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有古代名醫(yī)治失眠,除開出方藥外,還囑患者以可小米粥佐藥,取其健脾和胃,除濕安眠之效,主治胃弱或消化不良引起之失眠。
小米屬谷類,為禾本科植物粟的種仁,稱粟米(與粵人指玉蜀黍俗名「粟米」不同),異名小米(有粵人以小米喂雀,所以又稱「雀粟」)。
小米味甘、咸、性涼。入脾、胃、腎經(jīng)。在中國,山東產(chǎn)量最多,五谷中最硬,謂之硬粟,但得漿水則易化。小米煮的焦飯鍋巴,又名黃金粉。性味甘平,能補中益氣,健脾消食,止泄。北方產(chǎn)婦多喜服粟米粥,亦是嬰幼兒良好食品。此外,發(fā)芽的粟米稱為粟芽,內含淀粉酶、維生素B、淀粉、蛋白質等,有良好的消化作用,可晾乾研末服用。
現(xiàn)代研究指小米含蛋白質及脂肪量較高,蛋白質中含多量穀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有補益作用。
由於小米性涼,所以對胃熱消渴(糖尿病中消者)、熱性病患及胃氣弱(胃虛)而食不消化、嘔逆反胃者,特別適作輔助食療。中醫(yī)認為小米雖其性屬涼,卻無寒涼之弊,反而可使脾胃溫健,能改善食慾不振(病後調理尤佳),亦可滋養(yǎng)腎氣補其虛弱,因此對心腎不交所致失眠煩躁有食療功效。
小米食法頗多,中國北方常將小米煮粥或與大米共煮作飯食;美國南部、歐洲、埃及、印度、非洲均有產(chǎn)小米,食法多以小米煮至軟稠起漿,加味待凝結成糕切塊供食,鹹、甜均可。其中道地美國南部名菜就常以小米糕作伴碟。
中醫(yī)以小米食療輔治失眠,相信是「健脾胃而得安眠」,也可在小米粥中加入蓮子、百合、桂圓共煮,增其寧心功效,亦有中醫(yī)臨床以小米食療輔治婦女黃白帶,取小米、北芪(黃芪)各一兩,清水煎煮服食(一日兩次至三次食完)。
使用注意:有記載小米不宜與杏仁同食,食則令人嘔吐、腹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有古代名醫(yī)治失眠,除開出方藥外,還囑患者以可小米粥佐藥,取其健脾和胃,除濕安眠之效,主治胃弱或消化不良引起之失眠。
小米屬谷類,為禾本科植物粟的種仁,稱粟米(與粵人指玉蜀黍俗名「粟米」不同),異名小米(有粵人以小米喂雀,所以又稱「雀粟」)。
小米味甘、咸、性涼。入脾、胃、腎經(jīng)。在中國,山東產(chǎn)量最多,五谷中最硬,謂之硬粟,但得漿水則易化。小米煮的焦飯鍋巴,又名黃金粉。性味甘平,能補中益氣,健脾消食,止泄。北方產(chǎn)婦多喜服粟米粥,亦是嬰幼兒良好食品。此外,發(fā)芽的粟米稱為粟芽,內含淀粉酶、維生素B、淀粉、蛋白質等,有良好的消化作用,可晾乾研末服用。
現(xiàn)代研究指小米含蛋白質及脂肪量較高,蛋白質中含多量穀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有補益作用。
由於小米性涼,所以對胃熱消渴(糖尿病中消者)、熱性病患及胃氣弱(胃虛)而食不消化、嘔逆反胃者,特別適作輔助食療。中醫(yī)認為小米雖其性屬涼,卻無寒涼之弊,反而可使脾胃溫健,能改善食慾不振(病後調理尤佳),亦可滋養(yǎng)腎氣補其虛弱,因此對心腎不交所致失眠煩躁有食療功效。
小米食法頗多,中國北方常將小米煮粥或與大米共煮作飯食;美國南部、歐洲、埃及、印度、非洲均有產(chǎn)小米,食法多以小米煮至軟稠起漿,加味待凝結成糕切塊供食,鹹、甜均可。其中道地美國南部名菜就常以小米糕作伴碟。
中醫(yī)以小米食療輔治失眠,相信是「健脾胃而得安眠」,也可在小米粥中加入蓮子、百合、桂圓共煮,增其寧心功效,亦有中醫(yī)臨床以小米食療輔治婦女黃白帶,取小米、北芪(黃芪)各一兩,清水煎煮服食(一日兩次至三次食完)。
使用注意:有記載小米不宜與杏仁同食,食則令人嘔吐、腹瀉。