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wěi
  • 拼音:wei
  • 注音:ㄨㄟ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NHH
  • 五筆98:ANKG
  • 五行:
  • Unicode:U+8466
  • 四角號碼:44506
  • 倉頡輸入法:TDMQ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葦字拼音(帶聲調(diào))
    wěi
  • 葦字筆順
    橫豎豎折豎橫豎折橫橫折豎
  • 基本解釋

    wěi ? ㄨㄟˇ ◎ 見“葦”。

  • 漢語字典

    [①][wěi][《廣韻》于鬼切,上尾,云。]“葦1”的繁體字。(1)蘆葦。(2)指用蘆葦編成的小筏子。(3)引申為小舟。(4)變動貌。參見“葦然”。[②][wěi][《集韻》于貴切,去未,云。]通“緯1”?!叭?”的繁體字。編織。

    音韻參考

    [上古音]:微部喻三母,hiu?i[廣 韻]:于鬼切,上7尾,wěi,止合三上微云[平水韻]:上聲五尾[粵 語]:wai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葦;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045第28【玉篇】禹鬼切【集韻】羽鬼切,??音偉。【說文】大葭也?!驹姟ばo風(fēng)】一葦杭之?!撅L(fēng)俗通】除夕飾桃人,垂葦交,畫虎于門。【後漢·袁閎傳】爲(wèi)沛相,乗葦車。 又山名?!舅?jīng)注】江水浦東有葦山?!∮帧绢惼坑诜乔校糸??!緺栄拧め尣荨咳??,芀。謝嶠讀作平聲。 又【篇?!坑谫F切,音胃?!厩f子·列禦??】緯蕭而食。亦作葦。考證:〔【詩·衞風(fēng)】一葦航之。〕 謹(jǐn)照原文航改杭。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