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白芷的現(xiàn)代藥理價值
1.白芷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興奮作用。小量白芷毒素對動物延髓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迷走神經(jīng)及脊髓均有興奮作用,能使血壓上升,
脈搏變慢,呼吸加深,并能引起流涎嘔吐;大量應用能引起強直間歇性痙攣,繼而全身麻痹。
2.白芷有解熱鎮(zhèn)痛作用。
3.白芷有抗炎、抗菌作用。川白芷水煎劑對各種桿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對L型結(jié)核桿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白芷在試管內(nèi)對絮狀表皮癬
菌、石膏樣子芽孢癬菌等真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劑(1:3)對奧杜盎氏子芽孢癬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白芷有降血壓作用,其所含異歐前胡素和印度榅桲對貓有降血壓作用,作用時間維持1.5小時。
5.白芷有光敏作用,其所含的香柑內(nèi)酯、花椒毒素、異歐前胡素等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為“光活性物質(zhì)”,可用于治療白癜風。
6.白芷有活化交感系統(tǒng)激素、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
7.白芷有止血作用。
8.白芷對皮膚有一定作用。白芷酊外用加小劑量長波紫外線照射,對豚鼠二硝基氯苯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有明顯抑制作用??诜总萍芋w外
黑光照射,對人淋巴細胞的DNA合成有顯著抑制作用。白芷-黑光療法治療銀屑病,機制之一可能是抑制銀屑病表皮細胞的DNA合成,使迅速
增殖的銀屑病表皮細胞回復到正常的增殖率。
9.白芷可抑制肝藥物代謝酶系統(tǒng),滇白芷有平喘作用
中醫(yī)上的藥理價值:
《本草崇原》:白芷臭香色白,氣味辛溫,稟陽明金土之氣化。主治婦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者,《經(jīng)》云:陽明胃脈,其氣下行而主闔。
白芷辛溫,稟陽明燥金之氣下行,則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可治也。治寒熱頭風侵目淚出者,白芷芳香,氣勝于味,不但稟陽明燥金之氣下行
,且稟陽明中土之氣上達,故寒熱頭風侵目淚出可治也。土主肌肉,金主皮膚,白芷得陽明金土之氣,故長肌膚。面乃陽明之分部,陽氣長
,則其顏光,其色鮮,故潤澤顏色。白芷色白,作粉如脂,故可作面脂。
《本草求真》:[批]散足陽明胃經(jīng)風濕。
