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曾國藩

    曾國藩的治心經(jīng)

    一代名臣,戰(zhàn)勝自我之力很強大

    在中國近代史上,生前死后毀譽皆當(dāng)其極的人物,恐怕非曾國藩莫屬了。倡辦洋務(wù),使曾國藩贏得了“中興名臣”的桂冠。鎮(zhèn)壓太平天國、處理天津教案,又使他聲名掃地,成為過街老鼠,國人皆罵。

    站在不同的立場,對曾國藩的評價當(dāng)然會有對立的觀點。但也有眾口一詞之處:那就是肯定他意志堅卓、治心養(yǎng)性的修身術(shù)。

    如李鴻章評價他老師所以仕途成功,是因為“沉毅之氣,堅卓之力,深遠(yuǎn)之謀,始終不變,而持之有恒”,也是講曾國藩以毅力、智謀勝人一籌。

    對曾國藩意志解剖得較徹底的是辛亥革命的名將梁啟超。他說:“凡古為能成大事者,其戰(zhàn)勝自我的力量必然十分強大也。”曾國藩功成業(yè)定之后,仍凝聚辛苦,一點一滴地積累心性的修養(yǎng),百折不回,而成為后世可鑒之人。

    心身并治,口體兼防

    曾國藩的《治心經(jīng)》,講心、身并治,口、體兼防。他認(rèn)為“治心之道,先去其毒”,表面的毒是憤激,沒有涵養(yǎng),有一點長處即向人炫耀,有一點不順就勃然大怒,這都不是“有厚福之人所為”。有襟懷、有力量、有品格的人,心如鼎鎮(zhèn),志如磐石,任何力量都不能動搖。他還主張“胸襟廣大,宜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庶幾胸懷日闊”。又說:“治心以‘廣大’二字為藥;治身以‘不藥’二字為藥”?;诖?,他總結(jié)出了養(yǎng)心治心、修身悟道的一整套辦法。

    心中不苦生機才能活潑

    曾國藩認(rèn)為古往今來成就大事業(yè)的人,都是身心極為疲憊之人,但能夠應(yīng)付裕如,必有讓心“存活、休養(yǎng)之處”,他說:“心中不苦,才能活潑地養(yǎng)得一段生機”,但是在何處休養(yǎng)身心,可見日后成敗。他舉西門慶和蘇軾為例,說明休養(yǎng)身心乃是補心,不是放縱欲望。與暇心相補的是學(xué)養(yǎng),學(xué)養(yǎng)是正心。曾國藩從中國幾千年的各類圣賢中,選出上自孔孟下至顧炎武等三十三人作為自己的榜樣,并為每個人做傳,又令兒子曾紀(jì)澤為三十三人畫像,取名《圣哲畫像記》,這可以代表曾國藩對儒家學(xué)養(yǎng)的重視。

    曾國藩平生“不蹈空言”,注重實效。對治心也不是僅僅闡發(fā)理論,而是歸于自身。他說:“吾輩治心治身,理亦不可太多,知亦不可太雜,切身日日用得著的,不過一兩句,所謂守約也”。

    精神愈用越出,智慧愈苦愈明

    曾功藩以內(nèi)圣之功,收外王之效,治心修身,兼具儒、道、佛之奧旨。這一點引起了早年毛澤東的注意。在毛澤東早期的筆記式日記《講堂錄》中,有許多曾國藩治心方面的格言警句,如“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爾摧沮”,“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常用則細(xì),不用則粗?!?/p>

    曾國藩注重精神修養(yǎng)、品格陶鑄、意志磨練,這對“唯金”者而言,不能不說是一劑精神補藥。當(dāng)然,曾國藩畢竟是屬于那個時代的人物,他的雙手染滿農(nóng)民起義者的鮮血,用血腥維護(hù)的大清王朝則難逃江河日下、日趨腐朽的滅亡。

    一 治 心

    釋迦牟尼說:世間一切萬物,“壯無過心”。所謂治心,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的功夫,是“天將降大任”前的首門功課。李鴻章說,我老師之有成,乃善治心也。毛澤東說,欲動天下者,先動天下之心。心無定旨,人如浮萍,終將無成。

