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古籍
  • 朱子語類 朱子語類卷第八十四 禮一

    作者: 《朱子語類》朱熹
      論考禮綱領(lǐng)

      禮樂 廢壞 二千餘年,若以大數(shù) 觀之,亦未為 遠(yuǎn),然已都無稽考處。後來 須有一箇大大底人出來 ,盡數(shù) 拆洗一番,但未知遠(yuǎn)近在幾 時(shí)。今世變?nèi)障拢直赜泄w「碩果不食」之理。必大。  禮學(xué)多不可考,蓋其為 書 不全,考來 考去,考得更沒下梢,故學(xué)禮者多迂闊。一緣讀書 不廣,兼亦無書可 讀。如周禮「仲春教振旅,如戰(zhàn) 之陳」,只此一句,其間有多少事。其陳是如何安排,皆無處可考究。其他禮制皆然。大抵存於今者,只是箇題目在爾。必大。

      

      古禮繁縟,後人於禮日益疏略。然居今而欲行古禮,亦恐情文不相稱,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禮中刪修,令有節(jié)文、制數(shù) 、等威足矣。古樂 亦難遽復(fù) ,且於今樂 中去其?殺 促數(shù) 之音,并考其律呂 ,令得其正;更令掌詞命之官製撰樂 章,其間略述教化訓(xùn)戒及賓主相與之情,及如人主待臣下恩意之類,令人歌之,亦足以養(yǎng)人心之和平。周禮歲時(shí)屬 民讀法,其當(dāng)時(shí)所讀者,不知云何。今若將 孝弟忠信等事撰一文字,或半歲,或三月一次,或於城市,或於鄉(xiāng)村聚民而讀之,就為 解說,令其通曉, 及所在立粉壁書 寫,亦須有益。必大?! ?br>
      古禮於今實(shí)難行。嘗謂後世有大聖人者作,與他整理一番,令人甦醒,必不一一盡如古人之繁,但放古之大意。義剛。

      

      古禮難行。後世茍有作者,必須酌古今之宜。若是古人如此繁縟,如何教今人要行得!古人上下習(xí)熟,不待家至戶 曉 ,皆如飢食而渴飲,略不見其為 難。本朝陸農(nóng)師之徒,大抵說禮都要先求其義。豈知古人所以講明其義者,蓋緣其儀皆在,其具並存,耳聞目見,無非是禮,所謂「三千三百」者,較然可知,故於此論說其義,皆有據(jù) 依。若是如今古禮散失,百無一二存者,如何懸 空於上面說義!是說得甚麼義?須是且將 散失諸禮錯(cuò)綜參 考,令節(jié)文度數(shù) 一一著實(shí),方可推明其義。若錯(cuò)綜得實(shí),其義亦不待說而自明矣。賀孫?!   『謫柖Y。曰:「『禮,時(shí)為 大?!挥新}人者作,必將 因今之禮而裁酌其中,取其簡易易曉 而可行,必不至復(fù) 取古人繁縟之禮而施之於今也。古禮如此零碎繁冗,今豈可行!亦且得隨時(shí)裁損爾??鬃訌?先進(jìn),恐已有此意?!够蛟唬骸付Y之所以亡,正以其太繁而難行耳?!乖唬骸溉?。蘇子由古史說『忠、質(zhì)、文』處,亦有此意,只是發(fā)揮不出,首尾不相照應(yīng) ,不知文字何故如此。其說云『自夏商周以來 ,人情日趨於文』;其終卻云『今須復(fù) 行夏商之質(zhì),乃可』。夫人情日趨於文矣,安能復(fù) 行夏商之質(zhì)乎!其意本欲如『先進(jìn)』之說,但辭不足以達(dá)之耳?!箖g。

      

