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jiǎn
  • 拼音:jian
  • 注音:ㄐㄧㄢ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IDGT
  • 五筆98:IDGK
  • 五行:
  • Unicode:U+6E1B
  • 四角號碼:33150
  • 倉頡輸入法:EIH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減字拼音(帶聲調(diào))
    jiǎn
  • 減字筆順
    捺捺橫橫撇橫豎折橫折撇捺
  • 基本解釋

    jiǎn ? ㄐㄧㄢˇ ◎ 同“減”。

  • 漢語字典

    [①][jiǎn][《廣韻》古斬切,上豏,見。][《廣韻》下斬切,上豏,匣。]亦作“減1”。(1)去掉一部分。(2)減輕;降低。(3)不足,不到。(4)遜于;亞于。(5)數(shù)學(xué)運算方法之一。即求兩數(shù)之差的計算方法。(6)滅絕。(7)分。(8)姓。漢代有減宣。見《史記·酷吏列傳》。

    音韻參考

    [廣 韻]:下斬切,上53豏,xiàn,咸開二上咸匣[平水韻]:上聲二十九豏[唐 音]:g??m[國 語]:jiǎn[粵 語]:gaam2[閩南語]:kiam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減;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633第42【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斬切,音鹼。【說文】損也。【玉篇】少也,輕也?!径Y·樂記】禮主其減?!∮炙!旧胶=?jīng)】番條之山,減水出焉。又岐山亦出減水,東南流注于江?!∮中?。【史記·酷吏傳】減宣?!∮帧緩V韻】【集韻】??下斬切,音豏。又【集韻】公陷切,音?。義??同?!∷鬃鳒p,非??甲C:〔又姓?!厩皾h·酷吏傳】減宣?!场≈?jǐn)按漢書作咸,史記作減。前漢改史記。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