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hǐ
  • 拼音:chi
  • 注音:ㄔˇ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QQE
  • 五筆98:YQQE
  • 五行:
  • Unicode:U+88B2
  • 四角號(hào)碼:00732
  • 倉頡輸入法:YNIV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袲字拼音(帶聲調(diào))
    chǐ
  • 袲字筆順
    捺橫撇折捺撇折捺撇折撇捺
  • 基本解釋

    chǐ ? ㄔˇ ◎ 古同“袳”。

  • 漢語字典

    [①][chǐ][《廣韻》尺氏切,上紙,昌。][《廣韻》弋支切,平支,以。]亦作“袳1”。春秋時(shí)宋地名。在今安徽宿縣。

    音韻參考

    [廣 韻]:弋支切,上平5支,yí,止開三平支A以[平水韻]:上聲二十哿[粵 語]:j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下】【衣字部】 袲;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115第24【唐韻】戈支切【集韻】【韻會(huì)】余支切,??音移。地名?!敬呵铩せ甘迥辍抗珪?huì)宋公、衞侯、??侯于袲,伐鄭。【註】袲,宋地,在沛國相縣西南。 又【韻會(huì)】尺氏切,音侈。衣長好貌?!∮峙汕?,音娜。【玉篇】??袲。詳??字註?!∫嘧餮E。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