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四棱豬屎豆
豆科四棱豬屎豆Crotalaria tetragona Roxb.,以全草入藥。
貴州。
辛、澀,溫。
化滯,止痛。主治腹痛。
1兩,水煎服。
《貴州草藥》
為豆種植物四棱豬屎豆的全草或根。夏季采收。
生于山野草坡。分布云南,貴州等地。
多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莖直立,枝四棱,被絲光質短柔毛。葉互生,矩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薄膜質,長10~16厘米,寬1.5~2厘米,先端長尖,基部圓形,兩面被絲光質短毛;具短柄;托葉線形??偁罨ㄐ蝽斏耙干?,有花6~10朵;苞片線狀披針形;萼2唇形,萼齒長,披針形,彎曲成半月狀,外面密被棕黃色絲光質短毛;花冠黃色,略長于萼。莢果矩形,長5厘米,寬1.5厘米,被棕黃色短毛;種子12~20粒,扁平?;ㄆ?~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性溫,味辛澀。
化滯,止痛。
①治腹痛:化金丹一兩。煨水服。
②治誤吞鐵、木:化金丹根或全草適量。煨水服。
大響鈴果、大馬響鈴、馬響鈴、大響鈴草
出自《貴州草藥》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四棱豬屎豆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otalaria tetragona Roxb.[C.grandiflora Zolling.;C.esquirolii Lév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帶根的全草,扎成把,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荒山坡向陽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四棱豬屎豆 灌木狀的多年生直立草本,高80-100cm,或達1.5m。莖和枝四棱形,被光亮短毛。單葉互生,薄膜質;葉柄短,長2-3mm;托葉線形,密被毛;葉片線狀披針形或長圓狀線形,長10-16cm,寬1.5-2cm,先端漸尖,具細長的短尖頭,基部圓形或鈍,兩面被毛,下面較密,網脈清晰。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有花6-10朵,疏生;苞片披針形,長約5mm,外面被毛,小苞片線形,著生于花梗上部近頂端,長約3mm;花梗長約1cm,被毛;花萼二唇形,長約2cm,萼片甚長,披針形,彎曲成半月形;蝶形花冠,黃色,旗瓣圓形,長2.5cm;雄蕊10,不等長;子房花柱彎曲。莢果長圓形,長約5cm,寬約1.5cm,密被棕黃色略粗糙的短毛。種子扁平,長約6mm,寬約4mm,12-20顆?;ㄆ?-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胃;大腸;小腸經
辛;微苦澀;涼溫
清熱解毒,利濕通淋,行氣止痛。主濕熱黃疸,熱淋,膀胱結石,腹痛,痞塊不消
內服:煎湯,3-9g。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四棱豬屎豆
來源豆科四棱豬屎豆Crotalaria tetragona Roxb.,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貴州。
性味辛、澀,溫。
功能主治化滯,止痛。主治腹痛。
用法用量1兩,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化金丹拼音注音Huà Jīn Dān出處《貴州草藥》
來源為豆種植物四棱豬屎豆的全草或根。夏季采收。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草坡。分布云南,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莖直立,枝四棱,被絲光質短柔毛。葉互生,矩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薄膜質,長10~16厘米,寬1.5~2厘米,先端長尖,基部圓形,兩面被絲光質短毛;具短柄;托葉線形??偁罨ㄐ蝽斏耙干?,有花6~10朵;苞片線狀披針形;萼2唇形,萼齒長,披針形,彎曲成半月狀,外面密被棕黃色絲光質短毛;花冠黃色,略長于萼。莢果矩形,長5厘米,寬1.5厘米,被棕黃色短毛;種子12~20粒,扁平?;ㄆ?~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性味性溫,味辛澀。
功能主治化滯,止痛。
復方①治腹痛:化金丹一兩。煨水服。
②治誤吞鐵、木:化金丹根或全草適量。煨水服。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化金丹拼音注音Huà Jīn Dān別名大響鈴果、大馬響鈴、馬響鈴、大響鈴草
英文名all-grass or root of Fourangular Crotalaria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四棱豬屎豆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otalaria tetragona Roxb.[C.grandiflora Zolling.;C.esquirolii Lév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帶根的全草,扎成把,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荒山坡向陽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四棱豬屎豆 灌木狀的多年生直立草本,高80-100cm,或達1.5m。莖和枝四棱形,被光亮短毛。單葉互生,薄膜質;葉柄短,長2-3mm;托葉線形,密被毛;葉片線狀披針形或長圓狀線形,長10-16cm,寬1.5-2cm,先端漸尖,具細長的短尖頭,基部圓形或鈍,兩面被毛,下面較密,網脈清晰。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有花6-10朵,疏生;苞片披針形,長約5mm,外面被毛,小苞片線形,著生于花梗上部近頂端,長約3mm;花梗長約1cm,被毛;花萼二唇形,長約2cm,萼片甚長,披針形,彎曲成半月形;蝶形花冠,黃色,旗瓣圓形,長2.5cm;雄蕊10,不等長;子房花柱彎曲。莢果長圓形,長約5cm,寬約1.5cm,密被棕黃色略粗糙的短毛。種子扁平,長約6mm,寬約4mm,12-20顆?;ㄆ?-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歸經胃;大腸;小腸經
性味辛;微苦澀;涼溫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通淋,行氣止痛。主濕熱黃疸,熱淋,膀胱結石,腹痛,痞塊不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