      兇服古而吉服今,不相抵接。釋奠惟三獻(xiàn)法服,其餘皆今服。至錄云:「文、質(zhì)之變相生?!拱偈酪韵掠新}賢出,必不踏舊本子,必須斬新 別做。如周禮如此繁密,必不可行。且以明堂位觀之,周人每事皆添四重虞黻,不過是一水擔(dān) 相似。夏火,殷藻,周龍章,皆重添去。若聖賢有作,必須簡易疏通,使見之而易知,推之而易行。蓋文、質(zhì)相生,秦漢初已自趣於質(zhì)了。太史公董仲舒每欲改用夏之忠,不知其初蓋已是質(zhì)也。國 朝文德殿正衙常朝,升朝官已上皆排班,宰相押班,再拜而出。時(shí)歸班官甚苦之,其後遂廢,致王樂 道以此攻魏公,蓋以人情趨於簡便故也。方子?! ?br>
      「聖人有作,古禮未必盡用。須別有箇措置,視許多瑣細(xì)制度,皆若具文,且是要理會(huì) 大本大原。曾子臨死丁寧說:『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dòng) 容貌,斯遠(yuǎn)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 ,斯遠(yuǎn)鄙倍矣?;e豆之事,則有司存?!簧显S多正是大本大原。如今所理會(huì) 許多,正是籩豆之事。曾子臨死,教人不要去理會(huì) 這箇?!悍蜃友刹粚W(xué),而亦何常師之有?』非是孔子,如何盡做這事?到孟子已是不說到細(xì)碎上,只說『諸侯之禮,吾未之學(xué)也。吾嘗聞之矣,三年之喪 ,齊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達(dá)於庶人』。這三項(xiàng)便是大原大本。又如說井田,也不曾見周禮,只據(jù) 詩裏說『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由此觀之,雖周亦助也』。只用詩意帶 將 去。後面卻說『鄉(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只說這幾 句,是多少好!這也是大原大本處。看孟子不去理會(huì) 許多細(xì)碎,只理會(huì) 許多大原大本。」又曰:「理會(huì) 周禮,非位至宰相,不能行其事。自一介論之,更自遠(yuǎn)在,且要就切實(shí)理會(huì) 受用處。若做到宰相,亦須上遇文武之君,始可得行其志。」又曰:「且如孫吳 專 說用兵,如他說也有箇本原。如說『一曰道:道者,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有道之主,將 用其民,先和而後造大事』。若使不合於道理,不和於人神,雖有必勝 之法,無所用之?!箚柶鬟h(yuǎn):「昨日又得書 ,說得大綱也是如此。只是某看仙鄉(xiāng)為 學(xué),一言以蔽之,只是說得都似。須是理會(huì) 到十分是,始得。如人射一般,須是要中紅心。如今直要中的,少間猶且不會(huì) 中的;若只要中帖,只會(huì) 中垛,少間都是胡亂發(fā),枉了氣 力。三百步外,若不曾中的,只是枉矢。知今且要分別是非,是底直是是,非底直是非,少間做出便會(huì) 是。若依稀底也喚 作是便了,下梢只是非。須是要做第一等人。若決是要做第一等人,若才力不逮,也只做得第四五等人。今合下便要做第四五等人,說道就他才地如此,下梢成甚麼物事?」又曰:「須是先理會(huì) 本領(lǐng)端正,其餘事物漸漸理會(huì) 到上面。若不理會(huì) 本領(lǐng)了,假饒你百靈百會(huì) ,若有些子私意,便粉碎了。只是這私意如何卒急除得!如顏?zhàn)犹熨Y如此,孔子也只教他『克己復(fù) 禮』。其餘弟子,告之雖不同,莫不以此意望之。公書 所說冉求仲由,當(dāng)初他是只要做到如此。聖人教由求之徒,莫不以曾顏望之,無柰何他才質(zhì)只做到這裏。如『可使治其賦』,『可使為 之宰』,他當(dāng)初也不止是要恁地?!褂衷唬骸负祥_治道齋,亦非獨(dú)只理會(huì) 這些。如所謂『頭容直,足容重,手容恭』,許多說話都是本原?!褂衷唬骸妇e所說,某非謂其理會(huì) 不是,只不是次序。如莊子云『語道非其序,則非道也』,自說得好。如今人須是理會(huì) 身心。如一片地相似,須是用力仔細(xì)開墾 。未能如此,只管說種東種西,其實(shí)種得甚麼物事!」又曰:「某嘗說佛老也自有快活得人處,是那裏?只緣他打併 得心下淨(jìng)潔。所以本朝如李文靖王文正楊 文公劉 元城呂 申公都是恁麼地人,也都去學(xué)他。」又曰:「論來 那樣 事不著理會(huì) ?若本領(lǐng)是了,少間如兩 漢之所以盛是如何,所以衰是如何,三國分 併 是如何,唐初間如何興起,後來 如何衰,以至於本朝大綱,自可理會(huì) 。若有工夫,更就裏面看。若更有工夫,就裏面討些光采,更好。某之諸生,度得他腳手,也未可與拈盡許多,只是且教他就切身處理會(huì) 。如讀虞夏商周之書 ,許多聖人亦有說賞罰,亦有說兵刑,只是這箇不是本領(lǐng)?!箚枺骸阜饨ǎ芏Y說公五百里,孟子說百里,如何不同?」曰:「看漢儒注書 ,於不通處,即說道這是夏商之制,大抵且要賴將 去。若將 這說來 看二項(xiàng),卻怕孟子說是。夏商之制,孟子不詳考,亦只說『嘗聞其略也』。若夏商時(shí)諸處廣闊,人各自聚為 一國, 其大者止百里,故禹合諸侯,執(zhí) 玉帛者萬國 。到周時(shí),漸漸吞并,地里只管添,國 數(shù) 只管少。到周時(shí)只千八百國 ,較之萬國 ,五分已滅 了四分已上,此時(shí)諸國 已自大了。到得封諸公,非五百里不得。如周公封魯七百里,蓋欲優(yōu)於其他諸公。如左氏說云,大國 多兼數(shù) 圻,也是如此。後來 只管併 來 併 去,到周衰,便制他不得,也是尾大了。到孟子時(shí),只有七國 ,這是事勢 必到這裏,雖有大聖大智,亦不能遏其衝。今人只說漢封諸侯王土地太過,看來 不如此不得。初間高祖定天下,不能得韓彭英盧許多人來 使,所得地又未定是我底。當(dāng)時(shí)要?dú)?項(xiàng)羽,若有人說道:『中分天下與我,我便與你殺 項(xiàng)羽?!灰矝]柰何與他。到少間封自子弟,也自要狹小不得,須是教當(dāng)?shù)迷S多異姓過?!褂衷唬骸腹袂沂帐斑@心下,勿為 事物所勝 。且如一日全不得去講明道理,不得讀書 ,只去應(yīng) 事,也須使這心常常在這裏。若不先去理會(huì)得 這本領(lǐng),只要去就事上理會(huì) ,雖是理會(huì) 得許多骨董,只是添得許多雜亂,只是添得許多驕吝。某這說的,定是恁地,雖孔子復(fù) 生,不能易其說,這道理只一而已?!?br>
        今日百事無人理會(huì) 。姑以禮言之,古禮既莫之考,至於後世之沿革因襲者,亦浸失其意而莫之知矣。非止浸失其意,以至名物度數(shù) ,亦莫有曉 者。差舛訛謬,不堪著眼!三代之禮,今固難以盡見。其略幸散見於他書 ,如儀禮十七篇多是士禮,邦國 人君者僅存一二。遭秦人焚滅 之後,至河間獻(xiàn)王始得邦國 禮五十八篇獻(xiàn)之,惜乎不行。至唐,此書 尚在,諸儒注疏猶時(shí)有引為 說者。及後來 無人說著,則書 亡矣,豈不大可惜!叔孫通所制漢儀,及曹褒所修,固已非古,然今亦不存。唐有開元顯慶二禮,顯慶已亡,開元襲隋舊為 之。本朝修開寶禮,多本開元,而頗加詳備 。及政和間修五禮,一時(shí)姦邪 以私智損益,疏略牴 牾,更沒理會(huì) ,又不如開寶禮。僩。

