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銅羅傘

    《中藥大辭典》:銅羅傘拼音注音Tónɡ Luó Sǎn別名

    胡豆、巖藤、楊桃葉羅傘

    出處

    《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庭藤全草。全年可采。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庭園。分布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等地。

    原形態(tài)

    直立灌木或亞灌木,高30~90厘米,近禿凈。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7~13枚,對(duì)生,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zhǎng)2.5~6厘米,寬1~2.5厘米;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有白色丁字毛;先端短尖,基部狹,全緣;托葉針狀??偁罨ㄐ蛞干?,長(zhǎng)至15厘米;花柄纖弱;萼杯狀,5齒裂,萼齒寬三角形,有白色疏柔毛;花冠蝶形,淡紅色,長(zhǎng)約15毫米,旗瓣密被短毛。莢果直,線形,長(zhǎng)約4厘米,棕黑色。種子多數(shù)。花期夏季。

    性味

    辛微酸,平,無毒。

    功能主治

    理跌打,續(xù)筋骨,通經(jīng)絡(luò),散瘀積,消腫痛。治跌打損傷,積瘀,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入丸劑。外用: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銅羅傘拼音注音Tónɡ Luó Sǎn別名

    胡豆、巖藤、柳條葉羅傘、泡頸亮。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Indigo出處

    出自《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庭藤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Indigofera decora Lindl.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洗妝,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1000m的溝谷旁及雜木林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庭藤 落葉灌木或亞灌木,高0.4-1.2m。莖圓柱形或有棱。葉互生,具柄;葉軸和葉柄上面有槽;托葉早落;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3-7(-11)對(duì);小葉柄長(zhǎng)約2mm,近無毛,不托葉披針形,與葉柄近等長(zhǎng);葉片卵狀披針形或長(zhǎng)圓狀披針形,長(zhǎng)2-6.5cm,寬1-3.5cm,先央漸尖,基部楔形,全緣,睚同無毛,下面有丁字毛??偁罨ㄐ蜷L(zhǎng)13-21(-32)cm;苞片線狀披針形;花萼短杯狀,5齒裂,裂齒寬三角形;蝶形花淡紫色或粉紅色,長(zhǎng)1.2-1.8cm,旗瓣近橢圓形,翼瓣和龍,骨瓣具爪;雄蕊10,二體,子房長(zhǎng)圓形,花柱彎曲。莢果圓柱形,長(zhǎng)2.5-6.5cm,內(nèi)果皮有紫色斑點(diǎn),內(nèi)有種子10余顆?;ㄆ?-6月,果期6-10月。

    栽培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向陽(yáng),不耐寒。對(duì)土壤不甚選擇,在華北地區(qū)宜盆栽。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每秒殖。春3-4月播種。

    田間管理 苗高10cm左右,即可栽入盆中,夏季追肥2-3次。生長(zhǎng)地盛枝條,可剪短一半,在北方栽培,冬季要移入冷室越冬。

    歸經(jīng)

    肝;腎經(jīng)

    性味

    辛;酸;性平

    功能主治

    續(xù)筋接骨;散瘀止痛。主跌打損傷;痛經(jīng);血瘀經(jīng)閉;風(fēng)濕痹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來源杜鵑花科安徽杜鵑Rhododendron anhweiense Wils.,以根入藥。生境分布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損傷。用法用量根0.5~1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1次。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 《中國(guó)藥典》:安息香拼音注音ān Xī Xiānɡ別名白花榔英文名BENZOINUM來源本品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樹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Craib ex Hart. 的干燥樹脂。樹干經(jīng)自然損傷或于夏、秋二季割裂......
  • 拼音注音ān Tāi Yào別名骨筋草、嚇唬草。來源藥材基源:為酢漿草科植物無柄感應(yīng)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Biophytum sessile(Buch.Ham.)K.Kunth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節(jié)采集,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
  • 拼音注音ān Lónɡ Xiānɡ Kē Kē別名里蘇子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安龍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Tercrium anlungense C.Y.Wu et S.Chow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
  • 拼音注音ān ( Cǎo Lǘ )別名庵(艸閭)草、庵 (艸閭)篙、淹 (艸閭)、覆(艸閭)、臭篙、庵蒿英文名all-grass of keiske Wormwood出處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庵(艸閭)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