白芷專入胃,兼入肺、大腸。色白味辛,氣溫力厚,通竅行表,為足陽明胃。經(jīng)祛風散濕主藥。故能治陽明一切頭面諸疾,陽明之脈起于鼻,絡于目,故病多屬頭面。如頭目昏痛,《百一選方》云:王定國病風頭痛,至都梁求明醫(yī)楊介治之,連進三丸,即時病失,懇求其方,則用香白芷一味,洗曬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嚼一丸,以茶清或荊芥湯化下,遂命名都梁丸。眉棱骨痛,《丹溪纂要》屬治風熱與痰,白芷、片芩酒炒,等分為末,每服二錢,茶清下。暨牙齦骨痛,用香白芷一錢,朱砂五分,為末蜜丸,頻用擦牙;或以白芷、吳茱萸等分,浸水漱涎。面黑瘢疵者是也。且其風熱乘肺,上爍于腦,滲為淵涕,移于大腸,變?yōu)檠?、血閉、腸風、痔瘺、癰疽。風與濕熱發(fā)于皮膚,變?yōu)榀彲冊锇W,皆能溫散解托,而使腠理之風悉去,留結(jié)之癰腫潛消,誠祛風上達散濕之要劑也。好古曰:同辛夷、細辛,用治鼻病,入內(nèi)托散,用長肌肉。宗奭曰:《藥性論》言白芷能蝕脹,今人用治帶下,腸有收膿,淋露不已,腥穢殊甚,遂致臍腹冷痛,皆由敗膿所致,須此
排膿。白芷一兩,單葉紅蜀葵二兩,白芍藥、白枯礬各半兩,為末,以蠟化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俟膿盡,以他藥補之。又解蛇毒,昔臨川有人被蝮傷,即昏死,一臂如股,少頃遍身皮脹黃黑色。一道人以新汲水調(diào)香白芷水一斤灌之,覺臍中搰搰然,黃水自口出,腥穢逆人,良久消縮如故,云以麥冬湯調(diào)尤妙,仍以末擦之。然其性升散,血熱有虛火者禁用。
《得配本草》:當歸為之使。惡旋覆花。制雄黃、硫黃。
辛,溫。入手足陽明經(jīng)氣分。其氣芳香,通竅發(fā)汗,除濕散風,退熱止痛,排膿生肌。凡鼻淵、目淚、頭疼、頰熱、眉棱骨痛、牙痛、瘡瘺
、項生塊磊、崩帶、腸風、敗膿腥穢,因風濕致疾者,皆可施治。解砒石、蛇蟲毒。
得辰砂,治盜汗不止,濕熱去也。并擦風熱牙痛;得荊芥、臘茶,治風寒流涕;得椿根皮,治濕熱帶下。配黃芩,治眉棱骨痛;濕熱致痛。
配白芥子、生姜汁,調(diào)涂腳氣腫痛;配紅葵根、白芍、枯礬,以蠟化丸,治帶下敗膿。如膿盡,以他藥補之。佐蔞仁,治乳癰;和豬血,治
血風。
提女人崩帶,炒炭用。去面上黑,生用。
其性燥烈而發(fā)散,血虛、氣虛者禁用。癰疽已潰者勿用。
怪癥:饑飽失時,不能消化,腹中生鱉,行止無常,人形削瘦者,用白芷為君,合雄黃、白馬尿和丸,童便下三錢。每日不斷,至愈而止。
《本草經(jīng)解》:白芷氣溫,秉天春和之木氣,入足厥肝經(jīng);味辛烈而兼芳香,得土西方燥金之味,入足陽明胃經(jīng)、手陽明大腸經(jīng),氣味俱升
,陽也。
其主女漏下赤白者,蓋肝主風,脾主溫,風濕下陷,則為赤白帶下,白芷入肝散風,芳香燥濕,故主之也。
肝藏血,血寒則氣閉,溫散寒,故治血閉。
陰者,男子陰莖,女子陰戶也。屬厥陰,陰腫而寒熱,肝經(jīng)風濕也,濕勝故腫,白芷入肝,辛可散風,溫可行濕,所以主之也。
肝經(jīng)會督脈于巔頂,風氣通肝,肝開竅于目,頭風侵目淚出,肝有風而疏泄之也,其主之者,以辛溫可散風也。
胃主肌膚,而經(jīng)行于面,辛溫益胃,故主長肌膚;芳香辛溫,故澤顏色;可作面脂,乃潤澤顏色之余事也?!?/p>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百種錄》:味辛,溫。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風在下焦而兼濕熱之證。寒熱。風在營衛(wèi)。風頭侵目淚出,風在上竅。長
肌膚,潤澤可作面脂。風氣干燥,風去則肌肉生而潤澤矣。
凡驅(qū)風之藥,未有不枯耗精液者,白芷極香,能驅(qū)風燥濕,其質(zhì)又極滑潤,能和利血脈而不枯耗,用之則有利無害者也。蓋古人用藥,既知
藥性之所長,又度藥性之所短,而后相人之氣血,病之標本,參合研求,以定取舍,故能有顯效而無隱害。此學者之所當殫心也。
《本經(jīng)疏證》:白芷則以其味辛色白性芳潔,而專象陽明燥金,故宜歸陽明。第陽明主腸胃,為穢濁之所叢集,而性潔者喜行清道,則其最