        漢儒說禮制,有不合者,皆推之以為 商禮,此便是沒理會(huì) 處。必大。

      

      南北朝是甚時(shí)節(jié),而士大夫間禮學(xué)不廢。有考禮者,說得亦自好。義剛。

        通典,好一般書 。向來 朝廷理會(huì) 制度,某道卻是一件事,後來 只恁休了。又曰:「通典亦自好設(shè)一科?!褂衷唬骸竿ǖ渲虚g一作後面。數(shù)卷 ,議亦好?!沽x剛?! ?br>
      嘗見劉 昭信云:「禮之趨翔、登降、揖遜,皆須習(xí)。」也是如此。漢時(shí)如甚大射等禮,雖不行,卻依舊令人習(xí),人自傳 得一般。今雖是不能行,亦須是立科,令人習(xí)得,也是一事。

      

      論後世禮書


      開寶禮全體是開元禮,但略改動(dòng) 。五禮新儀,其間有難定者,皆稱「御製」以決之。如禱山川者,又只開元禮內(nèi) 有。方子?! ∽孀跁r(shí)有開寶通禮科,學(xué)究試默義,須是念得禮熟,始得,禮官用此等人為 之。介甫一切罷去,盡令做大義。故今之禮官,不問是甚人皆可做。某嘗謂,朝廷須留此等專 科,如史科亦當(dāng)有。方子。

      

      問五禮新儀。曰:「古人於禮,直如今人相揖相似,終日周回於其間,自然使人有感他處。後世安得如此!」可學(xué)。

      

