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唐佐
唐允甲
唐元
唐元楫
唐元觀
唐元齡
唐光
唐冕
唐勛
唐圭璋
唐培士
唐士恥
唐備
唐天麟
唐奎
唐姬
唐婉
唐子壽
唐子真
唐字
唐孫華
唐季度
唐季淵
唐守敬
唐守明
唐宙
唐寅
唐堯客
唐堯臣
唐年
精選古詩
游南華寺
賦王景章拙齋
劉羽庭太守攜酒晏倪氏池亭
送王公中丞之山南廉訪三首其一
送王公中丞之山南廉訪三首其二
送王公中丞之山南廉訪三首其三
題泉上人容膝齋
倪氏池亭陪羽庭太守燕集分韻得東字
古詩名句
置琴掛壁上,吾道無古今
戚戚去故里,辛苦從軍行
黃沙翳白骨,麟閣垂功名
西北秋風至,日暮愁云生
火燒白草岡,水斷黃河聲
天寒馬屯縮,仰天為悲鳴
男兒貴死難,義重鴻毛輕
南登雕陰坂,北望驃騎營
查古詩
搜索
增翟丈四首(以下《燕市后集》,隆慶丁卯)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長安多青樓,月出吹笙竽。
上有倡家婦,下有酒家胡。
十五十六人,雙雙笑當壚。
齊姬善擊鞠,燕姬善摴蒲。
左挾外黃女,右擁邯鄲姝。
美玉不為白,胭脂不為朱。
天然芙蓉花,顏色與世殊。
與君各青鬢,及時為歡娛。
安能局促行,學彼轅下駒
。
詩句欣賞
MORE+
流水到海止,唯潮兩度來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將心比潮水,一日幾十回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欲別不成別,背顏強登舟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子騎白馬去,十步九回頭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出倚帆柱望,望望苦逾濃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馬首出復沒,漸入烏龍峰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峰高在天半,未晚涵日車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巖阿人已隱,恨不鏟嵯峨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身雖逐棹發(fā),魂則隨子征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暝泊蘆花渚,寤言呼子名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迤邐向前馳,徘徊宣歙間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李白題詩處,蹋蘚升孱顏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升高欲為樂,念子翻成愁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想子已抵家,伯仲聚綢繆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自此積繁思,思繁如棼絲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柰何三月久,不得子音徽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客鴻未返塞,夜鵲尚飛南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俚辭寫中悁,一歌百慮覃
出處: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桃花滿靈澗,樹老不計春
出處:
題玄麓山八景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白云如可問,為覓種桃人
出處:
題玄麓山八景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上有倡家婦,下有酒家胡。
十五十六人,雙雙笑當壚。
齊姬善擊鞠,燕姬善摴蒲。
左挾外黃女,右擁邯鄲姝。
美玉不為白,胭脂不為朱。
天然芙蓉花,顏色與世殊。
與君各青鬢,及時為歡娛。
安能局促行,學彼轅下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