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厚樸果

    拼音注音Hòu Pò Guǒ別名

    逐折、百合、厚實、厚樸實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蘭科植物厚樸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2.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Rehd.Et Wils.[M.Biloba(Rehd.Et Wils.) Cheng」

    采收和儲藏:9~10月采摘果實,去梗,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喜生于溫涼濕潤氣候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2.生于山坡山麓及路旁溪邊的雜木林中。

    資源分布:1.分布于陜西、甘肅、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F(xiàn)在有些地區(qū)已多栽培。

    2.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F(xiàn)已有栽培。

    原形態(tài)

    1.落葉喬木,高5-15m。樹皮紫褐色,小枝粗壯,淡黃色或灰黃色。冬芽粗大,圓錐形,芽鱗被淺黃色絨毛。葉柄粗壯,長2.5-4cm,托葉痕長約為葉柄的2/3。葉近革質,大形,葉片7-9集生枝頂,長圓狀倒卵形,長22-46cm,寬15-24cm,先端短尖或鈍圓,基部漸狹成楔形,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發(fā)綠色,被灰色柔毛。花單生,芳香,直徑10-15cm,花被9-12或更多,外輪3片綠色,盛開時向外反卷,內兩輪白色,倒卵狀匙形;雄蕊多數(shù),長2-3cm,花絲紅色;雌蕊多數(shù),分離。聚合果長圓形,長9-15cm,(艸骨)(廿突)果具2-3mm的喙。種子三角狀倒卵形,外種皮紅色?;ㄆ?-5月,果期9-10月。

    2.本種與厚樸十分相似,主要區(qū)別是,本種葉先端凹缺成2個鈍圓的淺裂片。聚合果基部較窄?;ㄆ?-5月,果期9-10月。

    性狀

    性狀鑒別 聚合果長橢圓形,長9-12cm,直徑4.5-6cm.頂端鈍圓.基部近圓形,棕色至棕褐色,(艸骨)(艸突)果多數(shù),縱向緊密排列,木質,先端有外彎尖頭,內含種子1-2粒;種子扁卵形或三角狀倒卵形,長9-11mm,直徑6-9mm,腹部具溝槽,外皮棕紅色,內皮棕褐色,背部具縱皺紋。氣弱,味微澀。

    性味

    甘;性溫

    功能主治

    消食;理氣;散結。主消化不良;胸脘脹悶;鼠瘺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ān ( Cǎo Lǘ )別名庵(艸閭)草、庵 (艸閭)篙、淹 (艸閭)、覆(艸閭)、臭篙、庵蒿英文名all-grass of keiske Wormwood出處出自《神農本草經》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庵(艸閭)的全草。拉丁植物動......
  • 拼音注音ān ( Cǎo Lǘ ) Zǐ英文名fruit of keiske Wormwood出處出自《神農本草經》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庵(艸閭)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temisia keiskeana Miq.采收和儲藏:冬......
  • 拼音注音ān Mó Lè別名余甘子(《臨海異物志》),余甘(《唐本草》),庵摩落迦果(《綱目》),望果(《中國樹木分類學》),油甘子(《廣州植物志》),牛甘子(《南寧市藥物春》),橄攬子(《四川中藥志》),喉甘子、魚木果(《廣西藥植名錄》)......
  • 拼音注音ān Lǘ別名庵蘆(《本草經集注》),庵閭草(《千金翼方》),庵閭蒿(《廣利方》),淹茼(《履巉巖本草》),覆閭(《綱目》),臭蒿(《藥材資料匯編》)。出處《本經》來源為菊科植物庵閭的全草。8~9月割取全草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下、山......
  • 拼音注音ān Lǘ Zǐ出處《本經》來源為菊科植物庵閭的果實。植物形態(tài)詳“庵閭“條。冬季采收。歸經《綱目》:“入足厥陰經?!靶晕犊嘈?,溫。①《本經》:“味苦,微寒。“②《吳普本草》:“苦,小溫,無毒。“③李當之《藥錄》:“溫?!阿堋侗静萁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