      橫渠所制禮,多不本諸儀禮,有自杜撰處。如溫公 ,卻是本諸儀禮,最為 適古今之宜。義剛。

        叔器問四先生禮。曰:「二程與橫渠多是古禮,溫 公則大概本儀禮,而參 以今之可行者。要之,溫 公較穩(wěn),其中與古不甚遠(yuǎn),是七八分好。若伊川禮,則祭祀可用?;槎Y,惟溫 公者好。大抵古禮不可全用,如古服古器,今皆難用。」又問:「向見人設(shè)主,有父在子死,而主牌書 『父主祀』字,如何?」曰:「便是禮書 中說得不甚分曉 ,此類只得不寫,若向上尊長則寫。」又問:「溫 公所作主牌甚大,闊四寸,厚五寸八分,不知大小當(dāng)以何者為 是?」曰:「便是溫 公錯(cuò)了,他卻本荀勗 禮?!沽x剛。

      

      呂 與叔集諸家之說補(bǔ)儀禮,以儀禮為 骨。方子。

        福州有前輩三人,皆以明禮稱:王普,字伯照;劉 藻,字昭信;任文薦,字希純。某不及見王伯照,而觀其書 ,其學(xué)似最優(yōu),說得皆有證據(jù) ,儘有議論,卻不似今人杜撰胡說。麻沙有王伯照文字三件,合為 一書 。廣。

      

      「王侍郎普,禮學(xué)律歷皆極精深。蓋其所著皆據(jù)本 而言,非出私臆。某細(xì)考其書 ,皆有來 歷,可行。考訂精確,極不易得。林黃中屢 稱王伯照,他何嘗得其髣彿 !都是杜撰?!够蜓裕骸父V蔹S繼道樞 密祖舜。與伯照齊名?!乖唬骸覆煌?。黃只是讀書 ,不曾理會(huì) 這工夫。是時(shí)福州以禮學(xué)齊名者三人:王伯照任希純劉 昭信。某識(shí)任劉 二公。任搭乾不曉 事,問東答西,不可曉 。劉 說話極仔細(xì),有來 歷,可聽。某嘗問以易說,其解亦有好處。如云『見險(xiǎn)而止為 需,見險(xiǎn)而不止為 訟;需訟下卦皆坎。能通其變?yōu)?隨,不能通其變?yōu)?蠱』之類。想有成書 ,近來 解易者多引之?!箖g。

        「古者禮學(xué)是專 門名家,始終理會(huì) 此事,故學(xué)者有所傳 授,終身守而行之。凡欲行禮有疑者,輒就質(zhì)問。所以上自宗廟朝廷,下至士庶鄉(xiāng)黨典禮,各各分明。漢唐時(shí)猶有此意。如今直是無人如前者。某人丁所生繼母憂,禮經(jīng)必有明文。當(dāng)時(shí)滿朝更無一人知道合當(dāng)是如何,大家打鬨一場 ,後來 只說莫若從 厚。恰似無柰何,本不當(dāng)如此,姑徇人情從 厚為 之。是何所為 如此?豈有堂堂中國 ,朝廷之上以至天下儒生,無一人識(shí)此禮者!然而也是無此人。州州縣縣秀才與太學(xué)秀才,治周禮者不曾理會(huì) 得周禮,治禮記者不曾理會(huì) 得禮記,治周易者不曾理會(huì) 得周易,以至春秋詩都恁地,國 家何賴焉!」因問張舅,淳。聞其已死,再三稱歎,且詢其子孫能守其家學(xué)否?且云:「可惜朝廷不舉用之,使典禮儀。『天敘 有典,自我五典五敦哉!天秩有禮,自我五禮五庸哉!』這箇典禮,自是天理之當(dāng)然,欠他一毫不得,添他一毫不得。惟是聖人之心與天合一,故行出這禮,無一不與天合。其間曲折厚薄淺深,莫不恰好。這都不是聖人白撰出,都是天理決定合著如此。後之人此心未得似聖人之心,只得將 聖人已行底,聖人所傳 於後世底,依這樣 子做。做得合時(shí),便是合天理之自然?!官R孫。

      

      劉 原父好古,在長安,偶得一周敦。其中刻云「●中」,原父遂以為 周張仲之器。後又得一枚,刻云「●伯」,遂以為 張伯。曰:「詩言『張仲孝友』,則仲必有兄矣,遂作銘述其事。後來 趙明誠金石錄辨之云,『●』非『張』,乃某字也。今之說禮無所據(jù) 而杜撰者,此類也?!箯V。

      

      論修禮書
      問:「所編禮,今可一一遵行否?」曰:「人不可不知此源流,豈能一一盡行?後世有聖人出,亦須著變。夏商周之禮已自不同,今只得且把周之禮文行?!官R孫。以下論修書 大指。

