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wu
  • 注音:ㄨ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7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KNDU
  • 五筆98:KNDU
  • 五行:
  • Unicode:U+5433
  • 四角號碼:26804
  • 倉頡輸入法:RVNK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 吳字拼音(帶聲調)
  • 吳字筆順
    豎折橫折橫撇捺
  • 基本解釋

    wú ? ㄨˊ ◎ 同“吳”。

  • 漢語字典

    [①][wú]“吳1”的舊字形。[②][yú]“吳2”的舊字形。

    音韻參考

    [廣 韻]:五乎切,上平11模,wú,遇開一平模疑[唐 音]:*ngo[國 語]:wú[粵 語]:ng4[閩南語]:goD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吳; 康熙筆畫:7; 頁碼:頁179第04〔古文〕????【唐韻】午胡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國名?!臼酚洝翘兰摇刻记G蠻,自號句吳?!驹]】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厩皾h·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荊國,十二年,更名吳?!∫嗫h名?!厩皾h·地理志】會稽郡吳縣?!∮帧菊f文】郡也?!踞釢h·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卷崟繀强?、吳興、丹陽爲三吳?!菊滞ā克浺詤桥d、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說不同。又【齊語】西服?沙西吳?!驹]】雍州之地。 又天吳,水神也?!竟薄ど胶=涃潯堪祟^十尾,人面虎身。龍據兩川,威無不震。 又【說文】姓也。【廣韻】太伯之後,因以命氏?!∮帧痉窖浴看笠病!菊f文】大言也?!驹姟ぶ茼灐坎粎遣话?。【傳】吳,譁也。又【魯頌】不吳不揚?!菊f文註】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今寫詩者,攺吳作?,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踞屛摹繀牵f如字。何承天云:從口下大,故魚之大口者名?,胡化反,此音恐驚俗也。按《說文》《釋文》俱云吳作?讀,非。而《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諸書,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惟正韻收吳入禡韻,詩朱註亦作去聲讀。未知孰是,存以備考?!∮帧炯崱吭闱?,音愚。虞古作吳。註詳虍部七畫?!踞屆繀牵菀?。太伯讓位而不就,歸封于此,虞其志也?!∮峙c娛通。【詩·周頌】不吳不敖?!臼琛空x曰:人自娛樂,必讙譁爲聲。故以娛爲譁也。定本娛作吳。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