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shāng,tàng,tāng
  • 拼音:tang
  • 注音:ㄕㄤ,ㄊㄤˋ,ㄊㄤ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INRT
  • 五筆98:INRT
  • 五行:
  • Unicode:U+6C64
  • 四角號碼:37127
  • 倉頡輸入法:ENSH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0542
提交資料
  • 湯字拼音(帶聲調(diào))
    shāng,tàng,tāng
  • 湯字筆順
    捺捺橫折撇撇
  • 湯字的組詞
    愛吃棗兒湯 安胃行血湯 熬湯 百壽湯 百沸湯 白湯 白虎湯 般若湯 不避湯火 殘湯剩飯 茶湯壺 茶湯 纏口湯 嘗湯戲 長湯屋 長湯 趁湯推 成湯 池湯 傳湯 大和湯 蛋花湯 蹈湯赴火 蹈火探湯 蹈火赴湯 蹈赴湯火 點湯 峨峨湯湯 放湯 沸湯 沸沸湯湯 赴湯投火 赴湯跳火 赴湯火 赴湯蹈火 赴蹈湯火 斧鉞湯鑊 干吃湯圓 干吃湯圓 高湯 高湯 疙瘩湯 疙瘩湯 羹湯 狗探湯 固若金湯 灌米湯 涫湯 滾湯潑老鼠 滾湯
  • 與湯相關(guān)的成語
    殘湯剩飯 殘湯剩水 蹈湯赴火 蹈火探湯 蹈火赴湯 蹈赴湯火 峨峨湯湯 沸沸湯湯 赴湯蹈火 固若金湯 滾湯澆雪 浩浩湯湯 換湯不換藥 黃湯辣水 黃湯淡水 火山湯海 空心湯圓 空心湯團(tuán) 連湯帶水 履湯蹈火
  • 基本解釋

    (湯) tāng ?ㄊㄤˉ ◎ 熱水:湯雪。赴湯蹈火。揚湯止沸。 ◎ 煮東西的汁液:米湯。參(shēn )湯。 ◎ 烹調(diào)后汁特別多的食物:雞湯。菜湯。清湯。 ◎ 專指溫泉(現(xiàn)多用于地名):湯泉(溫泉)。湯山(在中國北京市)。 ◎ 中藥的劑型:湯劑。湯藥。 ◎ 姓。

    英文翻譯

    boiling water   broth   gippo   soup   hot water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1) 湯 shāng? (2) 另見 tāng?基本詞義 湯 tāng? 〈名〉 (1) (形聲。從水,昜( yáng)聲。本義:熱水;開水) (2) 同本義 [boiling water] 湯,熱水也?!墩f文》 見不善如探湯?!墩撜Z·季氏》 薪火水湯以濟(jì)之?!赌印涮荨? 日中如探湯?!读凶印珕枴? 踔出湯中?!獣x· 干寶《搜神記》 王頭隨墮湯中。 分其湯肉葬之。 (3) 又如:湯羊(經(jīng)過開水處理的整只羊);湯火(滾水與烈火);湯炭(滾水與炭火);湯婆子(充以熱水放在被中取暖的銅制扁圓形容器);湯浴(洗熱水澡) (4) 菜湯 [soup]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啤?王建《新嫁娘》 (5) 又如:湯腳(剩湯);湯玉(湯餅);湯飯 (6) 把草藥放在水里熬得的液態(tài)藥劑 [liquid decoction of medicinal herbs]。如:湯粥(湯藥和稀飯);湯散(湯藥和散劑);湯引(藥引子) (7) 飲料 [drink]。如:湯點(茶點);湯神(煮茶技藝高超的人);湯瓶(煮茶水用的瓶);湯茗(茶水) (8) 湯池,護(hù)城河 [moat] 金湯失險,車書共道?!逗鬂h書》 (9) 商朝的開國之君 [Tan king]。又稱成湯、成唐、武湯、武王、天乙等。如:湯武之道(指商湯與周武王討伐暴君之事);湯鼎(商湯時所鑄之鼎);湯刑(商湯制定的刑法);湯武(商湯與周武王的并稱) (10) 古州名 [Tang prefecture] (11) 唐置,轄境在今越南的涼山、朗高、鴻基之間的地區(qū) (12) 唐勃海置,金廢。故治在今遼寧省遼中縣東北 (13) 山名 [Tang mountain] (14) 在北京市昌平縣東,有大小二湯山。大湯山三峰并峙。小湯山南有溫泉 (15) 在南京市東,有溫泉,建有浴池,為療養(yǎng)地 (16) 溫泉 [hot spring]。如:湯井(湯泉,溫泉);湯殿(溫泉浴室);湯池(溫泉浴池) (17) 姓 (18) 另見 shāng;tàng

