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bèi
  • 拼音:bei
  • 注音:ㄅㄟˋ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UXBH
  • 五筆98:UXBH
  • 五行:
  • Unicode:U+90B6
  • 四角號碼:17127
  • 倉頡輸入法:LMPN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3693
  • 邶字拼音(帶聲調(diào))
    bèi
  • 邶字筆順
    豎橫橫撇折折豎
  • 邶字的組詞
    邶詩
  • 基本解釋

    bèi ? ㄅㄟˋ ◎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東南。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bèi? 〈名〉 古國名 [Bei state]。周武王封殷紂王之子武庚于此,約相當(dāng)于今河南省淇縣以北,湯陰縣東南一帶地方

  • 漢語字典

    [①][bèi][《廣韻》蒲昧切,去隊,並。]亦作“鄁1”。(1)古國名。周武王克商后,分朝歌以北之地為邶,南為鄘,東為衛(wèi)。以邶封紂子武庚。武庚叛,周公盡以其地封弟康叔,而遷邶鄘之民于雒邑。(2)邶地之樂?!对姟酚小囤L(fēng)》十九篇。

    音韻參考

    [廣 韻]:蒲昧切,去18隊,bèi,蟹合一去灰並[平水韻]:去聲十一隊[粵 語]:bu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邑字部】 邶;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270第03【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佩。【說文】故商邑,自河內(nèi)朝歌以北是也?!驹姟ぺL(fēng)·小序】武王克商,分朝歌而北謂之邶。 又【集韻】補昧切,音背。齊地名?!咀髠鳌は宥四辍魁R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與商之邶名同地異。 【廣韻】同鄁。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