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鱒魚的功效鱒魚(《綱目》)
【異名】鮅(《爾雅》),赤眼魚(《說文》),紅目鱒(《脊椎動物分類學》)。
【來源】為鯉科動物赤眼鱒的肉。
【動物形態(tài)】赤眼鱒體長,略呈圓筒狀,后段稍側扁,腹部圓。體長約30厘米。頭呈圓錐形,吻鈍。口端位,口裂突,呈弧形。唇厚,上頜兩側有2對不明顯的短須。下咽齒3行,頂端鉤狀。眼大。鱗圓形,側線鱗43~48。背鰭Ⅲ7~8,無硬刺,起點與腹鰭相對,臀鰭Ⅲ7~8。體背深黑色,腹部淺黃,體側及背部鱗片基部各有一黑色的斑塊,組成體側的縱列條紋,眼上半部有一塊紅斑。背鰭深灰色,尾鰭后緣呈黑色,其他各鰭灰白。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一般棲息于流速較慢的水中。我圍除西北、西南外,南北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
【性味】①《七卷食經(jīng)》:味酸,熱。②《綱目》:甘,溫,無毒。
【功用主治-鱒魚的功效】《綱目》:暖胃和中。
【宜忌】①《七卷食經(jīng)》:多食發(fā)瘡。②《綱目》:多食動風熱,發(fā)疥癬。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鱒魚的功效鱒魚(《綱目》)
【異名】鮅(《爾雅》),赤眼魚(《說文》),紅目鱒(《脊椎動物分類學》)。
【來源】為鯉科動物赤眼鱒的肉。
【動物形態(tài)】赤眼鱒體長,略呈圓筒狀,后段稍側扁,腹部圓。體長約30厘米。頭呈圓錐形,吻鈍。口端位,口裂突,呈弧形。唇厚,上頜兩側有2對不明顯的短須。下咽齒3行,頂端鉤狀。眼大。鱗圓形,側線鱗43~48。背鰭Ⅲ7~8,無硬刺,起點與腹鰭相對,臀鰭Ⅲ7~8。體背深黑色,腹部淺黃,體側及背部鱗片基部各有一黑色的斑塊,組成體側的縱列條紋,眼上半部有一塊紅斑。背鰭深灰色,尾鰭后緣呈黑色,其他各鰭灰白。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一般棲息于流速較慢的水中。我圍除西北、西南外,南北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
【性味】①《七卷食經(jīng)》:味酸,熱。②《綱目》:甘,溫,無毒。
【功用主治-鱒魚的功效】《綱目》:暖胃和中。
【宜忌】①《七卷食經(jīng)》:多食發(fā)瘡。②《綱目》:多食動風熱,發(fā)疥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