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hǐ
  • 拼音:chi
  • 注音:ㄔ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BNY
  • 五筆98:BNY
  • 五行:
  • Unicode:U+6065
  • 四角號碼:13400
  • 倉頡輸入法:SJ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恥字拼音(帶聲調(diào))
    chǐ
  • 恥字筆順
    橫豎豎橫橫橫捺折捺捺
  • 基本解釋

    chǐ ? ㄔˇ ◎ 同“恥”。

  • 漢語字典

    [①][chǐ][《廣韻》敕里切,上止,徹。]亦作“恥1”。(1)恥辱,恥辱之事。(2)羞愧。(3)侮辱;羞辱。

    音韻參考

    [上古音]:之部透母,thi?[廣 韻]:敕里切,上6止,chǐ,止開三上之徹[平水韻]:上聲四紙·入聲八黠[唐 音]:*tji??[國 語]:chǐ[粵 語]:ci2[閩南語]:th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上】【心字部】 恥;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385第06【唐韻】敕里切【集韻】丑里切,??褫上聲【說文】辱也。從心耳聲。【周禮·地官·司救】恥諸嘉石?!驹]】恥辱之也。【左傳·昭五年】恥匹夫不可以無備,況國乎?!驹]】言不可辱也?!∮帧緩V韻】慙也。【孟子】人不可以無恥?!驹]】人不可以無所羞恥也。 或作誀?! 玖鶗傄繌男亩鷷?。取聞過自愧之義。凡人心慙,則耳熱面赤,是其驗(yàn)也。俗譌作恥。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