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tán
  • 拼音:tan
  • 注音:ㄊㄢˊ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SSJH
  • 五筆98:SSJH
  • 五行:
  • Unicode:U+6A5D
  • 四角號碼:41946
  • 倉頡輸入法:DMW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 橝字拼音(帶聲調(diào))
    tán
  • 橝字筆順
    橫豎撇捺橫豎折豎豎橫豎折橫橫橫豎
  • 基本解釋

    tán ? ㄊㄢˊ ◎ 架蠶箔的木柱。 ◎ 古通“覃”,長:“攬瑤木之橝枝兮,望閬風之板桐。” ◎ 古書上說的一種橉類植物。

  • 漢語字典

    [①][tán][《廣韻》徒含切,平覃,定。](1)木名。即橉。(2)通“覃”。長。[②][diàn][《廣韻》徒玷切,上忝,定。]屋檐。

    音韻參考

    [廣 韻]:徒含切,下平22覃,tán,咸開一平覃定[平水韻]:下平十三覃[國 語]:tān,tán[粵 語]:taam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橝;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554第05【唐韻】【韻會】徒含切【集韻】徒南切,??音曇。屋梠前也。一曰蠶槌?!咎祈崱磕净铱扇??!緡兰伞ぐr命】擥瑤木之橝枝兮。【正字通】橉木別名?!∮帧炯崱恐憋校綦?。又【唐韻】【韻會】【正韻】??徒點切,音簟。義??同?!∮帧炯崱俊绢惼??徐心切,音尋。盾上竿。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