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ba
  • 注音:ㄅㄚ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4
  • 漢字結(jié)構(gòu):單一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象形
  • 五筆86:CNHN
  • 五筆98:CNHN
  • 五行:
  • Unicode:U+5DF4
  • 四角號碼:77717
  • 倉頡輸入法:A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0178
提交資料
  • 巴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巴字筆順
    折豎橫折
  • 巴字的組詞
    阿米巴 阿米巴痢疾 阿彌巴 阿魯巴島 阿拉巴圖 阿爾巴尼亞人 阿爾巴尼亞 阿巴拉契亞山脈 愛巴物兒 奧巴馬混亂 奧巴馬困境 奧巴馬踹門 奧巴馬山 奧巴馬 巴黎裸體表演藝術(shù)團(tuán) 巴黎圣日耳曼隊 巴哥犬 巴氏滅菌法 巴菲特的預(yù)言 巴薩 巴巴花 巴旦杏仁 巴東巖白菜 巴豆殼 巴豆樹根 巴豆葉 巴豆油 巴比妥 巴茅根 巴茅果 巴掌草 巴苦巴苦 巴黎寶貝 巴菲特午餐 巴烏特癥候群 巴比晚宴 巴比 巴摩梭羅女 巴國布衣 巴拿馬草帽 巴黎愛墻 巴達(dá)本加火山 巴貝奇差分機 巴人汲水圖 巴頓術(shù) 巴黎家居 巴掌會 巴伊亞祖母綠 巴黎卡詩 巴松
  • 與巴相關(guān)的成語
    巴山度嶺 巴三攬四 巴人下里 巴高枝兒 巴巴結(jié)結(jié) 巴巴劫劫 巴巴急急 巴頭探腦 巴山夜雨 巴山蜀水 巴三覽四 巴前算后 巴高望上 繃巴吊拷 吃啞巴虧 干巴利落 干巴利脆 可憐巴巴 老實巴交 愣眼巴睜
  • 基本解釋

    bā ? ㄅㄚˉ ◎ 粘結(jié)著的東西:泥巴。鍋巴。 ◎ 粘貼,依附在別的東西上:飯巴鍋了。巴結(jié)別人。 ◎ 貼近: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 盼,期望:巴望。 ◎ 張開:巴著眼睛。 ◎ 古國名,在今中國四川省東部。 ◎ 中國四川省東部,泛指四川:巴蜀。巴山蜀水。 ◎ 詞尾,讀輕聲:尾巴。嘴巴。 ◎ 大蛇:巴蛇(傳說中能吞大象的蛇)。 ◎ 氣壓的壓強單位。 ◎ 壓強單位。 ◎ 姓。

    英文翻譯

    bar   be close to   cling to   hope earnestly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bā? 〈名〉 (1)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義:大蛇) (2)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 [big snake] 巴,巴蟲也,或曰食象蛇。——《說文》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渡胶=?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注:“說者云,長千尋?!? 朱卷之國,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注:“即巴蛇也?!? (3) 因加熱、干燥或粘結(jié)而成的東西 [crust]。如:鹽巴;泥巴;鍋巴 (4) 古族名;古代國名,轄境在今四川省東部 [Ba] 西南有巴國?!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注:“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鳥。——《周書·王會》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國》。注:“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隸屬。” (5) 古時這里出產(chǎn)巴蛇,因此周朝分封在該地區(qū)的諸侯國叫“巴子國”。秦惠文王滅巴后,改置巴、蜀、漢中三郡 (6) 壓強的單位,等于10 5 帕,或10 5 牛頓/米 2 ,或10 6 達(dá)因/厘米 2 (0.986923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 [bar]詞性變化 bā? 〈動〉 (1) 盼,期待著愿望的實現(xiàn) [wait anxiously] 暗潮巴到無人會,只有篙師識水痕?!獥钊f里《過沙頭》 (2) 又如:巴得(盼望) (3) 緊緊貼在 [cling to]。如:爬山虎巴在墻上 (4) 粘結(jié)在…上 [stick to]。如:粥巴鍋了 (5) 靠近;貼近 [be close to] 前不巴村,后不著店,怎生是好?——元· 王曄《桃花女》 我只道是誰,巴著窗戶眼兒一瞧,原來寶妹妹坐在炕沿上。——《紅樓夢》 (6) 爬,攀登 [climb]。如:巴山虎(爬山虎);巴山越(度)嶺(爬山越嶺) (7) 助詞。用作后綴。如:尾巴;干巴