相近而相隸屬者,莫如血海,故其用為入沖脈,為之行其陽,用以去其穢濁蕪翳。陰之既成形者,水火之屬,血也、淚也、涕泗也、津也、溺也。今觀夫水,一若流行坎止,任其自然,絕無為之推挽者。然試思其所處之勢,或平坦曠蕩而常停不動,若無風以澄泌其間,則凡綱垢入污,必不終日而泥滓騰揚,淤濁泛濫,或高下懸絕而傾瀉無余,誠有風以宣障其間,則仍能傾者平,瀉者畜,如潮汐之逆行,如東風之溢漲,則亦可知其故矣。女人漏下赤白,風頭侵,目淚出,肌膚枯杭,非水無風以宣障耶?血閉陰腫寒熱,非水無風以澄泌耶?是皆陽明血分所屬,上則陽明經(jīng)脈所及,下則沖任所行也。雖然,沖任者上行,陽明者下行,以為有所錄屬,是何言歟?蓋惟其相并而相違,斯可以為節(jié)宣,若相并而相順,則直推送已耳。故素問骨空論之述沖脈也,曰挾少陰而上行。難經(jīng)二十八難之述沖脈也,曰并足陽明之經(jīng)夾臍上行,惟其相違,乃所以相攝,且此以論脈絡而無與于藥也。若夫白芷辛溫,則其氣味為上行,茍并脈而論,則陽明下而此則上,沖脈上而陽明偏下,一順一逆之間,可見陽明能臻沖脈不咸,而白芷則宣陽明之流,是漏下赤白者,陽明穢濁墜于沖,而沖遂為之逆也。血閉陰腫寒熱者,沖脈氣盛,陽明不能勝也。沖脈能鼓陽明之氣于上以和陰,則自無風頭侵目淚出之疴。陽明能運沖脈之血于外以和陽,則肌膚自長而潤澤。是白芷之用,為其善致陽明之氣于沖脈,善調(diào)沖脈之血隨陽明,而其功只在去陽明之濁翳,致沖脈之清和矣。
《本草新編》:白芷,味辛,氣溫,升也,陽也,無毒。入手足陽明二經(jīng),又入手太陰之經(jīng)。治頭痛,解寒熱中風,止崩漏、赤白帶,血閉能通,散目中癢,止痢消瘕,治風通用,定心腹血痛,尤可外治各瘡癰痔漏,消毒生肌,殺蛇蟲。此藥可為臣使,未可恃之為君,止外治可以為君耳。蓋白芷辛散,多服恐耗散元陽也。
《本草分經(jīng)》:辛、溫,氣厚。入肺、胃、大腸。通竅發(fā)表,除濕熱,散風熱,治頭目諸疾。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白芷的現(xiàn)代藥理價值
1.白芷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興奮作用。小量白芷毒素對動物延髓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迷走神經(jīng)及脊髓均有興奮作用,能使血壓上升,
脈搏變慢,呼吸加深,并能引起流涎嘔吐;大量應用能引起強直間歇性痙攣,繼而全身麻痹。
2.白芷有解熱鎮(zhèn)痛作用。
3.白芷有抗炎、抗菌作用。川白芷水煎劑對各種桿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對L型結(jié)核桿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白芷在試管內(nèi)對絮狀表皮癬
菌、石膏樣子芽孢癬菌等真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劑(1:3)對奧杜盎氏子芽孢癬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白芷有降血壓作用,其所含異歐前胡素和印度榅桲對貓有降血壓作用,作用時間維持1.5小時。
5.白芷有光敏作用,其所含的香柑內(nèi)酯、花椒毒素、異歐前胡素等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為“光活性物質(zhì)”,可用于治療白癜風。
6.白芷有活化交感系統(tǒng)激素、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
7.白芷有止血作用。
