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ài
  • 拼音:ai
  • 注音:ㄞˋ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DXTH
  • 五筆98:DXTH
  • 五行:
  • Unicode:U+7919
  • 四角號碼:17681
  • 倉頡輸入法:MRPK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礙字拼音(帶聲調(diào))
    ài
  • 礙字筆順
    橫撇豎折橫撇折撇橫橫撇捺折捺折豎橫撇捺
  • 基本解釋

    ài ? ㄞˋ ◎ 見“礙”。

  • 漢語字典

    [①][ài][《廣韻》五溉切,去代,疑。]亦作“1”。“礙1”的繁體字。亦作“礙1”。(1)限止;阻擋。(2)妨礙。(3)障礙。(4)牽掛。(5)遮蔽。(6)見“礙夜”。

    音韻參考

    [廣 韻]:五漑切,去19代,ài,蟹開一去咍疑[平水韻]:去聲十一隊[粵 語]:ngoi6[閩南語]:gai7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下】【石字部】 礙;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837第46【唐韻】五漑切【集韻】【韻會】牛代切,??音硋。或作硋。通作閡。南史引浮屠書作?。【說文】止也。又距也,妨也,阻也,??也?!緭P(yáng)子·法言】聖人之治天下,礙諸以禮樂?!∮帧炯崱眶~其切,音疑。礙??,靑石?!∮秩~魚記切,音詣?!咎K轍·嶽下詩】山林無不容,疲苶坐自礙,自知俗緣深,畢老收闤闠。闠,求位切。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