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紅子根

    《中藥大辭典》:紅子根拼音注音Hónɡ Zǐ Gēn出處

    《分類(lèi)草藥性》

    來(lái)源

    為薔薇科植物火棘。9~10月采挖,洗凈,曬干。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平,味酸澀,無(wú)毒。"

    注意

    《重慶草藥》:"孕婦禁用,氣虛者慎服。"

    功能主治

    治虛勞骨蒸,閉經(jīng),跌打損傷。

    ①《分類(lèi)草藥性》:"治虛勞骨蒸潮熱。"

    ②《四川中藥志》:"療跌打損傷,止筋骨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4~8錢(qián);或燉肉。

    復(fù)方

    ①治干病、經(jīng)閉、骨蒸潮熱:紅子根、紅藤、大血藤、小血藤、石澤蘭、三白根、紅孩兒。燉雞服。

    ②治火牙、蟲(chóng)牙疼痛:紅子根、三月蔗根、小烏蔗根、薅秧藨根、狗地芽根、路邊姜根。燉五花肉服。

    ③治血崩:紅子根、雪蓮花、向日葵柄。燉豬筒子骨服。(選方出《四川中藥志》)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紅子根拼音注音Hónɡ Zǐ Gēn別名

    火把果根

    英文名Root of Fortune Firethorn出處

    出自《分類(lèi)草藥性》。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火棘的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Li[Photinia fortuneana Maxim.;Pyracantha crenato-serrata(Hance)Rehd.]

    采收和儲(chǔ)藏:9-10月采挖,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2800m的山地、丘陵陽(yáng)坡灌叢、草地及河溝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陜西、江蘇、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廣西、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火棘 常綠灌木,高達(dá)3m。側(cè)枝短,先端成刺狀,嫩枝外被銹色短柔毛,老枝無(wú)毛。葉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柄短,無(wú)毛或嫩時(shí)有柔毛;葉片倒卵形至倒卵狀長(zhǎng)圓形,長(zhǎng)1.5-6cm,寬0.5-2cm,先端圓鈍或微凹,有時(shí)具短尖頭,基部楔形,不延連于葉柄,邊緣有鋸齒,近基部全緣?;▋尚?,集生復(fù)傘房花序;葉柄長(zhǎng)約1cm;萼筒種狀;萼片5,三角形,先端鈍;花瓣近圓形,白色;雄蕊20,花藥黃色,花柱5,離生,子房上部密生白色柔毛。果實(shí)近球形,直徑約5mm,橘紅或深紅色?;ㄆ?-5月。果期8-11月。

    歸經(jīng)

    肝;腎經(jīng)

    性味

    酸;澀;平;無(wú)毒

    注意

    《重慶草藥》:孕婦禁用,氣虛者慎服。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化瘀止痛。主潮熱盜汗,腸風(fēng)下血,崩漏,瘡癤癰痛,目赤腫痛,風(fēng)火牙痛,跌打損傷,勞傷腰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分類(lèi)草藥性》:治虛勞骨蒸潮熱。

    2.《四川中藥志》:療跌打損傷,止筋骨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國(guó)藥典》:川貝母拼音注音Chuān Bèi Mǔ別名貝母、川貝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來(lái)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貝母Fritillaria......
  • 拼音注音Chuān è Shān Zhū Yú來(lái)源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川鄂山茱萸的果實(shí)。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ornus chinensis Wang er.[Macro-carpium chinense(Wanger.)Hutch.]......
  • 《中藥大辭典》:川防風(fēng)拼音注音Chuān Fánɡ Fēnɡ別名竹節(jié)防風(fēng)(《四川中藥志》),毛前胡、西風(fēng)(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cè)》)。出處《中藥志》來(lái)源為傘形科植物短裂藁本的根。春、秋采收,挖出根部,洗凈,曬干。生境分布野生在多石礫的草原、山......
  • 來(lái)源麻黃科川麻黃Ephedra minuta Florin,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四川。性味苦,溫。功能主治祛寒發(fā)汗,平喘利尿,散瞳升壓。主治感冒無(wú)汗,頭痛身痛,麻疹水腫。用法用量0.5~3錢(qián)。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 拼音注音Chuān Qián Yā Jiǎo Mù來(lái)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短序鵝掌柴的莖皮和根皮。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Schefflera bodinieri(Levl.)Rehd,[Heptapleurum bodinieri Lev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