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陶庵夢憶
孟郊集
羅昭諫集
曾國藩文集
周子全書
陶淵明詩全集
曾國藩家書
欒城集
謝靈運詩全集
己亥雜詩
歷代游記選 ●明朝 游盤山記
作者:
《歷代游記選》袁宏道
盤山外骨而中膚。外骨,故峭石危立,望之若劍朝羆虎之林。中膚,故果木繁,而松之抉石罅出者,欹欽虬曲,與石爭怒,其干壓霜雪不得伸,故旁行側(cè)僵,每十余丈。其面削,不受足;其背坦,故游者可迂而達。其石皆銳下而豐上,故多飛動。其疊而上者,漸高則漸出。高者屢數(shù)十尋,則其出必半?yún)捬扇舭脎苤畼?,故登者栗。其下皆奔泉,夭矯曲折,觸巨細石皆斗,故鳴聲徹晝夜不休。
其山高古幽奇,無所不極。述其最者:初入得盤泉,次日懸空石,最高日盤頂也。
泉莽莽行,至是落為小潭,白石卷而出,底皆金沙,纖魚數(shù)頭,尾鬣可數(shù),落花漾而過,影徹底,忽與之亂。游者樂,釋衣,稍以足沁爐,忽大呼曰:“奇快”,則皆躍入,沒胸,稍溯而上,逾三四石,水益嘩,語不得達。間或取梨李擲以觀,旋折奔舞而已。 懸空石數(shù)峰,一壁青削到地,石粘空而立,如有神氣性情者。亭負壁臨絕澗,澗聲上、徹,與松韻答。其旁為上方精舍,盤之絕勝處也。
盤頂如初抽筍,銳而規(guī),上為卒諸波,日光橫射,影落塞外,奔風忽來,翻云抹海。住足不得久,乃下。迂而僻,且無石級者日天門開。從髻石取道,闊以掌,山石礙右臂,左履虛不見底,大石中絕者數(shù)。先與導僧約,遇絕險處,當大笑。每聞笑聲,皆膽落。們蘿探棘,更上下僅得度。兩巖秀削立,太古云嵐,蝕壁皆翠。下得枰石,方廣可幾筵筵。撫松下瞰,驚定乃笑。世上無拼命人,惡得有此奇觀也。
面有洞,嵌絕壁,不甚闊,一袖攀而登,如獼猴。余不往,謂導憎曰:“上山險在背,肘行可達,下則目不謀足,殆已,將奈何?”僧指其凸曰:“有微徑,但一壁峭而油,不受履,過此,雖險,可攀至脊。迂之即山行道也?!鄙缩校叱C而登。下布以縋,健兒以手送余足,腹貼石,石膩且外欹,至半,體僵良久,足縮,健兒努以手從,遂上。迨至脊。始咋指相賀且相戒也。峰名不甚雅,不盡載。其洞壑初不名而新其目者,曰石雨洞,日慧石亭。洞在下盤,道聽澗聲,覓之可得。石距上方百步,纖瘦豐妍不一態(tài),生動如欲語。下臨飛澗,松鬣覆之如亭。寐可憑,坐可茵,閑可侶,故慧之也?。其石泉奇僻而蛇足之者,日紅龍池。其洞天成可庵者日瑞云庵之前洞,次則中盤之后嶺也。其山壁窈窕秀出而寺廢者曰九華頂,不果上。其剎宇多,不錄。寄投者,日千像,日中盤,日上方,曰塔院也?! ∑淙諡槠咴滤罚瑪?shù)得十。偕游者,日蘇潛夫、小修、僧死心。寶方、寂子也。其官于斯而以舊雅來者,日鐘刺史君威也。其不能來,而以書訊且以蔬品至者,曰李郎中百卿也。
題記:本文粗疏幾句便勾勒出盤山的特點,然后濃墨重彩地描繪每一個主要景點。這種手法作者在其他游記篇章中同樣運用,但并不使人有雷同的感覺,這主要是因為他善于捕捉景物的獨特之處、如本文描寫小潭的一段:“白石卷而出,底皆金沙,纖魚數(shù)頭,尾鬣可數(shù),落花漾而過,影徹底,忽與之亂?!卑资?、金沙、纖魚、落花,潭之景;尾鬣可數(shù),花影徹底,潭之清;落花漾而過、忽與之亂,潭之趣。個性鮮明,令人讀后,不會忘記這是盤山上的小潭?! ”疚拿鑼懪实潜P頂?shù)捏@險場面活脫傳神、扣人心弦:“僧乃跳,蛇矯而登。下布以縋,健兒以手送余足,腹貼石,石膩且外欹至半,體僵,良久足縮,健兒努以手從,送上”。形象逼真,活靈活現(xiàn)。讀之如臨其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其山高古幽奇,無所不極。述其最者:初入得盤泉,次日懸空石,最高日盤頂也。