8.白芷對皮膚有一定作用。白芷酊外用加小劑量長波紫外線照射,對豚鼠二硝基氯苯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有明顯抑制作用??诜总萍芋w外
黑光照射,對人淋巴細胞的DNA合成有顯著抑制作用。白芷-黑光療法治療銀屑病,機制之一可能是抑制銀屑病表皮細胞的DNA合成,使迅速
增殖的銀屑病表皮細胞回復到正常的增殖率。
9.白芷可抑制肝藥物代謝酶系統(tǒng),滇白芷有平喘作用
中醫(yī)上的藥理價值:
《本草崇原》:白芷臭香色白,氣味辛溫,稟陽明金土之氣化。主治婦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者,《經(jīng)》云:陽明胃脈,其氣下行而主闔。
白芷辛溫,稟陽明燥金之氣下行,則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可治也。治寒熱頭風侵目淚出者,白芷芳香,氣勝于味,不但稟陽明燥金之氣下行
,且稟陽明中土之氣上達,故寒熱頭風侵目淚出可治也。土主肌肉,金主皮膚,白芷得陽明金土之氣,故長肌膚。面乃陽明之分部,陽氣長
,則其顏光,其色鮮,故潤澤顏色。白芷色白,作粉如脂,故可作面脂。
《本草求真》:[批]散足陽明胃經(jīng)風濕。
白芷專入胃,兼入肺、大腸。色白味辛,氣溫力厚,通竅行表,為足陽明胃。經(jīng)祛風散濕主藥。故能治陽明一切頭面諸疾,陽明之脈起于鼻,絡于目,故病多屬頭面。如頭目昏痛,《百一選方》云:王定國病風頭痛,至都梁求明醫(yī)楊介治之,連進三丸,即時病失,懇求其方,則用香白芷一味,洗曬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嚼一丸,以茶清或荊芥湯化下,遂命名都梁丸。眉棱骨痛,《丹溪纂要》屬治風熱與痰,白芷、片芩酒炒,等分為末,每服二錢,茶清下。暨牙齦骨痛,用香白芷一錢,朱砂五分,為末蜜丸,頻用擦牙;或以白芷、吳茱萸等分,浸水漱涎。面黑瘢疵者是也。且其風熱乘肺,上爍于腦,滲為淵涕,移于大腸,變?yōu)檠?、血閉、腸風、痔瘺、癰疽。風與濕熱發(fā)于皮膚,變?yōu)榀彲冊锇W,皆能溫散解托,而使腠理之風悉去,留結(jié)之癰腫潛消,誠祛風上達散濕之要劑也。好古曰:同辛夷、細辛,用治鼻病,入內(nèi)托散,用長肌肉。宗奭曰:《藥性論》言白芷能蝕脹,今人用治帶下,腸有收膿,淋露不已,腥穢殊甚,遂致臍腹冷痛,皆由敗膿所致,須此
排膿。白芷一兩,單葉紅蜀葵二兩,白芍藥、白枯礬各半兩,為末,以蠟化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俟膿盡,以他藥補之。又解蛇毒,昔臨川有人被蝮傷,即昏死,一臂如股,少頃遍身皮脹黃黑色。一道人以新汲水調(diào)香白芷水一斤灌之,覺臍中搰搰然,黃水自口出,腥穢逆人,良久消縮如故,云以麥冬湯調(diào)尤妙,仍以末擦之。然其性升散,血熱有虛火者禁用。
《得配本草》:當歸為之使。惡旋覆花。制雄黃、硫黃。
辛,溫。入手足陽明經(jīng)氣分。其氣芳香,通竅發(fā)汗,除濕散風,退熱止痛,排膿生肌。凡鼻淵、目淚、頭疼、頰熱、眉棱骨痛、牙痛、瘡瘺
、項生塊磊、崩帶、腸風、敗膿腥穢,因風濕致疾者,皆可施治。解砒石、蛇蟲毒。
得辰砂,治盜汗不止,濕熱去也。并擦風熱牙痛;得荊芥、臘茶,治風寒流涕;得椿根皮,治濕熱帶下。配黃芩,治眉棱骨痛;濕熱致痛。
配白芥子、生姜汁,調(diào)涂腳氣腫痛;配紅葵根、白芍、枯礬,以蠟化丸,治帶下敗膿。如膿盡,以他藥補之。佐蔞仁,治乳癰;和豬血,治
血風。
提女人崩帶,炒炭用。去面上黑,生用。
其性燥烈而發(fā)散,血虛、氣虛者禁用。癰疽已潰者勿用。
怪癥:饑飽失時,不能消化,腹中生鱉,行止無常,人形削瘦者,用白芷為君,合雄黃、白馬尿和丸,童便下三錢。每日不斷,至愈而止。
