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刺天茄

    拼音注音Cì Tiān Qié別名

    苦顛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藥》)。

    出處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

    為茄科植物刺茄子果實。秋季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間林下或荒坡。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約1米。莖直立,具分枝,全體密被黃硬毛和針狀剌。單葉互生;菱狀寬橢圓形,長7.5~11厘米,寬5~9厘米,邊緣有不規(guī)則角狀波齒,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被刺狀腺毛,能分泌粘液,兩面脈上均疏生長短不一的尖刺。聚傘花序由2~4朵花組成,花梗細弱,被有粗毛及小刺;花萼5淺裂,輪狀,被毛及小刺;花冠白色或微帶黃色,花瓣5枚,卵狀披針形,被毛。漿果球形,未熟時有深綠色花紋,熟后黃色。種子多數(shù),淺棕色。

    化學(xué)成分

    漿果含澳洲茄胺、谷甾醇、薯蕷皂甙元等。還含澳洲茄胺甙類、澳洲茄邊堿、澳洲茄堿和刺茄堿,以及生物堿皂甙刺天茄堿。

    性味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微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消炎解毒,鎮(zhèn)靜止痛。治風(fēng)濕跌打疼痛,神經(jīng)性頭痛,胃痛,牙痛,乳腺炎,腮腺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2錢。外用:搗涂或研末調(diào)敷。

    復(fù)方

    ①治將要出頭的瘡毒:刺天茄葉、果曬干研末,加重樓粉,蜂蜜調(diào)勻外敷。(《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牙痛:刺天茄鮮果實搗爛,置牙痛處。(《云南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茅針拼音注音Bái Máo Zhēn別名茅苗(《本經(jīng)》),茅筍、茅針(《本草拾遺》),茅錐(劉禹錫《傳信方》),茅蜜(《醫(yī)林纂要》),茅荑、茅揠(《植物名實圖考》),茅芽(《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出處《本草拾遺》來源為禾本科......
  • 拼音注音Bái Jīnɡ Yā Cōnɡ別名豬尾巴、羊奶子、倒扎草、筆管草、水風(fēng)、茅草細辛、獨腳茅草來源菊科鴉蔥屬植物白莖鴉蔥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以根入藥。秋季采收,除去須根,洗凈曬干或蒸后曬干。性味甘、......
  • 拼音注音Bái Cǎo別名倒生草、白花草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白草的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 Tzvel.[Pen-nisetum ongolicum Franch.;P.flacci......
  • 別名倒生草來源禾本科白草根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以根狀莖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華北、西北、西南。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熱涼血,利尿。主治急性腎炎尿血,鼻衄,肺熱咳嗽,胃熱煩渴。用法用量5~8錢。摘錄《全國中......
  • 《中藥大辭典》:白草莓拼音注音Bái Cǎo Méi別名三匹風(fēng)、野楊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藥》),白泡兒、白藨、白蒲草(《云南中草藥選》),只大薩曾(藏名)。出處《云南中草藥選》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5~10月采集全草,洗凈,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