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róu
  • 拼音:rou
  • 注音:ㄖㄡ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4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MCI
  • 五筆98:MCI
  • 五行:
  • Unicode:U+79B8
  • 四角號碼:40227
  • 倉頡輸入法:I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禸字拼音(帶聲調(diào))
    róu
  • 禸字筆順
    豎折折捺
  • 基本解釋

    róu ?ㄖㄡˊ ◎ 古同“蹂”。

  • 漢語字典

    [①][róu][《廣韻》人九切,上有,日。][《廣韻》女久切,上有,娘。]“蹂1”的古字。(1)獸足踏地。(2)引申為踐踏。

    音韻參考

    [廣 韻]:女久切,上44有,niǔ,流開三上尤娘[粵 語]:jau2jau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下】【禸字部】 禸; 康熙筆畫:5; 頁碼:頁848第01【唐韻】【集韻】人九切【韻會】忍九切,??音蹂。【說文】獸足蹂地也。象形。九聲。【爾雅·釋獸】貍狐貒貈醜,其足蹯,其跡禸?!臼琛旷欤埔?。此四獸之類,皆有掌蹯,其指頭著地處名禸?!∮帧緩V韻】【集韻】??女九切,音鈕。【爾雅·釋獸】陸德明讀?! 菊滞ā孔亩b本三畫。舊本沿俗作厶,入五畫,非。○按《徐鉉·新附篆文》作蹂,《正譌》斥爲俗字,非。又《秦風》厹矛。陸德明:厹音求。鄭註:三隅矛也?!蹲謴 范b讀柔上聲。又云與厹同,亦非。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