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sān
  • 拼音:san
  • 注音:ㄙㄢ
  • 部首筆畫:10
  • 總筆畫:21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DECE
  • 五筆98:DECE
  • 五行:
  • Unicode:U+9B16
  • 四角號碼:72202
  • 倉頡輸入法:SHIIH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鬖字拼音(帶聲調)
    sān
  • 鬖字筆順
    橫豎橫橫橫折捺撇撇撇折捺折捺折捺撇捺撇撇撇
  • 鬖字的組詞
    龕鬖
  • 基本解釋

    sān ? ㄙㄢˉ ◎ 〔鬖髿(suō)〕(頭發(fā))蓬松散亂,如“抱頭拜舞發(fā)鬖鬖。”

  • 漢語字典

    [①][sān][《廣韻》蘇甘切,平談,心。](1)毛發(fā)下垂貌。參見“鬖髿”。(2)亂頭發(fā)。(3)頭發(fā)美。[②][sàn][《集韻》蘇暫切,去闞,心。]毛長貌。

    音韻參考

    [廣 韻]:蘇甘切,下平23談,sān,咸開一平談心[平水韻]:下平十三覃[粵 語]:saam1[閩南語]:sam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髟字部】 鬖; 康熙筆畫:21; 頁碼:頁1456第21【廣韻】蘇甘切【集韻】【韻會】【正韻】蘇含切,??音三。?鬖,毛垂也?!居衿縼y髮也?!∮帧炯崱渴梏⑶?,音森。又初簪切,音嵾。又師咸切,音攕。又所斬切,音摻。又蘇暫切,三去聲。義??同?! 酒!恳嘧??。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