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鄒孟城三十年臨證經(jīng)驗集》 六、慢性肝炎的治療

    慢性肝炎病人,可見肝腎陰虛兼以濕濁留滯,故治法亦須兼顧,既護肝腎之陰以固其本,又祛濕濁之邪以除其標,本固標清,病多可愈。然育陰祛濕之方王道無近功,不可急于求成,但使藥病相當(dāng),久服自效。

    余治盛女士,年僅三十又三。于1987年2月生育后即患肝炎,GPT200u以上,經(jīng)住院治療三月后降至正常。而其余化驗指標幾乎全部失常,醫(yī)囑長服益肝靈及維生素E,遷延兩年,病情依舊,屢欲復(fù)工而不能。1989年3月27日余處初診。自訴患病二年,兩脅之痛纏綿不已,夜寐則盜汗淋漓;夢擾紛紜;白晝,巔頂及兩太陽穴疼痛常作,夜間則疼痛轉(zhuǎn)向心口;體倦乏力,口干飲水不解,胃納極差;大便干結(jié)艱澀,非服通便之藥不能行;月經(jīng)數(shù)月未至;面色灰黃,呈明顯慢性病容。脈左小弦?guī)Щ颐}細軟。舌偏紅,苔薄而膩。據(jù)此脈證,為濕熱郁于中土脾胃,反侮其所不勝,致肝木受殃,濕熱久蘊傷及肝腎陰分,遂至調(diào)治兩難。蓋納差、便結(jié)、面濁、苔膩,均為濕熱蘊蓄中焦使然。而脅痛、盜汗、頭疼、舌邊色紅,為肝膽濕熱之象。體倦、口干、經(jīng)汛衍度,乃屬肝腎陰虧。至于脈象,右脈細軟為痰飲濕濁留蓄腸胃,左脈小弦為肝腎陰虛內(nèi)熱,弦滑為痰熱,于此則主濕熱傷肝。及其治法,當(dāng)以芳化濕濁與育陰護肝并重。擬方苡仁、茯苓、佩蘭、川樸花、蔻仁、半夏以芳香化濕兼扶脾胃;以石斛、女貞、鱉甲、牡蠣養(yǎng)陰護肝,合郁金、川楝子軟堅散結(jié)、疏肝解郁。其方即為:

    佩蘭12g 生炒米仁各15g 茯苓15g 川樸花3g 蔻仁3g 半夏9g 石斛12g 炙鱉甲15g (先)  生牡蠣30g (先)  女貞子12g 川楝子9g 郁金9g

    以上方加減先后服用五十余劑,諸癥遞解。肝功能化驗多次正常,遂于六月上班復(fù)工,隨訪四年未有反復(fù)。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