      「『禮,時(shí)為 大?!皇孤}賢用禮,必不一切從 古之禮。疑只是以古禮減殺 ,從 今世俗之禮,令稍有防範(fàn)節(jié)文,不至太簡而已。觀孔子欲從 先進(jìn),又曰:『行夏之時(shí),乘殷之輅。』便是有意於損周之文,從 古之樸矣。今所集禮書 ,也只是略存古之制度,使後人自去減殺, 求其可行者而已。若必欲一一盡如古人衣服冠屨 之纖悉畢備 ,其勢 也行不得?!箚枺骸笢?公所集禮如何?」曰:「早是詳了。又,喪 服一節(jié)也太詳。為 人子者方遭喪 禍,使其一一欲纖悉盡如古人制度,有甚麼心情去理會(huì) !古人此等衣服冠屨 ,每日接熟於耳目,所以一旦喪禍,不待講究,便可以如禮。今卻閑時(shí)不曾理會(huì) ,一旦荒迷之際,欲旋講究,勢 必難行。必不得已,且得從 俗之禮而已。若有識(shí)禮者,相之可也?!箖g。

      

      問賀孫所編禮書 。曰:「某嘗說,使有聖王復(fù) 興,為 今日禮,怕必不能悉如古制。今且要得大綱是,若其小處亦難盡用。且如喪 禮冠服斬 衰如此,而吉服全不相似,卻到遭喪 時(shí),方做一副當(dāng)如此著,也是吒異!」賀孫問:「今齊斬 尚存此意,而齊衰期便太輕,大功小功以下又輕,且無降殺 。今若得斟酌古今之儀制為 一式,庶幾 行之無礙,方始立得住?!乖唬骸干厦婕热绱耍旅嫒绾伪M整頓得!這須是一齊都整頓過,方好。未說其他瑣細(xì)處,且如冠,便須於祭祀當(dāng)用如何底,於軍旅當(dāng)用如何底,於平居當(dāng)用如何底,於見長上當(dāng)用如何底,於朝廷治事當(dāng)用如何底,天子之制當(dāng)如何,卿大夫之制當(dāng)如何,士當(dāng)如何,庶人當(dāng)如何,這是許多冠都定了。更須理會(huì) 衣服等差,須用上衣下裳。若佩玉之類,只於大朝會(huì) 大祭祀用之。五服亦各用上衣下裳。齊斬 用粗布,期功以下又各為 降殺 ;如上紐衫一等紕繆鄙陋服色都除了,如此便得大綱正。今若只去零零碎碎理會(huì) 些小不濟(jì) 事。如今若考究禮經(jīng),須是一一自著考究教定?!官R孫。

        楊 通老問禮書 。曰:「看禮書 ,見古人極有精密處,事無微細(xì),各各有義理。然又須自家工夫到,方看得古人意思出。若自家工夫未到,只見得度數(shù) 文為 之末,如此豈能識(shí)得深意!如將 一碗乾硬底飯來 喫 ,有甚滋味!若白地將 自家所見揣摸他本來 意思不如此,也不濟(jì)事 。兼自家工夫未到,只去理會(huì) 這箇,下梢溺於器數(shù) ,一齊都昏倒了。如今度得未可盡曉 其意,且要識(shí)得大綱?!官R孫。    問:「聞郡中近已開六經(jīng)?!乖唬骸敢验_詩書 易春秋,惟二禮未暇及。詩書 序各置於後,以還其舊。易用伯恭所定本。周禮自是一書 。惟禮記尚有說話。儀禮,禮之根本,而禮記乃其枝葉。禮記乃秦漢上下諸儒解釋儀禮之書 ,又有他說附益於其間。今欲定作一書 ,先以儀禮篇目置於前,而附禮記於後。如射禮,則附以射義,似此類已得二十餘篇。若其餘曲禮少儀,又自作一項(xiàng),而以類相從 。若疏中有說制度處,亦當(dāng)采取以益之。舊嘗以此例授潘恭叔,渠亦曾整理數(shù) 篇來 。今居喪 無事,想必下手。儀禮舊與六經(jīng)三傳 並行,至王介甫始罷去。其後雖復(fù) 春秋,而儀禮卒廢。今士人讀禮記,而不讀儀禮,故不能見其本末。場 屋中禮記義,格調(diào)皆凡下。蓋禮記解行於世者,如方馬之屬 ,源流出於熙豐。士人作義者多讀此,故然?!箍蓪W(xué)。以下修書 綱目。

      

      問禮書 。曰:「惟儀禮是古全書 。若曲禮玉藻諸篇,皆戰(zhàn) 國 士人及漢儒所裒集。王制月令內(nèi) 則是成書 。要好,自將 說禮物處,如內(nèi) 則王制月令諸篇附儀禮成一書 ,如中間卻將 曲禮玉藻又附在末後;不說禮物處,如孔子閒居孔子燕居表記緇衣儒行諸篇,卻自成一書 。樂記文章頗粹,怕不是漢儒做,自與史記荀子是一套,怕只是荀子作。家語中說話猶得,孔叢 子分明是後來 文字,弱甚。天下多少是偽 書 ,開眼看得透,自無多書 可讀。」賀孫。

