喉部,花絲極短,花藥線形,縱裂,2室;雌官司1,子房下位,1室。果實深黃色,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2-4cm,有5-9條翅狀縱棱,先端有條狀宿存之萼。種子多數(shù),鮮黃色,扁橢圓形?;ㄆ?-7月,果期8-11月。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呈圓往形,有分枝,多已切成短段,長2-5cm。表面灰黃色或灰謁色,具有瘤狀突起的須根痕。質(zhì)堅硬,斷面白色或灰白色,具放射狀紋理。氣微,味淡。 以根肥大、短段大小均勻、不帶莖枝者為佳。
歸經(jīng)肝;膽;胃經(jīng)
性味甘;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主黃疸型肝炎;痢疾;膽囊炎;感冒高熱;吐血;衄血;尿路感染;腎炎水腫;乳腺炎;風(fēng)火牙痛;瘡癰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