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葛根黃芩黃連湯
【來源】《傷寒論》。
【異名】葛根黃連湯(《醫(y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傷寒括要》)、葛根黃連黃芩湯(《醫(yī)方集解》)、干葛黃芩黃連湯(《傷寒大白》)、葛根芩連湯(《中國醫(yī)學大辭典》)。
【組成】葛根15克 甘草6克(炙)黃芩9克 黃連9克
【用法】上藥四味,以水800毫升,先煮葛根,減至600毫升,納入諸藥,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次溫服。
【功用】表里兩解,清熱止利。
【主治】外感表證未解,熱邪入里,身熱,下利臭穢,肛門有灼熱感,心下痞,胸脘煩熱,喘而汗出,口干而渴,苔黃,脈數(shù)。
【方論】方中重用葛根,既能發(fā)表解肌,以解在表之邪,又能升清陌,止瀉利,使表解里和。因里熱已熾,故用黃芩、黃連以清里熱,甘草協(xié)調(diào)諸藥。共奏表里兩解,清熱止利之功。
【實驗研究】1.抗心律失常作用《吉林中醫(yī)藥》1986(6):30,本方水醇沉液可對抗烏頭堿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腎上腺索引起的兔心律失常、氯化鈣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誘發(fā)的小鼠心律失常等。實驗還表明,本方水醇沉液對實驗動物正常,心律有明顯的減退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本方能拮抗異丙腎上腺素加快心律的作用。2.抗菌、降溫作用《中成藥研究》1986(12):39,本方對五聯(lián)疫苗所致發(fā)熱家兔具有明顯的降溫作用。同時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和痢疾桿菌,體內(nèi)外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陽明病葛根黃連黃芩湯證
乃有其病原屬太陽,誤治之后,而又純屬陽明者,葛根黃芩黃連湯所主之病是也。
《傷寒論》原文︰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葛根黃連黃芩湯方】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渣,分溫再服。
促脈與結(jié)、代之脈皆不同,注疏諸家多謂,脈動速時一止者曰促。夫促脈雖多見于速脈之中,而實非止也。譬如,人之行路,行行且止,少停一步復行,是結(jié)、代也。又譬如人之奔馳,急急速走,路中偶遇不平,足下恒因有所齟齬,改其步武,而仍然奔馳不止,此促脈也。是以促脈多見于速脈中也。凡此等脈,多因外感之熱內(nèi)陷,促其脈之跳動加速,致脈管有所擁擠,偶現(xiàn)此象,名之為促,若有人催促之使然也。故方中重用芩、連,化其下陷之熱,而即用葛根之清輕透表者,引其化而欲散之熱盡達于外,則表里俱清矣。且喘為肺病,汗為心液,下陷之熱既促脈之跳動改其常度,復迫心肺之陽外越,喘而且汗,由斯知方中芩、連,不但取其能清外感內(nèi)陷之熱,并善清心肺之熱,而汗喘自愈也。
況黃連性能濃腸,又為治下利之要藥乎。若服藥后,又有余熱利不止者,宜治以拙擬滋陰宣解湯。
陸九芝曰︰溫熱之與傷寒所異者,傷寒惡寒,溫熱不惡寒耳。惡寒為太陽主證,不惡寒為陽明主證,仲景于此分之最嚴。惡寒而無汗用麻黃,惡寒而有汗用桂枝,不惡寒而有汗且惡熱者用葛根。陽明之葛根,即太陽之桂枝也,所以達表也。葛根黃連黃芩湯中之芩、連,即桂枝湯中之芍藥也,所以安里也。桂枝協(xié)麻黃治惡寒之傷寒,葛根協(xié)芩、連治不惡寒之溫熱,其方為傷寒、溫熱之分途,任后人審其病之為寒為熱而分用之。尤重在芩、連之苦,不獨可降可瀉,且合苦以堅之之義,堅毛竅可以止汗,堅腸胃可以止利,所以葛根黃芩黃連湯又有下利不止之治,一方而表里兼清,此則藥借病用,本不專為下利設也。乃后人視此方若舍下利一證外,更無他用者何也﹗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葛根黃芩黃連湯
