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dòu
  • 拼音:dou
  • 注音:ㄉㄡˋ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EGKU
  • 五筆98:EGKU
  • 五行:
  • Unicode:U+8130
  • 四角號碼:71218
  • 倉頡輸入法:BMRT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脰字拼音(帶聲調(diào))
    dòu
  • 脰字筆順
    撇折橫橫橫豎折橫捺撇橫
  • 脰字的組詞
    白脰 的脰烏 斷脰決腹 斷脰 枷脰械手 頸脰 舉鼎絶脰 決脰 軀脰 刎脰 延脰 鶯脰湖 鶯脰
  • 與脰相關(guān)的成語
    斷脰決腹
  • 基本解釋

    dòu ? ㄉㄡˋ ◎ 脖子、頸。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dòu? 〈名〉 (1) (形聲。從肉,豆聲。本義:脖子) (2) 同本義 [neck]。又如:脰鳴(用頸項(xiàng)鳴叫) (3) “脰”假借為“頭”,頭顱 [head] 有賢士大夫發(fā)五十金,買五人之脰而函之。——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4) 咽喉 [throat] 咽,咽物也,…青、 徐謂之脰,物投其中,受而下之也。——《釋名·釋形體》

  • 漢語字典

    [①][dòu][《廣韻》田候切,去候,定。]頸項(xiàng)。

    音韻參考

    [廣 韻]:田候切,去50候,dòu,流開一去侯定[平水韻]:去聲二十六宥[粵 語]:dau6[閩南語]:tau7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