《本草經(jīng)解》:白芷氣溫,秉天春和之木氣,入足厥肝經(jīng);味辛烈而兼芳香,得土西方燥金之味,入足陽明胃經(jīng)、手陽明大腸經(jīng),氣味俱升
,陽也。
其主女漏下赤白者,蓋肝主風,脾主溫,風濕下陷,則為赤白帶下,白芷入肝散風,芳香燥濕,故主之也。
肝藏血,血寒則氣閉,溫散寒,故治血閉。
陰者,男子陰莖,女子陰戶也。屬厥陰,陰腫而寒熱,肝經(jīng)風濕也,濕勝故腫,白芷入肝,辛可散風,溫可行濕,所以主之也。
肝經(jīng)會督脈于巔頂,風氣通肝,肝開竅于目,頭風侵目淚出,肝有風而疏泄之也,其主之者,以辛溫可散風也。
胃主肌膚,而經(jīng)行于面,辛溫益胃,故主長肌膚;芳香辛溫,故澤顏色;可作面脂,乃潤澤顏色之余事也?!?/p>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百種錄》:味辛,溫。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風在下焦而兼濕熱之證。寒熱。風在營衛(wèi)。風頭侵目淚出,風在上竅。長
肌膚,潤澤可作面脂。風氣干燥,風去則肌肉生而潤澤矣。
凡驅(qū)風之藥,未有不枯耗精液者,白芷極香,能驅(qū)風燥濕,其質(zhì)又極滑潤,能和利血脈而不枯耗,用之則有利無害者也。蓋古人用藥,既知
藥性之所長,又度藥性之所短,而后相人之氣血,病之標本,參合研求,以定取舍,故能有顯效而無隱害。此學者之所當殫心也。
《本經(jīng)疏證》:白芷則以其味辛色白性芳潔,而專象陽明燥金,故宜歸陽明。第陽明主腸胃,為穢濁之所叢集,而性潔者喜行清道,則其最
相近而相隸屬者,莫如血海,故其用為入沖脈,為之行其陽,用以去其穢濁蕪翳。陰之既成形者,水火之屬,血也、淚也、涕泗也、津也、溺也。今觀夫水,一若流行坎止,任其自然,絕無為之推挽者。然試思其所處之勢,或平坦曠蕩而常停不動,若無風以澄泌其間,則凡綱垢入污,必不終日而泥滓騰揚,淤濁泛濫,或高下懸絕而傾瀉無余,誠有風以宣障其間,則仍能傾者平,瀉者畜,如潮汐之逆行,如東風之溢漲,則亦可知其故矣。女人漏下赤白,風頭侵,目淚出,肌膚枯杭,非水無風以宣障耶?血閉陰腫寒熱,非水無風以澄泌耶?是皆陽明血分所屬,上則陽明經(jīng)脈所及,下則沖任所行也。雖然,沖任者上行,陽明者下行,以為有所錄屬,是何言歟?蓋惟其相并而相違,斯可以為節(jié)宣,若相并而相順,則直推送已耳。故素問骨空論之述沖脈也,曰挾少陰而上行。難經(jīng)二十八難之述沖脈也,曰并足陽明之經(jīng)夾臍上行,惟其相違,乃所以相攝,且此以論脈絡而無與于藥也。若夫白芷辛溫,則其氣味為上行,茍并脈而論,則陽明下而此則上,沖脈上而陽明偏下,一順一逆之間,可見陽明能臻沖脈不咸,而白芷則宣陽明之流,是漏下赤白者,陽明穢濁墜于沖,而沖遂為之逆也。血閉陰腫寒熱者,沖脈氣盛,陽明不能勝也。沖脈能鼓陽明之氣于上以和陰,則自無風頭侵目淚出之疴。陽明能運沖脈之血于外以和陽,則肌膚自長而潤澤。是白芷之用,為其善致陽明之氣于沖脈,善調(diào)沖脈之血隨陽明,而其功只在去陽明之濁翳,致沖脈之清和矣。
《本草新編》:白芷,味辛,氣溫,升也,陽也,無毒。入手足陽明二經(jīng),又入手太陰之經(jīng)。治頭痛,解寒熱中風,止崩漏、赤白帶,血閉能通,散目中癢,止痢消瘕,治風通用,定心腹血痛,尤可外治各瘡癰痔漏,消毒生肌,殺蛇蟲。此藥可為臣使,未可恃之為君,止外治可以為君耳。蓋白芷辛散,多服恐耗散元陽也。
《本草分經(jīng)》:辛、溫,氣厚。入肺、胃、大腸。通竅發(fā)表,除濕熱,散風熱,治頭目諸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