【來源】《傷寒論》。
【異名】葛根黃連湯(《醫(y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傷寒括要》)、葛根黃連黃芩湯(《醫(yī)方集解》)、干葛黃芩黃連湯(《傷寒大白》)、葛根芩連湯(《中國醫(yī)學大辭典》)。
【組成】葛根15克 甘草6克(炙)黃芩9克 黃連9克
【用法】上藥四味,以水800毫升,先煮葛根,減至600毫升,納入諸藥,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次溫服。
【功用】表里兩解,清熱止利。
【主治】外感表證未解,熱邪入里,身熱,下利臭穢,肛門有灼熱感,心下痞,胸脘煩熱,喘而汗出,口干而渴,苔黃,脈數(shù)。
【方論】方中重用葛根,既能發(fā)表解肌,以解在表之邪,又能升清陌,止瀉利,使表解里和。因里熱已熾,故用黃芩、黃連以清里熱,甘草協(xié)調(diào)諸藥。共奏表里兩解,清熱止利之功。
【實驗研究】1.抗心律失常作用《吉林中醫(yī)藥》1986(6):30,本方水醇沉液可對抗烏頭堿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腎上腺索引起的兔心律失常、氯化鈣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誘發(fā)的小鼠心律失常等。實驗還表明,本方水醇沉液對實驗動物正常,心律有明顯的減退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本方能拮抗異丙腎上腺素加快心律的作用。2.抗菌、降溫作用《中成藥研究》1986(12):39,本方對五聯(lián)疫苗所致發(fā)熱家兔具有明顯的降溫作用。同時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和痢疾桿菌,體內(nèi)外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陽明病葛根黃連黃芩湯證
乃有其病原屬太陽,誤治之后,而又純屬陽明者,葛根黃芩黃連湯所主之病是也。
《傷寒論》原文︰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葛根黃連黃芩湯方】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渣,分溫再服。
促脈與結(jié)、代之脈皆不同,注疏諸家多謂,脈動速時一止者曰促。夫促脈雖多見于速脈之中,而實非止也。譬如,人之行路,行行且止,少停一步復行,是結(jié)、代也。又譬如人之奔馳,急急速走,路中偶遇不平,足下恒因有所齟齬,改其步武,而仍然奔馳不止,此促脈也。是以促脈多見于速脈中也。凡此等脈,多因外感之熱內(nèi)陷,促其脈之跳動加速,致脈管有所擁擠,偶現(xiàn)此象,名之為促,若有人催促之使然也。故方中重用芩、連,化其下陷之熱,而即用葛根之清輕透表者,引其化而欲散之熱盡達于外,則表里俱清矣。且喘為肺病,汗為心液,下陷之熱既促脈之跳動改其常度,復迫心肺之陽外越,喘而且汗,由斯知方中芩、連,不但取其能清外感內(nèi)陷之熱,并善清心肺之熱,而汗喘自愈也。
況黃連性能濃腸,又為治下利之要藥乎。若服藥后,又有余熱利不止者,宜治以拙擬滋陰宣解湯。
陸九芝曰︰溫熱之與傷寒所異者,傷寒惡寒,溫熱不惡寒耳。惡寒為太陽主證,不惡寒為陽明主證,仲景于此分之最嚴。惡寒而無汗用麻黃,惡寒而有汗用桂枝,不惡寒而有汗且惡熱者用葛根。陽明之葛根,即太陽之桂枝也,所以達表也。葛根黃連黃芩湯中之芩、連,即桂枝湯中之芍藥也,所以安里也。桂枝協(xié)麻黃治惡寒之傷寒,葛根協(xié)芩、連治不惡寒之溫熱,其方為傷寒、溫熱之分途,任后人審其病之為寒為熱而分用之。尤重在芩、連之苦,不獨可降可瀉,且合苦以堅之之義,堅毛竅可以止汗,堅腸胃可以止利,所以葛根黃芩黃連湯又有下利不止之治,一方而表里兼清,此則藥借病用,本不專為下利設也。乃后人視此方若舍下利一證外,更無他用者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