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疳積藥

    拼音注音Gān Jī Yào別名

    食疙瘩(《貴州草藥》)

    出處

    《昆明藥植調(diào)查報(bào)告》

    來源

    為唇形料植物腺花香茶菜。秋季挖根。

    性味

    澀,溫。

    功能主治

    健脾利濕,鎮(zhèn)吐理氣。

    復(fù)方

    ①治上吐下瀉:食疙瘩五錢,吳萸子一錢,煨水服。

    ②治食積飽脹:食疙瘩一鏡。研末,開水吞服,一日二次。

    ③治痢疾:食疙瘩五錢,麥子三錢(炒焦)。煨水服,一日三次。(性味以下出《貴州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Mǎ Gǔ Gēn出處《植物名實(shí)圖考》來源為茜草科植物白馬骨或六月雪的根。夏、秋采收根部,洗凈。曬干,或鮮用。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白馬骨“條。性味《草木便方》:“涼。“功能主治祛風(fēng),清熱,利濕。治偏正頭痛。牙痛,喉痛,目赤腫痛......
  • 拼音注音Bái Mǎ Zōnɡ Línɡ Huā來源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鵑的花。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采收和儲藏:春季花盛開時采摘,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骨走馬別名茸骨鷓鴣花、絨果海木來源楝科白骨走馬Heynea velutina How et T. Chen,以根、葉、果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性味苦,寒。有小毒。注意孕婦慎服。功能主治殺蟲止癢,燥濕,止血?;紫x癥腹......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鬼筆別名鬼筆、鬼筆菌來源真菌類擔(dān)子菌綱鬼筆目鬼筆科白鬼筆Phallus impudicus L. ex. Pers.,以菌柄及菌托入藥。生境分布夏秋兩季雨后,產(chǎn)生在林內(nèi)地上。分布于山西、山東、安徽、廣東。炮制采摘后切去......
  • 《中藥大辭典》:白魚拼音注音Bái Yú別名鲌魚(《滇南本草》),鱎魚(《綱目》),白扁魚(《本草求原》)。出處孟詵來源為鯉科動物翹嘴紅鲌的肉。生境分布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一般在水的中上層,行動迅速,善跳躍,性兇猛,以魚類、昆蟲等為食。產(chǎn)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