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拼音:lǜ yīng zuǐ bēi
解釋: 綠鸚嘴鵯別名“藍(lán)頭公”、“青冠”。屬雀形目,鵯科,鸚嘴鵯屬。分布于我國華中及長江中下游以南廣大地區(qū)。是比較常見的籠養(yǎng)鳴鳥。
綠鸚嘴鵯體長約20厘米,體重約45克。嘴短厚且呈灰黃色,上喙向下彎曲似鸚鵡嘴,額基部為石灰色,喉部及頭側(cè)呈黑褐色,上胸有一半圓形白環(huán),繞到頸的兩側(cè),上胸和體側(cè)呈橄欖綠,腹部為黃綠色,有一黑褐色寬端,尾下覆羽鮮黃色,腳褐色。
綠鸚嘴鵯常棲息于平原、山地的樹林、灌木叢中,在山間河谷的樹叢中也很常見。喜歡集群,有時也成對或單獨(dú)活動。善鳴叫,鳴聲婉轉(zhuǎn)。屬雜食性的鳥類,以種子、草籽、野果、花芽、葉芽等為食,動物性食物有昆蟲及其它小型動物等。
每年5—6月,綠鸚嘴鵯開始繁殖。其筑巢于樹叢的枝條上,以樹葉、樹枝及草莖編織而成,巢高約11厘米,深約4厘米,每窩產(chǎn)卵2—4枚,卵灰白色或淺黃色,夾雜紅褐或淺灰紫色斑點(diǎn)。孵卵多由雌鳥來承擔(dān),孵化期約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