  • 漢語字典

    [①][tāng][《廣韻》吐郎切,平唐,透。]“湯1”的繁體字。(1)沸水;熱水。(2)溫泉。(3)指溫泉浴池。(4)帶汁水的菜肴。(5)指食物加水煮出的汁液。(6)中藥湯劑。(7)湯池,護(hù)城河。(8)商朝的開國之君。又稱成湯、成唐、武湯、武王、天乙等。(9)姓。[②][tàng][《廣韻》他浪切,去宕,透。]“湯2”的繁體字。(1)高溫物體與皮膚接觸而使之產(chǎn)生疼痛感。(2)把肉、菜放進(jìn)開水里稍微煮一下就取出來。(3)泛指煮。(4)用開水或熱水澆、泡。(5)用熱物接觸冷物使之變暖。(6)沖撞;冒。(7)搪,抵擋。(8)觸,碰。(9)用同“淌”。(10)用同“趟”。參見“湯2湯兒”。(11)通“蕩”。行為放縱。(12)通“蕩”。大。參見“湯2禹”。(13)通“蕩”。蕩滌。[③][shāng][《廣韻》式羊切,平陽,書。]亦作“漡1”?!皽?”的繁體字。見“湯3湯”。[④][yáng][《集韻》余章切,平陽,以。]“湯4”的繁體字。

    音韻參考

    [上古音]:陽部透母,thang[平水韻]:下平七陽·去聲二十三漾[國 語]:tāng,tàng,shāng,yáng[粵 語]:tong1[閩南語]:thng1,thong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湯;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607第05【唐韻】土郎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郎切,??音鏜。【說文】熱水也。【楚辭·九歌】浴蘭湯兮沐芳。 又水名?!旧胶=?jīng)】上申之山,湯水出焉。又【水經(jīng)注】江水,東逕瞿巫灘,左則湯谿水註之,源出朐忍縣北?!∮止让??!緩埡狻つ隙假x】湯谷涌其後?!∮种菝??!卷崟繌V南化外,唐置湯州,天寶時爲(wèi)湯泉郡。 又縣名?!緩V輿記】湯隂縣,屬彰德府?!∮帧緯び輹琛砍龤埲ヅ霸粶?。馬融又云:雲(yún)行雨施曰湯。又【風(fēng)俗通·王霸篇】湯者,攘也,昌也。言其攘除不軌,天下熾盛。 又【廣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湯湯,流貌。一曰波動之狀?!驹姟ご笱拧拷瓭h湯湯?!∮帧緩V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浪切,音儻。熱水沃也?!径Y·月令】如以熱湯?!∮帧炯崱坑嗾虑?,音陽。與暘同。暘谷,日所出也。亦作陽?!净茨献印ぬ煳挠?xùn)】日出于湯谷。 又【廣韻】他浪切,音盪。與蕩通?!驹姟り愶L(fēng)】子之湯兮?!緜鳌繙?,蕩也?!竟{】言游蕩無不爲(wèi)也。 又與盪同?!厩皾h·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謂大湯。 又【韻補(bǔ)】葉透空切,音通。【東方朔·七諫】何靑雲(yún)之流瀾兮,微霜降之蒙蒙。徐風(fēng)至而徘徊兮,疾風(fēng)過之湯湯??甲C:〔【楚辭·九歌】浴蘭湯兮沐芳華。〕 謹(jǐn)按原文華字屬下爲(wèi)句不連芳讀,謹(jǐn)省華字。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