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樹茭瓜

    《全國中草藥匯編》:樹茭瓜拼音注音Shù Jiāo Guā別名

    吊蘭子、大甩頭、大涼藥、臥吊蘭、倒吊蘭

    來源

    蘭科蘭屬植物硬葉吊蘭Cymbidium pendulum (Roxb.)Swartz,以全草、種子入藥。全草四季可采,洗凈曬干;種子秋季果熟時采,曬干取種子裝瓶。

    性味

    甘、辛,平。

    功能主治

    潤肺止咳,散瘀,調(diào)經(jīng)。用于肺結核咯血,支氣管炎,肺炎,喘咳,咽喉炎,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

    用法用量

    5~8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樹茭瓜拼音注音Shù Jiāo Guā別名

    虎頭蘭(《云南思茅中草藥選》),吊蘭(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硬葉蘭(《廣西藥植名錄》)。

    出處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為蘭科植物硬葉吊蘭莖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常附生于樹上和巖石上,或栽培于墻上。分布云南、廣東等地。

    原形態(tài)

    附生草本。莖肉質,粗壯而短,扁圓形,具多條棱槽,黃綠色。葉囊生,厚而堅韌,狹線形,長30~60厘米,寬1~2厘米,先端鈍而有不等的2闊裂,葉脈明顯,葉片與葉鞘間有明顯的節(jié)??偁罨ㄐ蛴筛o抽出,長30~40厘米,花白色或暗紫褐色。萼片和花瓣線狀矩圓形;唇瓣前部闊矩圓形或近圓形,有肥厚彎曲的薄片2。蒴果長橢圓形,黃色。種子粉末狀。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果實(樹茭瓜果)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化學成分

    全草含黃酮甙、氨基酸。

    性味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瘀止血。治肺結核,肺炎,氣管、支氣管炎,咽喉炎,月經(jīng)不調(diào),骨折筋傷,外傷出血。

    ①《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止咳化痰,散瘀消腫,止血消炎。治肺結核,肺炎,氣管、支氣管炎,喘咳,骨折筋傷。"

    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潤肺止咳,調(diào)經(jīng)止血。治肺結核,吐血,咽喉炎,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復方

    治肺結核:樹茭瓜、石仙桃、白芨,水煎服;或加糯米一兩煮稀飯服用。(《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治膀胱炎:樹扁竹、野綠谷(野苡仁)、魚腥草。水煎服。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èi Zǐ別名貝齒(《雷公炮炙論》),白貝(《日華子本草》),白海蚆(《簡便單方》),白貝齒(《藥材資料匯編》)。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寶貝科動物貨貝或環(huán)紋貨貝等的貝殼。5~7月間于海邊撈取,除去肉,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產(chǎn)于海南島、西沙......
  • 《中藥大辭典》:貝母蘭拼音注音Bèi Mǔ Lán別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藥》),石巴蕉、對葉果、果上葉(《云南中草藥選》),小綠芨(《全展選編·外科》)。出處《云南中草藥選》來源為蘭科植物傘房貝母蘭的假鱗莖或全草。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雜木......
  • 拼音注音Bèi Chǐ來源藥材習分紫貝齒與白貝齒兩類,入藥以紫貝齒為多。紫貝齒為寶貝科動物蛇首眼球貝Erosaria (Ravitrona) caputserpentis (L.)、山貓寶貝Cypraca (Lyncina) lynx (L......
  • 《全國中草藥匯編》:敗毒草別名耳葉金毛裸蕨來源蕨類裸子蕨科耳葉金毛裸蕨Gymnopteris bippinnata var. auriculata (Fr.) Ching,以根、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陜西、河南、四川、云......
  • 拼音注音Bài Huǒ Cǎo別名小黃馨、常春小黃馨、火炮子來源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矮探春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Jasminum humile 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100-3500m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