      

      「周禮自是全書 。如今禮書 欲編入,又恐分拆了周禮,殊未有所處。」因說:「周禮只是說禮之條目,其間煞有文字,如『八法』、『八則』、『三易』、『三兆』之類,須各自別有書 ?!棺由龁枺骸竷x禮傳 記是誰作?」曰:「傳 是子夏作,記是子夏以後人作?!棺由疲骸附穸Y書 更附入後世變禮亦好?!乖唬骸赣写艘??!鼓局?。

      

      「余正父欲用國 語而不用周禮,然周禮豈可不入!國 語辭多理寡,乃衰世之書 ,支離蔓衍,大不及左傳。 看此時(shí)文章若此,如何會(huì) 興起國 家!」坐間朋友問是誰做。曰:「見說是左丘明做。」賀孫。

      

      因理會(huì) 所編禮書 ,分經(jīng)分傳 ,而言曰:「經(jīng)文精確峻潔,傳 文則詞語泛濫。國 語所載事跡多如此。如今人作文,因一件事,便要泛濫成章?!谷藗?。  

      賀孫因問:「祭禮附祭義,如說孝許多,如何來得 ?」曰:「便是祭禮難附。兼祭義前所說多是天子禮,若儀禮所存,唯少牢饋食特牲饋食禮是諸侯大夫禮。兼又只是有饋食。若天子祭,便合有初間祭腥等事,如所謂『建設(shè)朝事,燔燎羶薌』。若附儀禮,此等皆無入頭處。意間欲將 周禮中天子祭禮逐項(xiàng)作一總腦,卻以禮記附。如疏中有說天子處,皆編出?!挂蛟疲骸改骋阉ダ希溟g合要理會(huì) 文字,皆起得箇頭在。及見其成與不見其成,皆未可知。萬一不及見此書 之成,諸公千萬勉力整理。得成此書 ,所係甚大!」問:「前日承教,喻以五服之制,乃上有制作之君,其等差如此。今在下有志之士,欲依古禮行之既不可;若一向徇俗之鄙陋,又覺大不經(jīng),於心極不安,如何?」曰:「『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贿@事要整頓,便著從 頭整頓,吉兇皆相稱。今吉服既不如古,獨(dú)於喪 服欲如古,也不可。古禮也須一一考究著所在在這裏,卻始酌今之宜而損益之。若今便要理會(huì) 一二項(xiàng)小小去處,不濟(jì) 事,須大看世間都得其宜方好?!箚枺骸溉缃窀改竼?,且如古服,如齊衰期,乃兄弟、祖父母、伯叔父母,此豈可從 俗輕薄如此?」曰:「自聖賢不得位,此事終無由正。」又云:「使鄭康成之徒制作,也須略成箇模樣 ,未說待周公出制作。如今全然沒理會(huì) ,柰何!若有考禮之人,又須得上之人信得及這事,行之天下亦不難。且如冠制尊卑,且以中梁為 等差。如今天子者用二十四,如何安頓!所以甚大而不宜。要好,天子以十二,一品以九,陞朝以七,選人以五,士以三,庶人只用紗帛裹髻,如今道人。這自有些意思?!箚枺骸盖胰鐧?quán) 宜期喪 當(dāng)如何?」曰:「且依四腳帽子加絰。此帽本只是巾,前二腳縛於後,後二腳反前縛於上,今硬帽、?頭皆是。後來漸變重遲,不便於事。如初用冠帶 ,一時(shí)似好。某必知其易廢,今果如此。若一箇紫衫涼 衫,便可懷 袖間去見人,又費(fèi)輕。如帽帶 皂衫,是多少費(fèi)?窮秀才如何得許多錢?是應(yīng) 必廢也?!咕痈竼枺骸钙谥先绾危坑蒙项I(lǐng)衫而加衰可乎?」曰:「上領(lǐng)衫已不是?!乖唬骸赣蒙钜轮疲植技铀タ珊??」曰:「深衣於古便服。『朝玄端,夕深衣』,深衣是簡便之衣。吉服依玄端制,卻於兇服亦倣為 之,則宜矣?!箚枺骸甘慷Y如喪 祭等,可通行否?古有命士,有不命士,今如之何?」曰:「喪 祭禮節(jié)繁多,今士人亦難行。但古今士不同。古時(shí)諸侯大夫皆可以用士,如今簿、尉之類,乃邑宰之士;節(jié)推、判官之屬 ,則是太守之士。只一縣一州之中有人才,自家便可取將 來 使,便是士。如藩鎮(zhèn)之制,尚存此意。無柰何,是如今將 下面一齊都截了,盡教做一門入,盡教由科舉而得,是將 柰何!」歎息久之。器之問:「國 初衙前役用鄉(xiāng)戶 ?」曰:「客將 次於太守,其權(quán) 甚重,一州之兵皆其將 之,凡教閱出入皆主其事。當(dāng)時(shí)既是大戶 做,亦自愛 惜家產(chǎn),上下相體悉。若做得好底,且教他做。更次一等戶 ,便為 公人,各管逐項(xiàng)職事。更次一等戶 為 吏人,掌文書 簡牘 。極下戶 為 胥徒,是今弓手節(jié)級(jí)奔走之屬 。其終各各有弊。英宗時(shí)有詔,韓縫等要變不成。王荊公做參 政,一變變了?!官R孫。

