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祭 jì ? ㄐㄧˋ ◎ 對(duì)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儀式:祭奠。祭禮。祭靈。祭典。祭掃。 ◎ 供奉鬼神或祖先: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 使用(法寶):祭起一件法寶。
◎ 祭 hold a memorial ceremony for offer sacrifice to wield
詳細(xì)字義◎ 祭 jì? 〈動(dòng)〉 (1) (會(huì)意。甲骨文字形,左邊是牲肉;左邊是“又”(手);中間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靈。古人殺牲,一是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臺(tái)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本義:祭祀) (2) 同本義 [obit;offer a sacrifice] 祭,祀也?!墩f(shuō)文》 祭之為言索也。——《說(shuō)苑·權(quán)謀》 祭者,薦其時(shí)也,薦其敬也,薦其美也,非享味也。——《谷梁傳·成公十七年》 無(wú)牲而祭曰薦,薦而加牲曰祭。——《公羊傳·桓公八年》注 祭者,所以追養(yǎng)繼孝也。——《禮記·祭統(tǒng)》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墩撜Z(yǔ)·鄉(xiāng)黨》 以靈鼓鼓社祭?!吨芏Y·地官》 (3) 又如:公祭死難烈士;主祭;陪祭;祭掃(祭祀并掃墓) (4) 使用,舊小說(shuō)中謂用咒語(yǔ)施放神秘武器 [wield]。如:祭起一件法寶來(lái) (5) 另見(jiàn) zhài?基本詞義◎ 祭 Zhài 〈名〉 (1) 姓 (2) 另見(jiàn) jì?
[①][jì][《廣韻》子例切,去祭,精。](1)祭祀。對(duì)陳物供奉神鬼祖先的通稱。(2)祭奠。以儀式追悼死者。(3)殺。參見(jiàn)“祭獸”。(4)猶供奉。(5)小說(shuō)中謂用咒語(yǔ)施放神秘武器。亦泛指施放;使用。[②][zhài][《廣韻》側(cè)界切,去怪,莊。](1)古國(guó)名。姬姓。始封之君為周公之子。原為畿內(nèi)之國(guó),后東遷,在今河南省鄭州市東北。(2)姓。東漢有祭遵。見(jiàn)《後漢書(shū)》本傳。
[廣 韻]:子例切,去13祭,jì,蟹開(kāi)三去祭A精[平水韻]:去聲八霽·去聲十卦[粵 語(yǔ)]:zai3[閩南語(yǔ)]:ch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