泉莽莽行,至是落為小潭,白石卷而出,底皆金沙,纖魚數(shù)頭,尾鬣可數(shù),落花漾而過,影徹底,忽與之亂。游者樂,釋衣,稍以足沁爐,忽大呼曰:“奇快”,則皆躍入,沒胸,稍溯而上,逾三四石,水益嘩,語不得達。間或取梨李擲以觀,旋折奔舞而已。 懸空石數(shù)峰,一壁青削到地,石粘空而立,如有神氣性情者。亭負壁臨絕澗,澗聲上、徹,與松韻答。其旁為上方精舍,盤之絕勝處也。
盤頂如初抽筍,銳而規(guī),上為卒諸波,日光橫射,影落塞外,奔風忽來,翻云抹海。住足不得久,乃下。迂而僻,且無石級者日天門開。從髻石取道,闊以掌,山石礙右臂,左履虛不見底,大石中絕者數(shù)。先與導僧約,遇絕險處,當大笑。每聞笑聲,皆膽落。們蘿探棘,更上下僅得度。兩巖秀削立,太古云嵐,蝕壁皆翠。下得枰石,方廣可幾筵筵。撫松下瞰,驚定乃笑。世上無拼命人,惡得有此奇觀也。
面有洞,嵌絕壁,不甚闊,一袖攀而登,如獼猴。余不往,謂導憎曰:“上山險在背,肘行可達,下則目不謀足,殆已,將奈何?”僧指其凸曰:“有微徑,但一壁峭而油,不受履,過此,雖險,可攀至脊。迂之即山行道也?!鄙缩校叱C而登。下布以縋,健兒以手送余足,腹貼石,石膩且外欹,至半,體僵良久,足縮,健兒努以手從,遂上。迨至脊。始咋指相賀且相戒也。峰名不甚雅,不盡載。其洞壑初不名而新其目者,曰石雨洞,日慧石亭。洞在下盤,道聽澗聲,覓之可得。石距上方百步,纖瘦豐妍不一態(tài),生動如欲語。下臨飛澗,松鬣覆之如亭。寐可憑,坐可茵,閑可侶,故慧之也?。其石泉奇僻而蛇足之者,日紅龍池。其洞天成可庵者日瑞云庵之前洞,次則中盤之后嶺也。其山壁窈窕秀出而寺廢者曰九華頂,不果上。其剎宇多,不錄。寄投者,日千像,日中盤,日上方,曰塔院也?! ∑淙諡槠咴滤罚瑪?shù)得十。偕游者,日蘇潛夫、小修、僧死心。寶方、寂子也。其官于斯而以舊雅來者,日鐘刺史君威也。其不能來,而以書訊且以蔬品至者,曰李郎中百卿也。
題記:本文粗疏幾句便勾勒出盤山的特點,然后濃墨重彩地描繪每一個主要景點。這種手法作者在其他游記篇章中同樣運用,但并不使人有雷同的感覺,這主要是因為他善于捕捉景物的獨特之處、如本文描寫小潭的一段:“白石卷而出,底皆金沙,纖魚數(shù)頭,尾鬣可數(shù),落花漾而過,影徹底,忽與之亂?!卑资?、金沙、纖魚、落花,潭之景;尾鬣可數(shù),花影徹底,潭之清;落花漾而過、忽與之亂,潭之趣。個性鮮明,令人讀后,不會忘記這是盤山上的小潭?! ”疚拿鑼懪实潜P頂?shù)捏@險場面活脫傳神、扣人心弦:“僧乃跳,蛇矯而登。下布以縋,健兒以手送余足,腹貼石,石膩且外欹至半,體僵,良久足縮,健兒努以手從,送上”。形象逼真,活靈活現(xiàn)。讀之如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