      

      問:「禮書 學(xué)禮,首引舜命契為 司徒,敷五教;命夔典樂 ,教冑 子兩 條。文蔚竊謂,古人教學(xué)不出此兩者 。契敷五教,是欲使人明於人倫,曉 得這道理;夔典樂 教冑 子,是欲使人養(yǎng)其德性,而實(shí)有諸己,此是一篇綱領(lǐng)?!乖唬骸腹淌侨绱恕a崦嬷皇敲鞔艘灰猓喝绱笏就街?,即是契敷教事;大司樂 之教,即是夔樂 事。」因曰:「『直而溫 ,寬而栗』,直與寬本自是好,但濟(jì)之 以溫 與栗,則盡善。至如『剛』、『簡』二字,則微覺有弊,故戒之以『無虐』、『無傲』,蓋所以防其失也。某所以特與分開,欲見防其失者,專 為 剛、簡而設(shè);不蒙上直、寬二句。『直』、『寬』,但曰『而溫 』、『而栗』,至『剛』、『簡』,則曰『無虐』、『無傲』,觀其言,意自可見。」文蔚曰:「教以人倫者,固是又欲養(yǎng)其德性。要養(yǎng)德性,便只是下面『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四句上?!乖唬骸溉?。諷誦歌詠之間,足以和其心氣 ,但上面三句抑揚(yáng)高下,尚且由人;到『律和聲』處,直是不可走作。所以詠歌之際,深足養(yǎng)人情性。至如播之金石,被之管絃,非是不和,終是不若人聲自然。故晉人孟嘉有言『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謂『漸近自然』。至『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此是言祭祀燕享時(shí)事,又是一節(jié)?!刮奈怠?br>
      

