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ù
  • 拼音:zhu
  • 注音:ㄓㄨˋ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7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WPSH
  • 五筆98:WPSH
  • 五行:
  • Unicode:U+4F47
  • 四角號碼:23221
  • 倉頡輸入法:OJMN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 佇字拼音(帶聲調)
    zhù
  • 佇字筆順
    撇豎捺捺折橫豎
  • 基本解釋

    (佇) zhù ?ㄓㄨˋ 〈動〉 ◎ 久立。如:“佇立”。《楚辭·離騷》:“結幽蘭而延佇。”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佇中衢而空軫,巾下澤而莫因?!? ◎ 等待。唐·杜甫《壯遊》:“羣兇逆未定,側佇英俊翔?!? ◎ 積聚?!段倪x·孫綽〈遊天臺山賦〉》:“惠風佇芳於陽林?!?/p>

  • 漢語字典

    [①][zhù][《廣韻》直呂切,上語,澄。]亦作“佇1”。(1)久立。(2)企盼;期待。(3)停止;停留。(4)積聚。

    音韻參考

    [廣 韻]:直呂切,上8語,zhù,遇開三上魚澄[平水韻]:上聲六語[唐 音]:djhiu?[國 語]:zhù[粵 語]:cyu5[閩南語]:thu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佇; 康熙筆畫:7; 頁碼:頁97第22【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寧。【爾雅·釋詁】佇,久也?!菊f文】佇,久立也。【詩·邶風】瞻望弗及,佇立以泣?!厩るx騷】結幽蘭以延佇。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