  • 漢語字典

    [①][b?。荩邸稄V韻》伯加切,平麻,幫。]亦作“把4”。(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2)古族名;國名。其族主要分布在今川東、鄂西一帶。傳說周以前居今甘肅南部,后遷武落鐘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以廩君為首領(lǐng),稱廩君蠻;因以白虎為圖騰,又稱白虎夷或虎蠻。周初封為子國,稱巴子國。春秋時與楚鄧等國交往頻繁。對鄂西、川東的開發(fā)有過重大貢獻(xiàn)。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并于秦,以其地為巴郡。其族人一支遷至今鄂東,東漢時稱江夏蠻,西晉、南北朝時稱五水蠻。一支遷至今湘西,構(gòu)成武陵蠻或五溪蠻的一部分。留在四川境內(nèi)的,部分稱板楯蠻。南北朝時更大量遷移,大都先后與漢族同化。一說與今湘西土家族有淵源關(guān)系。參閱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3)靠近;貼近。(4)粘住。(5)謂干燥后凝結(jié)粘著的東西。(6)盼望;等待。(7)博??;營求。(8)爬;攀登。(9)指攀援;攀附。(10)伸。(11)同“笆”。(12)刨;挖。(13)干裂;張開。(14)口輔;面頰。(15)語助詞。(16)[英bar]音譯詞。壓強單位。氣壓的壓強單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一百萬達(dá)因作用力的壓強。測定大氣壓強多用毫巴,即千分之一巴。一毫巴等于0.75毫米水銀柱高的壓力。(17)[英bar]音譯詞。壓強單位。物的壓強單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一達(dá)因作用力的壓強。(18)姓。漢有巴肅。見《後漢書·黨錮傳·巴肅》。

    音韻參考

    [廣 韻]:伯加切,下平9麻,bā,假開二平麻幫[平水韻]:下平六麻[唐 音]:*ba[國 語]:bā[粵 語]:baa1[閩南語]:pa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中】【己字部】 巴; 康熙筆畫:4; 頁碼:頁327第01【廣韻】伯加切【集韻】【正韻】邦加切,??音芭?!緩V韻】巴蜀?!緯つ潦氖琛堪驮谑裰畺|偏?!救陀洝块佋钒姿畺|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故名三巴?!∮帧居衿繃!咀髠鳌せ妇拍辍堪妥邮鬼n服告于楚?!驹]】巴國,在巴郡江州縣。 又郡名?!厩皾h·地理志】巴郡,秦置,屬益州。【譙周巴記】初平六年,趙穎分巴爲(wèi)二郡,巴郡以墊江爲(wèi)治,安漢以下爲(wèi)永寧郡。建安六年,劉綽分巴,以永寧爲(wèi)巴東郡,墊江爲(wèi)巴西郡?!∮种菝!咎茣さ乩碇尽可侥系烙邪椭??!∮挚h名?!咎茣さ乩碇尽繗w州有巴東,壁州有東巴,通州有巴渠,合州有巴川?!∮帧菊f文】蟲也。或曰食象蛇?!旧胶=?jīng)】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爲(wèi)蛇,靑黃赤黑。一曰黑蛇靑首?!緷〗洝眶嗤腊蜕哂诙赐ィ涔菭?wèi)陵,世稱巴陵?!∮职徒叮菝??!舅抉R相如·子虛賦】諸柘巴且?!驹]】且草,一名巴蕉。 又【正韻】尾也?!∮中??!踞釢h·黨錮傳】巴肅,勃海高城人。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