      或問:「禮書 所引伊川言『古者養(yǎng)士,其公卿大夫士之子弟,固不患於無養(yǎng),而庶人子弟之入學(xué)者,亦皆有以養(yǎng)之』,不知是否?」曰:「恐不然。此段明州諸公添入,當(dāng)刪。不然,則注其下云:『今按,程子之言,未知何所據(jù) 也。古者教士,其比閭之學(xué),則鄉(xiāng)老坐於門而察其出入。其來 學(xué)也有時(shí),既受學(xué),則退而習(xí)於其家。及其升而上也,則亦有時(shí)。春夏耕耘,餘時(shí)肄業(yè),未聞上之人復(fù) 有以養(yǎng)之也。夫既給之以百畝之田矣,又給之以學(xué)糧,亦安得許多糧給之耶!周禮自有士田可攷。史記言孔子養(yǎng)弟子三千人,而子由古史亦遽信而取之,恐不然也?!幌氲玫茏觼?從 學(xué)者,則自?糧,而從孔 子出遊列國 者,則食孔子之食耳。然孔子亦安得許多糧?想亦取之列國 之饋爾。孔子居衛(wèi)最久,所以於靈公孝公,有交際、公養(yǎng)之仕,其所以奉孔子者必厚,至他國 則不然矣。故晏子諫齊景公勿用孔子之言曰:『游說丐貸,不可以為 國 。』孟子之時(shí),徒眾尤盛。當(dāng)時(shí)諸侯重士,又非孔子之時(shí)之比。春秋時(shí)人淳,未甚有事,故齊晉皆累世為 伯主,人莫敢爭。戰(zhàn) 國 之時(shí)人多姦 詐,列國 紛爭,急於收拾人才以為 用,故不得不厚待士。」又曰:「古者三年大比,興其賢者能者而進(jìn)於天子,大國三 人,中國 二人,小國 一人,不進(jìn)則有罰??磥?數(shù) 年後所進(jìn)極多。然天子之國 亦小,其員數(shù) 亦有限,不知如何用得許多人?今以天下之大,三年一番進(jìn)士,猶無安頓處,何況當(dāng)時(shí)?白虎通曰:『古者諸侯進(jìn)士,一不當(dāng)則有罰,再不當(dāng)則削其地,三不當(dāng)則罷之廢之,而託於諸侯為 寓公?!豢譄o此理,蓋出後世儒者之傅會(huì) 。進(jìn)士不當(dāng),有甚大過?而遂廢其君,絕其社稷耶!」或曰:「想得周家此法,行之殊不能久。成康數(shù) 世之後,諸侯擅政,天子諸侯之公卿大夫,皆為 世臣盤據(jù) ,豈復(fù) 容外人為 之耶?」曰:「然。兼當(dāng)時(shí)諸侯國 中,亦自要人才用,必不會(huì) 再貢之於天子。天子亦自擁 虛器,無用他處。當(dāng)時(shí)天子威令不行,公卿大夫世襲,諸侯之國 猶寬;古人才之窮而在下者,多仕於諸侯之國 。及公室又弱,而人才復(fù) 多仕於列國 之大夫。當(dāng)時(shí)為 大夫之陪臣者,其權(quán)甚 重。大夫執(zhí) 一國 之權(quán) ,而陪臣復(fù) 執(zhí) 大夫之權(quán) 。所以說『祿去公室』,『陪臣執(zhí) 國 命』。」又曰:「以爵位言之,則大夫亦未甚尊,以權(quán) 勢 言之,則甚重。自天子而下,三等便至大夫。」又曰:「再命為 士,三命為 大夫,天子之大夫四命,小國 之大夫再命,或一命。一樣 小小官職,皆無命。他命禮極重?!褂謫枺骸府?dāng)時(shí)庶民之秀者,其進(jìn)而上之,不過為 大夫極矣。至於公卿之貴,皆世臣世襲,非若今之可以更進(jìn)而代為 也。則士之生於斯時(shí)者,亦可謂不幸矣?!乖唬骸溉?。然當(dāng)時(shí)之大夫宰臣,其權(quán) 甚重。如晉楚齊諸國 ,其大夫皆握天下之權(quán) ,操縱指麾,天下莫不從 之。其宰臣復(fù) 握大夫之權(quán) ,蓋當(dāng)時(shí)其重在下,其輕在上。今日則其重在內(nèi) ,其輕在外,故不同也。」僩。

      

      禮編,纔到長沙,即欲招諸公來 同理會(huì) 。後見彼事叢 ,且不為 久留計(jì),遂止。後至都下,庶幾 事體稍定,做箇規(guī)模,盡喚 天下識(shí)禮者修書 ,如余正父諸人,皆教來 ,今日休矣!賀孫。

      

      或問:「禮書 修得有次第否?」曰:「散在諸處,收拾不聚。最苦每日應(yīng) 酬多,工夫不得專 一。若得數(shù)月 閑,更一兩 朋友相助,則可畢矣。頃在朝,欲奏乞?qū)?chuàng)一局,召四方朋友習(xí)禮者數(shù) 人編修。俟書 成將 上,然後乞朝廷命之以官,以酬其勞 ,亦以小助朝廷蒐用遺才之意。事未及舉,而某去國 矣。」僩。  

      泳居喪 時(shí),嘗編次喪 禮,自始死以至終喪 ,各立門目。嘗以門目呈先生。臨歸,教以「編禮亦不可中輟」。泳曰:「考禮無味,故且放下?!瓜壬唬骸笝M渠教人學(xué)禮,呂 與叔言如嚼木札。今以半日看義理文字,半日類禮書 ,亦不妨?!贯崦少n書 云:「所定禮編,恨未之見。此間所編喪 禮一門,福州尚未送來 。將 來 若得賢者持彼成書 ,復(fù) 來 參 訂,庶幾 詳審,不至差互。但恐相去之遠(yuǎn),難遂此期耳?!垢V?,謂黃直卿也。庚申二月既望,先生有書 與黃寺丞商伯云:「伯量依舊在門館否?禮書 近得黃直卿與長樂 一朋友在此,方得下手整頓。但疾病昏倦時(shí)多,又為 人事書 尺妨廢,不能得就緒。直卿又許了鄉(xiāng)人館,未知如何。若不能留,尤覺失助。甚恨鄉(xiāng)時(shí)不曾留得伯量相與協(xié)力!若渠今年不作書 會(huì) ,則煩 為 道意,得其一來 為 數(shù) 月留,千萬幸也!」作書 時(shí),去易簀只二十有二日,故得書 不及往。後來 黃直卿屬 李敬子招往成禮編,又以昏嫁不得行。昨寓三山,楊 志仁反復(fù) 所成禮書 ,具有本末,若未即死,尚幾 有以遂此志也。胡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