    二 養(yǎng) 心

    “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心的寧靜排卻了自然的嘩喧。曾國藩早年病弱纏身,成名后“游心于老莊之虛靜”。平生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世味淡薄,身心無累”為法,終身以“不藥”自詡,參以家法,獨創(chuàng)養(yǎng)心十四條,日日磨練,三十年后身體如常。平生服膺蘇東坡,欲步其后塵,修煉瑜伽術(shù)。對呂坤所說“置富貴、貧賤、死生、常變于度外,是養(yǎng)心第一法”玩味尤久。

    三 暇 心

    暇心者,李漁稱為“閑情偶寄”,林語堂稱為“生活的藝術(shù)”。仕途萬事纏身,戎旅勝負(fù)難定,陶朱錙銖日較。曾國藩說古今能勝大任者,都是身心疲勞之人,因此必有暇心用來調(diào)適。蘇東坡寄情詩文,西門慶征逐女色,高雅低俗足見他日成敗。曾國藩說,暇心游離于本業(yè)之外,又關(guān)系到事業(yè)興衰,故暇心之寄要厚植根本,積功累行,方有枝繁葉茂,花團(tuán)錦簇之來日。

    四 誠心

    曾國藩說,古今英雄“立得住”,如同先有根據(jù)地后能打天下一樣,必須有誠心實意。荀子說,養(yǎng)心莫善于誠。誠就是不欺。今人講:信義春常

    在,心誠則靈。程門立雪、三顧茅蘆都深蘊一個誠字。曾國藩以忠誠為天下倡,選將練兵以誠為先,平生不蹈大言,不喜駕空之事,手訂“敬、靜、純、淡”誠字四法,終使他群雄影從、“勘平大亂”,功、德、言三并不朽。

    五 殫 心

    殫心者,全力以赴、鞠躬盡瘁之意也。曾國藩說,人始初奮搏,如初飛之鳥,很有孜孜向上的意境,但功成名就之日,反憑添許多息肩之念,實則進(jìn)一步高山仰止,退一寸草木皆兵。王安石為相,張居正變法,有殫心而無余勇,皆旋踵而敗。胡林翼與楚疆共生死,乃有天心大轉(zhuǎn)。縱橫家王闿運說:曾國藩實以殫心苦戰(zhàn)而成功,讀其文集,催人淚下?!榜R不加鞭自奮蹄”,曾國藩權(quán)位越高,責(zé)任感越強,平生以“拚命報國,側(cè)身修行”八字為“堅守之地。

    六 名 利

    《菜根譚》日:名為招禍之本,利乃忘志之媒?!疤煜挛跷?,皆為利來”,豪杰難過名利關(guān)。古往今來,有的人好虛名以殞身,有的人貪私利以禍族。面對名利,心將何置?明代陳繼儒說“透得名利關(guān),方是小休息”。曾國藩以“不忮不求”淡處名利。他關(guān)于“名利”的五條秘笈,讀來頗能啟人心智。

    七 成 敗

    “成者王侯,敗者賊”是否就是評論人生的蓋棺定論?月中則是昃,人滿天概,盛衰成敗豈無憑!曾國藩取法莊子“美成在久”,深得銖積寸累的功夫。劉邦敗而猶勝,曹操成猶是敗。曾國藩不求完美,跳出成敗,信守“波平浪靜處安身”,以“掀天蓋地”為成敗大忌,說自己“閱歷萬變”,才悟出成敗的四項原則。

    八 禍 福

    “禍者福所依,福者禍所伏”。趨福避禍乃人倫之常。曾國藩說:“人生福境禍區(qū),皆念想造成”,“念頭稍異,境界頓殊”。他總結(jié)出“騙、暗、詭”乃取禍之三端,而“誠、明、仁”乃避禍之三招?!傍櫢}R天”固然美好,然而,過滿則溢,物極必反。難怪連孔圣人都喟然長嘆:“唉!哪有滿了不翻倒的呢?”且看曾國藩時《小窗幽記》和《菜根譚》的詮釋。

更多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