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bi
  • 注音:ㄅㄧ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WGKL
  • 五筆98:WGKL
  • 五行:
  • Unicode:U+506A
  • 四角號碼:21266
  • 倉頡輸入法:OMRW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偪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偪字筆順
    撇豎橫豎折橫豎折橫豎橫
  • 偪字的組詞
    蹙偪 官偪民反 僭偪 困偪 陵偪 侵偪 實偪處此 畏偪 相偪 壅偪
  • 與偪相關(guān)的成語
    官偪民反
  • 基本解釋

    bī ? ㄅㄧˉ ◎ 同“逼”。

  • 漢語字典

    [①][bī][《廣韻》彼側(cè)切,入職,幫。]“畐2”的今字。(1)逼迫;威脅。(2)迫近;靠近。(3)狹窄,擁擠。(4)畏縮。(5)古代綁腿的布帛帶。[②][fù][《廣韻》方六切,入屋,非。]春秋時有偪陽國。見《春秋·襄公十年》?!斗Y梁傳》作“傅陽”。

    音韻參考

    [廣 韻]:方六切,入1屋,fu,通開三入東幫[平水韻]:入聲一屋[國 語]:bī[粵 語]:bik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偪;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111第23【集韻】與逼同。侵迫也。【禮·雜記】君子不僭上,不偪下?!∮譅?wèi)行縢之名?!踞屆總浚宰员剖?。今謂之行縢,言以裹腳,可以跳騰輕便也。【禮·內(nèi)則】偪屨著綦。【註】行縢也。【詩·小雅·邪幅在下註】幅偪也。邪纏於足,所以束脛在股下也。諸侯見天子,人子事父母,皆然。 又【揚子·方言】腹?jié)M曰偪。【註】言敕偪也?!緯x書·明帝紀(jì)】阮孚告溫嶠內(nèi)迫,卽謂偪也?!∮帧緩V韻】【集韻】??方六切,音福。偪陽,地名。見【左傳·襄十年】。考證:〔又借爲(wèi)偪屨之偪?!径Y·內(nèi)則】偪屨著綦?!场≈?jǐn)按內(nèi)則偪屨著綦,偪字自爲(wèi)一句,不與屨字連讀。謹(jǐn)改偪屨之偪爲(wèi)行縢之名。〔【釋名】偪,所以自逼。〕 謹(jǐn)照原文逼下增束字。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