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u
  • 注音:ㄑㄩ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7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YBMH
  • 五筆98:YBMH
  • 五行:
  • Unicode:U+8BCE
  • 四角號碼:32772
  • 倉頡輸入法:IVU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646
提交資料
  • 詘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詘字筆順
    捺折折豎豎折豎
  • 詘字的組詞
    聱牙詘曲 避詘 貶詘 充詘 挫詘 大直若詘 俯詘 譏詘 詰詘聱牙 詰詘 敬詘 沮詘 木詘 取詘 屈詘 詘志 詘指 詘折 詘約 詘纓插衽 詘意 詘抑 詘要橈膕 詘要橈腘 詘信 詘膝 詘體 詘勝 詘身 詘伸 詘申 詘辱 詘柔 詘容 詘人 詘曲 詘強 詘免 詘節(jié) 詘彊 詘奸 詘服 詘法 詘乏 詘道 詘寸信尺 時詘舉贏 受詘 脅詘 議詘
  • 與詘相關的成語
    聱牙詘曲 詘要橈腘 詘寸信尺
  • 基本解釋

    (詘) qū ? ㄑㄩˉ ◎ 彎曲:詰詘(同“詰屈”)?!霸x五指而頓之”。 ◎ 屈服,折服:“公輸盤詘”。 ◎ 嘴笨:“辯于心而詘于口”。 ◎ 戛然而止的樣子:“扣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 ◎ 盡,窮:“其兵不詘”。 ◎ 短縮。 ◎ 姓。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詘 qū? 〈形〉 (1) (形聲。從言,出聲。本義:言語鈍拙) (2) 同本義 [stutter] 詘,辭塞?!稄V韻》 詘,字從言,當與吃同意?!墩f文通訓定聲》 公輸盤詘。——《墨子·公輸》 輕財重士,辯于心而詘于口。——《史記·李斯列傳》 (3) 盡,窮盡 [exhausted] 利出于一孔者,其國無敵;出二孔者,其兵不詘;出三孔者,不可以舉兵;出四孔者,其國必亡?!豆茏印? 理詘勢窮。——清· 林則徐文 (4) 聲音戛然而止貌 [suddenly-mute] 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抖Y記》??追f達疏:“詘謂止絕也?!?b>詞性變化 ◎ 詘 qū? 〈動〉 (1) 通“屈”。彎曲 [bend] 詘,屈也?!稄V雅·釋詁一》 詘五指而頓之?!盾髯印駥W》 詘要橈腘?!盾髯印じ粐? 詘右臂支船。——明· 魏學洢《核舟記》 (2) 又如:詘伸(詘申。彎曲與伸直);詘曲(詘折。彎曲);詘體(彎曲肢體);詘膝(下跪);詘柔(屈曲柔弱) (3) 屈服 [yield] 然而敵國不待試而詘?!盾髯印ぷh兵》 詘敵國?!稇?zhàn)國策·秦策一》 (4) 又如:詘意(屈就);詘志(曲意遷就);詘服(屈服) (5) 屈辱;冤屈 [humiliate;wrong] 宋王因怒而詘殺之。——《呂氏春秋·壅塞》 (6) 又如:詘身(降低身分,屈己下人);詘辱(委屈和恥辱);詘容(屈辱容忍);詘節(jié)(降低身分,降心相從) (7) 通“黜”( chu)。貶退 [demote;oust;relegate] 彼公仲者,秦勢能詘之。——《戰(zhàn)國策·韓策三》 可謂能詘免變化以致之?!墩f苑·敬慎》 (8) 通“訖”。止 [complete;be over] 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抖Y記·聘義》

  • 漢語字典

    [①][qū][《廣韻》區(qū)勿切,入物,溪。]“倔3”的被通假字。“詘1”的繁體字。(1)卷曲;彎曲。(2)折服;屈服。(3)冤枉;委屈。(4)受壓抑。(5)卑屈恭敬貌。(6)言語鈍拙。(7)窮盡。(8)特指力窮。(9)短縮;缺少。(10)聲音戛然而止貌。(11)副詞。反而。(12)姓。漢代有詘強。見《萬姓統(tǒng)譜·勿韻》。[②][chù][《集韻》勑律切,入術,徹。]“詘2”的繁體字。通“黜1”。貶黜,貶退。

    音韻參考

    [平水韻]:入聲四質(zhì)·入聲五物[粵 語]:wat1[閩南語]:thuh4,thut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 詘;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188第18【唐韻】區(qū)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曲勿切,??音屈?!菊f文】詰詘也。一曰屈襞?!径Y·喪大記】凡??衣不詘。【註】謂舒而不卷也?!境o·九思】思哽饐兮詰詘?!∮帧静┭拧壳?,折也?!居衿客髑??!径Y·樂記】習其俯仰詘伸。【史記·管晏列傳】君子詘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前漢·孫寶傳】道不可詘,身詘何傷?!∮帧緩V韻】辭塞也?!緫?zhàn)國策】於是魏王聽此言也,甚詘?!∮帧绢惼砍湓x,喜失節(jié)貌。【禮·儒行】不充詘于富貴?!∮中?。漢有詘強。見【印藪】?!∮帧卷崟客ㄗ髑!拒髯印駥W篇】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驹]】詘與屈同。 又【集韻】【正韻】??渠勿切,音掘。與充詘義同?!∮纸^止貌?!径Y·聘義】叩之,其聲淸??以長,其終詘然樂也。 又【正韻】盡也?!厩皾h·司馬相如傳】徼??受詘?!編煿旁]】言獸有力盡者,受而有之?!∮帧炯崱侩仿汕?,音怵。與黜同?!緫?zhàn)國策】彼公仲者,秦勢能詘之。【註】詘,貶下也?!∮帧炯崱客ㄗ鹘I?!径Y·射義】進爵絀地?!驹]】《內(nèi)則》以前作絀,《明堂位》以後作詘?!∮帧炯崱炕蜃鞒觥!咀髠鳌は迦辍孔@譆出出。【周禮·秋官·庭氏鄭註】引作詘詘。劉昌宗音出。本亦作出。 又【集韻】奴骨切,嫩入聲。與訥同。詳訥字註?!∮帧菊f文】或作誳。【長箋】作誳。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