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丁聰談健康
屈指數(shù)來,丁聰今年已是87歲高齡,他滿面紅光,耳聰目明,走起路來步履輕快。
曾有人問丁聰養(yǎng)生之道,他說:“無道?!彼谝黄恼轮袑懙溃骸拔覜]有養(yǎng)生之道,也不吃什么補(bǔ)品。如果一定要歸結(jié)到什么原因,我只能說是爹媽給的,這是先天因素。那么后天呢?我冥思苦想了半天,大概是有個好‘飼養(yǎng)員’吧!‘飼養(yǎng)員’就是我的老伴,她做什么,我吃什么,從不挑食。我把蔬菜叫做‘青飼 料’,我只吃‘葷飼料’?!庇纱丝磥?,老伴深諳夫性,餐桌上雞、鴨、魚、肉必不會少。自稱“食肉動物”的丁聰對素食不感興趣,蔬菜與水果一概不吃,曾戲言道,光吃蔬菜,我不成了“食草動物”了?
一次,有人求丁聰題寫扇面,他取蘇東坡詩句反其意而用之——“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肉”,被人們傳為笑談。
丁聰?shù)目蛷d簡潔、明快,墻上的一幅畫特別搶眼,這就是黃永玉的《石拜丁聰圖》。畫面上丁聰酣然側(cè)臥,群石環(huán)繞四周,其題日:古往今來人皆見石就拜,惟有此人石頭拜他。這畫的背后卻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丁聰平時很少生病,但一有病就是“硬”的,非要開上一刀不可,也許這與他飲食上只葷不素有關(guān)。十幾年前,丁聰?shù)昧税螂捉Y(jié)石,自己擠公共汽車去醫(yī)院開刀,取出12粒石頭之后,又?jǐn)D公共汽車回家。畫家黃永玉得知此事后,便以石拜丁聰為題,畫了這張畫。老友黃苗子觀后大悅,欣然揮筆題詞:美石拜丁聰,丁聰拜美食,醉飽酒面紅,可以娛今夕。丁聰笑著說,從飲食上講,這只是我個人的飲食習(xí)慣,并非養(yǎng)生之道。而談到鍛煉身丁聰說,我從來不主動鍛煉,倒是書把我煉了。丁聰嗜書如命。走進(jìn)丁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書。書柜,書架,就連桌上、沙發(fā)上也擺滿了書。書房里放不下了,便一摞摞搬到過廳兩側(cè),自下而上碼成書墻。跑書店、搬運(yùn)、碼書墻,這就是他的鍛煉項目,每每搬書,渾身冒汗,腰酸腿疼。丁聰說,干這活兒,可以活動活動筋骨,運(yùn)動量不小于打拳、做操。
生活中的丁聰詼諧、幽默。在他眼中,大到人世間的風(fēng)云變幻,小到家中的盆盆碗碗,無一不充滿情趣而成為漫畫的創(chuàng)作素材。書架上,擺放著一張并非用筆畫出的佳作。
這是一張引人注目的照片,三個天真的娃娃并排而坐,誰見了都說是三胞胎?!斑@是我,這是我的兒子,這是兒子的兒子。”丁聰饒有興致地道出其中奧秘。原來,他看到孫子的周歲紀(jì)念照之后,突發(fā)奇想,請朋友用電腦把這相距80年的三代人的照片合在一起,果然效果極佳,三個孩子相貌、神態(tài)驚人地相似。從此,這張照片成為丁聰與客人茶余飯后的笑談。
“對于飲食我‘無道’,對于鍛煉只有‘半道’。歸根到底,要想身體健康,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淡泊名利:樂觀豁達(dá)、精神舒暢是至關(guān)重要的,也許這才是我的健康之道吧!”這是丁聰給健康下的定義,也是這位老人對人生的感悟。摘自《長壽》雜志 文/宋淮生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丁聰談健康
屈指數(shù)來,丁聰今年已是87歲高齡,他滿面紅光,耳聰目明,走起路來步履輕快。
曾有人問丁聰養(yǎng)生之道,他說:“無道?!彼谝黄恼轮袑懙溃骸拔覜]有養(yǎng)生之道,也不吃什么補(bǔ)品。如果一定要歸結(jié)到什么原因,我只能說是爹媽給的,這是先天因素。那么后天呢?我冥思苦想了半天,大概是有個好‘飼養(yǎng)員’吧!‘飼養(yǎng)員’就是我的老伴,她做什么,我吃什么,從不挑食。我把蔬菜叫做‘青飼 料’,我只吃‘葷飼料’?!庇纱丝磥?,老伴深諳夫性,餐桌上雞、鴨、魚、肉必不會少。自稱“食肉動物”的丁聰對素食不感興趣,蔬菜與水果一概不吃,曾戲言道,光吃蔬菜,我不成了“食草動物”了?
一次,有人求丁聰題寫扇面,他取蘇東坡詩句反其意而用之——“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肉”,被人們傳為笑談。
丁聰?shù)目蛷d簡潔、明快,墻上的一幅畫特別搶眼,這就是黃永玉的《石拜丁聰圖》。畫面上丁聰酣然側(cè)臥,群石環(huán)繞四周,其題日:古往今來人皆見石就拜,惟有此人石頭拜他。這畫的背后卻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丁聰平時很少生病,但一有病就是“硬”的,非要開上一刀不可,也許這與他飲食上只葷不素有關(guān)。十幾年前,丁聰?shù)昧税螂捉Y(jié)石,自己擠公共汽車去醫(yī)院開刀,取出12粒石頭之后,又?jǐn)D公共汽車回家。畫家黃永玉得知此事后,便以石拜丁聰為題,畫了這張畫。老友黃苗子觀后大悅,欣然揮筆題詞:美石拜丁聰,丁聰拜美食,醉飽酒面紅,可以娛今夕。丁聰笑著說,從飲食上講,這只是我個人的飲食習(xí)慣,并非養(yǎng)生之道。而談到鍛煉身丁聰說,我從來不主動鍛煉,倒是書把我煉了。丁聰嗜書如命。走進(jìn)丁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書。書柜,書架,就連桌上、沙發(fā)上也擺滿了書。書房里放不下了,便一摞摞搬到過廳兩側(cè),自下而上碼成書墻。跑書店、搬運(yùn)、碼書墻,這就是他的鍛煉項目,每每搬書,渾身冒汗,腰酸腿疼。丁聰說,干這活兒,可以活動活動筋骨,運(yùn)動量不小于打拳、做操。
生活中的丁聰詼諧、幽默。在他眼中,大到人世間的風(fēng)云變幻,小到家中的盆盆碗碗,無一不充滿情趣而成為漫畫的創(chuàng)作素材。書架上,擺放著一張并非用筆畫出的佳作。
這是一張引人注目的照片,三個天真的娃娃并排而坐,誰見了都說是三胞胎?!斑@是我,這是我的兒子,這是兒子的兒子。”丁聰饒有興致地道出其中奧秘。原來,他看到孫子的周歲紀(jì)念照之后,突發(fā)奇想,請朋友用電腦把這相距80年的三代人的照片合在一起,果然效果極佳,三個孩子相貌、神態(tài)驚人地相似。從此,這張照片成為丁聰與客人茶余飯后的笑談。
“對于飲食我‘無道’,對于鍛煉只有‘半道’。歸根到底,要想身體健康,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淡泊名利:樂觀豁達(dá)、精神舒暢是至關(guān)重要的,也許這才是我的健康之道吧!”這是丁聰給健康下的定義,也是這位老人對人生的感悟。摘自《長壽》雜志 文/宋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