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釋靜
釋音可
釋順師
釋頓悟
釋高
釋魯山
釋鼎需
釋齊岳
釋齊己
釋齊謐
釋龍石
野楫
野蠶
金東
金麗卿
金義植
金之俊
金九容
金云卿
金人瑞
金以成
金似孫
金侃
金俊明
金兆燕
金兆蕃
金克木
金兌
金蘭貞
金其恕
精選古詩
蒼梧舟中望系龍洲
初入府江
佛山
雜詩四首其一
雜詩四首其二
雜詩四首其三
雜詩四首其四
胡安人挽詩
古詩名句
平生多白眼,高義薄青云
湖海能窮命,狂名痛累君
祇今傷骯臟,不敢對斜曛
卓犖張公子,溫純曾秀才
談心出肝膽,揮手謝塵埃
性靜城孤往,時危豈廢材
相思隔云水,繞屋幾徘徊
牢落悲黃四,艱難百計疏
查古詩
搜索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yán)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結(jié)發(fā)與子交,二十又五春。
手足雖殊體,肝膽寔同身。
朝帷接觴翰,夜幌抱衾裯。
殷勤忠款意,寂寞采真游。
親昵物所忌,一旦忽東西。
剛腸固無淚,不覺萬行啼。
子時惜我出,餞至□溪濆。
離家二百里,不忍兩相分。
情深忘道遠(yuǎn),猶謂咫尺間。
行將過嚴(yán)瀨,勒轡子當(dāng)還。
子方執(zhí)手泣,胡可便暌離。
中情一如河,東流無止而。
流水到海止,唯潮兩度來
。
將心比潮水,一日幾十回。
欲別不成別,背顏強(qiáng)登舟。
子騎白馬去,十步九回頭。
出倚帆柱望,望望苦逾濃。
馬首出復(fù)沒,漸入烏龍峰。
峰高在天半,未晚涵日車。
巖阿人已隱,恨不鏟嵯峨。
身雖逐棹發(fā),魂則隨子征。
暝泊蘆花渚,寤言呼子名。
迤邐向前馳,徘徊宣歙間。
李白題詩處,蹋蘚升孱顏。
升高欲為樂,念子翻成愁。
想子已抵家,伯仲聚綢繆。
自此積繁思,思繁如棼絲。
柰何三月久,不得子音徽。
客鴻未返塞,夜鵲尚飛南。
俚辭寫中悁,一歌百慮覃。
詩句欣賞
MORE+
萋萋澗溪草,春秋生輝光
出處:
王大伾草堂五首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日暮會佳賓,嘉樂陳中堂
出處:
王大伾草堂五首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中堂嘉樂陳,紛華羅錦茵
出處:
王大伾草堂五首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巴僮激清徵,越女流商音
出處:
王大伾草堂五首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一奏驚回飆,再奏生陽春
出處:
王大伾草堂五首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中人莫云悟,歌者徒勞心
出處:
王大伾草堂五首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所以重考槃,永懷嘉樹林
出處:
王大伾草堂五首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嘉樹清且圓,蔭彼城南田
出處:
王大伾草堂五首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層枝棲孤鳳,奕葉鳴寒蟬
出處:
王大伾草堂五首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幽人懷澹泊,日夕獨磐桓
出處:
王大伾草堂五首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桃李雖容艷,早落春風(fēng)前
出處:
王大伾草堂五首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何如主人樹,茂育長千年
出處:
王大伾草堂五首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乾坤日慘淡,蚩尤薄云際
出處:
系獄敬呈王大伾侍御李復(fù)齋工部丈六十韻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哲后振淮海,應(yīng)期拯頹世
出處:
系獄敬呈王大伾侍御李復(fù)齋工部丈六十韻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金陵王氣鐘,石頭云影麗
出處:
系獄敬呈王大伾侍御李復(fù)齋工部丈六十韻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風(fēng)牧效威靈,夔龍掃氛翳
出處:
系獄敬呈王大伾侍御李復(fù)齋工部丈六十韻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奕葉三百年,皇風(fēng)紹帝系
出處:
系獄敬呈王大伾侍御李復(fù)齋工部丈六十韻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天子坐明堂,南面稱王制
出處:
系獄敬呈王大伾侍御李復(fù)齋工部丈六十韻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冕旒垂天光,玉劍通霄霽
出處:
系獄敬呈王大伾侍御李復(fù)齋工部丈六十韻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太微廓纖塵,萬里見毛毳
出處:
系獄敬呈王大伾侍御李復(fù)齋工部丈六十韻
作者:
盧楠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手足雖殊體,肝膽寔同身。
朝帷接觴翰,夜幌抱衾裯。
殷勤忠款意,寂寞采真游。
親昵物所忌,一旦忽東西。
剛腸固無淚,不覺萬行啼。
子時惜我出,餞至□溪濆。
離家二百里,不忍兩相分。
情深忘道遠(yuǎn),猶謂咫尺間。
行將過嚴(yán)瀨,勒轡子當(dāng)還。
子方執(zhí)手泣,胡可便暌離。
中情一如河,東流無止而。
流水到海止,唯潮兩度來。
將心比潮水,一日幾十回。
欲別不成別,背顏強(qiáng)登舟。
子騎白馬去,十步九回頭。
出倚帆柱望,望望苦逾濃。
馬首出復(fù)沒,漸入烏龍峰。
峰高在天半,未晚涵日車。
巖阿人已隱,恨不鏟嵯峨。
身雖逐棹發(fā),魂則隨子征。
暝泊蘆花渚,寤言呼子名。
迤邐向前馳,徘徊宣歙間。
李白題詩處,蹋蘚升孱顏。
升高欲為樂,念子翻成愁。
想子已抵家,伯仲聚綢繆。
自此積繁思,思繁如棼絲。
柰何三月久,不得子音徽。
客鴻未返塞,夜鵲尚飛南。
俚辭寫中悁,一歌百慮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